专栏名称: 大象公会
精神鸦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锋降级  ·  好消息!TrollnstallerX ... ·  3 天前  
艾锋降级  ·  好消息!TrollnstallerX ... ·  3 天前  
笔记侠  ·  什么样的人,不怕失业? ·  3 天前  
天使调研  ·  12月10日 天哥算法推演 ·  5 天前  
天使调研  ·  12月10日 天哥算法推演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象公会

除了诸葛亮,你绝对猜不到这两个人是三国中最重要的人物|大象公会

大象公会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5-22 22:44

正文

三国的关键角色不在篇幅多少,而在他对时间线的控制力。


文|孔令远


《三国演义》叙事始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终于晋太康元年(280),前后跨度约 106 年。该书中出场人物超过 1200 人,有姓有名者约 1000 人,常见版本约为 65 万字,《冰与火之歌》中出现的人物超过 2000,但文字量在第五部时就已达到四五百万字。


与《冰与火之歌》更加注重人物细节的描写不同,《三国演义》侧重于历史大局的变化,因为《三国演义》要容纳的历史变化远远高于《冰与火之歌》,那么,罗贯中如何用较短篇幅安排下如此之多历史大局变化中的精彩故事?


时间进程的快慢或许是一个重要线索。在描写重点情节时,譬如赤壁之战,《三国演义》的时间会变慢,在描写非重点情节如姜维征伐中原时,时间会加快。


我们把《三国演义》一百二十章回的目录和它对应的时间纳入一个坐标系,时间快慢的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三国演义》各章回时间变化


在上图中,横坐标为各个章回编号,纵坐标为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在开头与结束阶段,时间均过的很快,在中间阶段,时间才变得缓慢下来。


不少人说《三国演义》的灵魂人物是诸葛亮,在诸葛亮出场前,时间过得很快;在诸葛亮死后,时间又开始过的很快;诸葛亮活跃的时候,时间才会慢下来。这一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诸葛亮出场与死亡节点


上图第一个节点为诸葛亮出场章回,第二个节点为诸葛亮死亡章回。从上图可以看出,诸葛亮控制《三国演义》中时间流逝速度这一说法基本是对的。也就是说,诸葛亮确实是《三国演义》真正的灵魂人物。


但是,从上图还可以明显看出,在诸葛亮出场之前,还有大段时间进行速度也较为缓慢,而在诸葛亮去世后,也还有那么几个章节时间流逝也较为缓慢。这也就是说,诸葛亮并不是以一己之力控制着《三国演义》中的时间,那么,在诸葛亮前后控制本书时间速度的人到底是谁?


为分析诸葛亮的两个控制时间的助手到底是谁,还应该定下一个标准,即这两个人应该都是本书出场率较高的主角之一。某个小兵虽然也能在三国存活较长时间,但是小兵明显不具备控制时间快慢的能力。


基于这一标准,我们首先把《三国演义》中各个人物名与字出现次数做出统计,取出场次数在前二十名的人物作为重要人物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排名前 20 人的按排序统计如下:


▍《三国演义》人物名与字出现次数统计

   

二十个人中左右时间进度的能力,我们可分别用他出场与离场的时间节点来进行比较。


意外的情形出现了,我们发现了和诸葛亮一样具有影响时间快慢能力的两人并不在出现次数最多前十人中,竟然是排名靠后、与诸葛亮没有交集的两个人——袁绍与邓艾。


《三国演义》时间快慢的实际控制者


从上图可以看出,袁绍出场后,本书的时间进行基本呈现一种线性增长的方式。在袁绍去世后,时间的进行速度突然失控,直到诸葛亮出场才让时间的流逝速度再次稳定下来。


诸葛亮以一己之力,控制书中的时间稳定了六七十回,占据了本书篇幅的一半以上,而诸葛亮去世后,书中时间再次进入无人管控状态而飞速增长。直到邓艾出场后,时间才最后一次稳定下来。在邓艾去世后,时间再次飞速增长,直到本书结束。


这三人虽然不一定全部是本书的一线主角,但是却毫无疑问都是本书重要剧情的关键串联人物。


诸葛亮自然不必多说,袁绍基本与本书的前期剧情一直有很强的关联,从何进与宦官争权,袁绍出馊主意召唤董卓进京,再到董卓乱政群雄逐鹿再到官渡之战,这段历史中每个阶段,袁绍都是关键角色。



只不过袁绍很少作为主角占据大量篇幅,他对时间线的控制作用很难被人注意到。袁绍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二回中病死,第三十三回曹操就彻底平定了袁氏兄弟,基本统一北方。所以,看《三国演义》会感觉曹操自官渡之战后,破袁氏残余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但实际上,200 年的官渡之战虽为袁、曹大决战,但袁氏政权延续了很长时间。袁绍 202 年去世后,曹操为彻底消灭袁氏数度出征,要到 207 年才彻底平定河北,中间整整花了 5 年时间。


在曹操消灭袁氏其间,孙权已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千里,三国一足已成,在曹操彻底平定河北那年,寄居刘表之下的刘备遇到了控制三国时间线的灵魂人物诸葛亮。


“三顾茅庐”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三国志》中亦有简略记载,《三国演义》对此事进行了扩写


在袁绍离场、诸葛亮登场的这 5 年,奠定三国格局的要素大体已定。


另,《世说新语·假谲》中曾有袁绍、曹操年轻时绑架新娘的故事: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实际上,袁绍生年虽不可考,但研究者多认为,袁绍年长曹操至少九岁,两个年龄相差如此之大的人,少年时不可能是平等玩伴,根本轮不到曹操在袁绍面前耍聪明。


在《三国演义》中,三国后期的魏、蜀争战,基本上分为诸葛亮对司马懿和姜维对邓艾两个阶段。姜维在诸葛亮司马懿对阵时就已出场,诸葛亮死后,姜维的对手尚未登场,这个空档期便时间加快。




邓艾是灭蜀汉功臣,是本书大后期最重要的角色。他在《三国演义》中登场时,夏侯霸曾这样向姜维介绍新对手:“艾年虽幼,而机谋深远”。这段话并不合理,姜维生于 202 年,也就是袁绍去世那年,邓艾比姜维要年长 5 岁。


时间变慢才能描写细节,而只有重要事件才值得罗贯中在分秒必争的书中暂时停顿下来,去细细描写。重要事件需要人物去推动,因此,这些人物才成为《三国演义》中时间快慢的操控者。


最后再发一张意外发现的图:


▍三兄弟出场与去世时间分布


刘、关、张三兄弟同时出场,又在本书中的第七十七、八十一、八十五回,以同等间隔相继离世,果然是誓同生死、岂能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