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多俊先生
指导学生以严厉闻名,可以说是严字当头。
有一名厅级官员考上了漆先生的博士生,但学习不认真,有几次学术活动都缺席了。漆先生不留情面地严厉批评了这名学生,明确要求这名学生要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不能搞特殊。后来,这名学生还是不能达到漆先生的要求,先生就要求他退学了。
对弟子们的学位论文,漆先生严格把关,绝不轻易放过。一般情况下,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都会经过三四稿的修改,每一稿的修改,都是经过了漆先生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有一名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已经修改了五稿,漆先生还要学生继续修改。这名学生有点不理解,以为导师故意为难他。漆先生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博士论文是很严肃的事,不能马虎,我这么大年纪了,还在三番五次地看你的稿子,你就不能认真修改吗?”最终,这名弟子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沉下心来修改完善论文,终于拿出了一篇符合要求的论文,完成了答辩。
在严厉背后,漆先生也不吝于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
这种爱体现在教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纵使事务繁忙,但他对待学生从不会怠慢,他会细心地记得每位学生,也记得他们各自的特点与不同。每逢毕业季,学生们的“毕业登记表”、“学位登记表”的导师意见栏里总会有漆老师漂亮的钢笔字,每位毕业生都有各自专属自己“量身定做”的评语。这些评语,饱含漆先生对学生的深深关怀与殷切期望。
很多学生都曾享受过漆先生的家宴待遇,这成了他们读书经历中的温馨记忆。漆先生顾念家在外地的学生会有思乡之情,每逢佳节都会邀请学生们到家中做客,备好丰盛的菜肴招待大家。每一次,弟子们都是吃饱喝足后尽兴而归。
漆先生对弟子的关爱自然会在弟子那里得到热烈回应
。今年恰逢漆先生八十大寿,弟子们策划为老师祝寿,要编辑出版一本感念师恩的文集。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有近70位弟子撰写了散文、诗词、对联,大家以自己的经历,从不同的侧面,用点滴故事,用真诚的话语,合力描画了一位呕心沥血关爱学生潜心学术的法学大家和可敬师长的真实印象,集中表达了对恩师的感谢和祝福。
漆先生
极为推崇种子的精神
。他认为,种子饱含生命力,遇时则发,发则野蛮生长,最终或成参天大树,或结出累累硕果;种子不择土壤,无论肥沃,还是贫瘠,只要有基本的条件,就会生根发芽;种子不惧压力,即使在大石重压下,也会曲折突破,获得阳光雨露的垂顾。其实,漆先生自己就是一粒种子。作为一名学者,他勤奋严谨,耕笔不辍;作为一名老师,他严格负责、仁爱有加;作为一名长者,他殷切教导,心系学子。
在这数十年的执教生涯中,他已记不清自己上过多少课,教过多少学生,却一直将自己的言传身教化作思想和道德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