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不一定要跑到山上和海边,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就有不少值得一拍的景色。
但与大自然的瑰丽风光相比,城市的风景或许略微平淡,要想出好照片,就更得多下点功夫,让照片能更吸引人。
今天要为您分享的,就是增强城市风光照吸引力的几个小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1. 寻找、添加层次
和拍自然风光一样,城市风光照也需要层次
感。
前景、中景、背景层次分明的画面,更容易将观众视线逐次引向画面纵深处。
一个完美的层次构图应该由简明的前景,起承接作用的中景和吸引人的背景主体组成。
首先,当然应该选择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景物作为画面的主体,安排在背景处,以吸引观众视线。背景不好看,一切都白搭。
层次感是有了,可这背景不够好看啊
选择有意思的景物,如一片壮观的楼宇,新奇而具有美感的建筑都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添加前景和中景。
目光始终对着你的主体,变换角度,在画面中添加一些前景、中景景物。前景为画面添加趣味性和氛围,而中景景物负责承接前后景。
光说可能有点枯燥和不好理解,我们用一个实例说明吧。首先,我们发现了一座桥,觉得它很有意思,决定把它当主体:
但光拍这么个玩意似乎有点无聊,那么就开始下一步:变化距离和角度,在画面中添加前景。
很快,我们在周围找到了适合充当前景的景物。把码头旁的栏杆加入画面,
层次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
如果觉得只有两层,层次感还不明显,那就再加入一些景物吧。
继续调整角度,把近在咫尺的一根栏杆柱子也纳入画面中:
怎么样?前景、中景和背景,层次感很分明,画面是不是比单纯地只有一层和两层要好看呢?
如果前景或中景是具有视线汇聚作用的引导线,那就更好了。
我们来看一副构图堪称完美的城市风光照:
前景的桥梁,能有效地将观众视线引向中景的树;而中景的树形成了对背景的框架式构图,将观众视线引向背景的双子大厦。
这个构图有效地将观众视线引向画面纵深,还从左到右贯穿了画面的大部分横宽,不可谓不成功:
2. 景物的选取
层次感固然重要,但也要顾及景物的选取。光有层次感是不够的。
就拿上图来说吧,观众的视线会从中景投向背景,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两栋很有存在感的双子楼,和楼顶耀眼的星芒。
如果这两栋大楼不存在,画面就只有两层,而且背景处是平淡无奇的树丛,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背景决定了观众是否往纵深处看,所以必须要有吸引力;同样,前景、中景不好看也是不行滴!
如果前景、中景很难看,观众估计会直接失去往背景看的欲望。我们来看一个反面例子。
不知道你看了是什么感觉,反正我看了前景就不太想往纵深处看了:
如果前景、中景实在不好看,但光拍背景景物又显得没层次感,怎么办?
那就减小前景中景在画面中的比例吧。
找不到好图,就用这个图来将就吧。请想象背景处的景物是壮观的高楼和蓝天白云,而前景是一堆脏兮兮的老楼。
我们对比一下上下两张图的效果。
当然是下图的效果更好啦,难看的老房子减少了,而突出了背景处的主体,同时画面也保持了两层的层次感。
3. 色彩是王道
应用、强化色彩的对比,也是让你的照片吸人眼球的好办法。
善用你的眼睛和取景框,在照片中纳入多而不乱的颜色吧。
如下图,灰色的墙,裸露的红砖,白色的栏杆,绿色的窗口,颜色对比鲜明,多而不乱:
景物颜色相对单一?相信我,这不是坏事。
当你扩大视野从远处拍摄时,你会发现大片单一色调的景物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你可以轻易创造色彩对比和空间层次感。
如下图,绿色的树丛,黄色的庙宇和蓝天分别布在前、中、后景处,黄绿蓝具有鲜明的色彩对比,同时层次感也很显著。
当然,照片要实现色彩鲜明,往往需要经过后期的调整。你可以调整整体对比度,也可以选择性增强某种颜色的饱和度。
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给画面添加统一的冷色调或暖色调,降低色彩对比度,形成一种小清新的感觉:
调低原图对比后,添加橙色调
调低原图对比度是必须的,添加什么色调,看你想表达什么情感了。
可以用蓝色调体现清冷、萧瑟之感,可以用橙色调营造温馨感和假冒落日,也可以为阴天画面添加明黄色,使画面更“晴朗”。
4. 注意光线条件
在城市风光摄影中,光线的条件比自然风光摄影还要复杂。这一刻,你可能沐浴在直射的阳光中,下一刻却置身于建筑阴影下。
时刻注意你的位置、太阳的位置和周边环境,注意你的主体是处于顺光、侧光还是逆光。
周边环境可能会给你的照片带来意料之外的阴影或光源。你的背景可能会存在反射阳光的刺眼玻璃幕墙,也有可能产生大片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