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今日元宵,前方→核工业不夜城! ·  昨天  
中核集团  ·  新春走基层 | 在核岛上蹁跹起舞的他们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孩子们,我们走了,接力棒交给你们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蔡康永:我劝你冷淡一点,做个温暖的人太累了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12-29 22:00

正文


作者:我是艾小羊

来源:我是艾小羊(ID:qingchangaixiaoyang)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蔡康永是个公子。


家道中落,举家搬去台北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家人拿起电话会不小心脱口而出,你好,这里是蔡公馆。


无论参加综艺还是接受采访,蔡康永习惯于自称“出生于老上海家庭”。


父母老来得子,他儿时对父母的印象是,母亲12点起床,去理发店做头发。打扮得漂漂亮亮回家。两三点钟,陆续有人登门,支起牌桌打麻将,不久厨房里就飘出鱼汤的香味。



蔡康永妈妈是我看到的,为数不多能把热水袋抱出名牌手袋的时尚感的女性。


麻将打完了,该谈的事情也谈完了,宾主尽欢。


一场丰盛的晚宴拉开大幕。但父亲永远把最好吃的东西夹给客人。所以蔡康永从小知道,要给别人好的东西。在他看来,这个习惯与善良、温暖无关,仅仅是基本的家教。



蔡天铎50岁才有了蔡康永,老来得子,对蔡公子宠爱有加。


小S说他是不能上床的伴侣; 高松晓说他是“老狐狸”;马东说蔡康永有一颗特别恶毒的心;观众和读者对蔡康永的印象,却是温暖。


蔡康永暖,因为他的声音和语气。骨子里,他是一个喜欢揭开别人面具搞恶作剧的人。



主持人要把明星打回原型


采访成龙,他问“拍电影累不累”,一句话让成龙哭了15分钟。


采访刘梓晨,他问“所以走红这件事,有让你开心吗”,这个张扬的网红,忽然沉默,说不开心。


蔡康永主持过一档采访节目,访问华人世界最成功的人士, 他喜欢探究的不是对方事业成功背后的故事,而是他们作为普通人时的样子。


采访数学家,蔡康永说: “你的脑子对我来说,像宇宙星空一样,但你有没有比我智慧100倍?你被情人抛弃的时候,会不会豁达100倍?结果没有,看起来比我还糟一点。所以我觉得数学也没有帮他什么忙。”



在看蔡康永的书、辩论、主持、访谈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蔡康永果然是个公子,他没有苦难的童年,没有被逼成才的少年,没有辛苦谋生的青年。所以成年后的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特别懂得善待自己的人——


不讨好,不拧巴,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理得极为恰当,让世界变成一个供他遨游的恒温游泳池。



情商不是为了搞定别人,而是搞定自己


蔡康永身上最闪亮的标签是“高情商”,我身边很多人学习他的情商课。


情商是一个很容易被误解的词,经常有人觉得高情商就是会说话,为别人着想,在领导同事面前懂得表现自己。


如果高情商是这样一个面具,人总有一天会感到无法呼吸。


学会高情商就能征服世界?康永哥可能会给你一个大大的白眼,温柔地说一句,你想死啊。


在蔡康永看来, 情商从来不是为了搞定别人,而为了搞定你自己。这个世界上,无论伴侣、父母还是儿女,都是别人,别人怎么可能让你搞定?



蔡康永写过很多被称为“鸡汤”的书。那些文字最初,不是以出书为目的,而是他给自己写的便签。


  • 郁闷的时候,他对自己说: 如果一直快乐,那就是硬撑的。

  • 不想上班,他对自己说: 不要太任性,因为你是活给未来的你。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你。

  • 忍不住想发火,他对自己说:容易发怒的意思就是: 别人做了蠢事,然后我们代替他们,表现出笨蛋的样子。


有些自认为情商很高的人,给别人的印象却是虚伪、愚蠢、把别人当傻子,这是学到了情商的皮毛,是术。 真正的高情商,是道,是与自己内心和解的过程。



每次录《康熙来了》,蔡康永下场的第一件事是告诉导演嘉宾哪些话是敏感词,一定要剪掉。但他从不会跟嘉宾讨论这个问题,担心给他们带来压力。


能自己解决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这就是高情商。


蔡康永喜欢随身带书,被媒体描述为读书人。他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他说随手翻书最大的好处是避免别人的打扰。


不想被打扰的时候,会给双方一个台阶,就像木心说的, 上了锁,别人就懂了,这是高情商。


高情商就是学会让自己舒服,同时也让别人舒服,但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舒服。 你舒服了,姿态才能好看,别人跟你在一起才能舒服。


可惜,太多的我们往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过度讨好他人,或者过度自私。


过度的容忍和讨好他人,会让我们失去对世界的热情;而过度的利己和自私,又会让我们失去拥抱世界的机会。



做人要冷淡,你的热情才显得珍贵


工作之外的蔡康永是一个冷淡的人。搭档主持多年的小S说:“舞台下的他,好像有一层透明的膜罩着,非常有距离感。”


蔡康永从来不接小S工作以外的电话,也从来不跟小S一起吃工作餐以外的饭。他觉得这样可以保持两人之间的新鲜感。


甚至在亲密关系中,蔡康永也选择与同性伴侣保持距离,“通过让大家不要太熟悉”,以保持爱情长久的温度。


他说:“我不认为过于温暖,是一个跟别人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好的立场。如果被温暖两个字给绑住,就更吃力。”



如果你同意蔡康永的观点,就应该承认,能够维持婚姻的人,是真的勇士和斗士,值得被尊重、被赞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们已经超过很多人,是成功者了。


因为婚姻制度本身,要求我们模糊人与人的边界,这个过程,会极大消耗掉我们的热情,让相爱的人在彼此眼里失去魅力。


蔡康永主动与人保持距离,不消耗自己过度的热情,大约也是他长久以来,在观众和读者心中充满魅力的原因。


在与粉丝和读者的关系中,蔡康永清醒地意识到那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需要。粉丝跟你拍个照,就像跟一台名车,一个名包拍照差不多,而所谓名人,也不过是一个摆设。



甚至,对于铺天盖地的赞美,蔡康永都能保持冷淡。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里,认为钝感力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渡边淳一总结的钝感力5项铁律包括:


  • 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 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 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 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 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蔡康永把钝感力5项铁律中的第三条和第五条,放在一起,做了更加有力的阐述:


“你要不轻意地相信别人对你的赞美,你才有能力不轻意地被别人攻击。”



那些说康永哥只会煲鸡汤的同学,你出来我们聊聊〜



爱情,被流行文化严重高估了


蔡康永写过爱情小说《蔡康永爱情短信:未知的恋人》,他也说过很多爱情金句,被恋爱中的男生女生抄在小本本上。


但爱情在蔡康永的生命里并没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与意义一样,爱情是被高估的东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