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老话重提,美国会不会武装干涉缅甸!
记得2002年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公开回复了记者关于中缅边境与中朝边境正规军大规模替换武警部队的消息,当时就传美国在911后准备武装侵略缅甸,这消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
美联社华盛顿2月1日消息,在缅甸军方发动“政变”并扣押了包括昂山素季在内的缅甸政府文职领导人之后,美国总统乔·拜登扬言要对缅甸实施新的制裁。拜登抨击缅甸军方“发动政变”,称这是“对该国向民主和法治过渡的直接攻击”。
拜登在声明中说:“十年来,美国是基于缅甸走向民主的进步而取消了对缅甸的制裁。如此倒行逆施,将(使我们)有必要对我们有关制裁的法律和(缅甸)当局立即进行重新评估,随后采取适当的行动。”
下图 缅甸军队
近日,缅甸发生军事政变,相信昂山素季已经没有机会翻盘,美国有可能借机准备搞乱缅甸,拜登已经发出制裁威胁,声称不排除随后采取适当的行动。按照美国人通常的做法,恐怕也不排除武装干涉缅甸政局,派出强大的军力入侵缅甸。
特朗普在任四年没有打仗,这恐怕还真是个例外,但是最近30多年来,越是崇尚“自由民主”的民主党却越是每任必战,没闲着过。
这次昂山素季被军政府推翻,昂山素季声明自己这个民选总统的政权再次落到军人独裁手里,一向鼓吹是世界自由民主灯塔的美国有可能真的会出手。救不救的了昂山素季单说,肯定能将逐渐向好的中缅关系搅乱。中缅关系好对中国非常重要,中国通往印度洋的一条重要的石油管道通过缅甸,可以节省几千公里的运输线,成本大大下降。
下图,缅甸2.5亿美元买的16架中国枭龙战机,中缅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如果美国真的武装入侵缅甸,以缅军的实力,要想取胜强大十数倍的美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儿,缅军甚至连民地武(民族地区武装简称)都打不赢,怎么能抵挡强大的美军?
缅甸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和缅族军队对峙多年,缅甸国防军手中握有制空权,地面有火箭炮、装甲车辆和重炮等重火力优势,而民地武最大的火力好像就是迫击炮和RPG火箭筒,本质上是穿着统一军装但没有军衔的游击队,为什么缅族军队这么多年消灭不了民地武,说明缅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差劲儿的。
下图,缅甸的民地武(民族地方武装的简称)
其实,缅军本质上也只是缅族的军队,大号的民地武而已,并没有全国代表性,本身就无法代表整个缅甸联邦的利益,当然不可能消灭其他民地武。
不过,缅军制服不了民地武也有客观原因,就是民地武占据的缅北地区的地理优势,这个地理优势在全球都很特殊,这也是民地武得以长期生存的道理。
从军事地理战略的角度,缅北的山地走向都是横着的,基本没有轴向的峡谷和隘口,缅军得翻山才能开仗,别说火炮,就是人都不行。
这个地形的特点是望山跑死马,山与山之间,对面喊声听得见,翻过去要半天儿,这仗根本没法打。当年缅甸重金请印度打老蒋残部,根本打不动,最后跑掉了,缅甸只能请中国打,这就是中缅勘界战争,最后基本消灭了老蒋的残部,李弥率部后来好像要回台湾,老蒋不让,李弥是回去了,剩下的做了毒匪。
经常化整为零又化零为整的游击队本来就很难打,可参考美军在越南丢下60000具尸体后乖乖撤军的惨痛教训。
正因为缅甸的地形特殊,平原地区易攻难守,山地横向易守难攻,历届的缅甸政府才动了迁都的念头,终于将靠近海边的首都仰光迁到了新都-内比都。
下图 内比都的战略位置还是很不错的(箭头所指的大致位置)
看看下面这个地形图就知道了,迁都内比都显然是要防范外敌的海上入侵。内比都在哪呢?缅甸东部是掸邦高原,西部是平原,但有勃固山脉。而内比都,就夹在勃固山脉与掸邦高原的本弄山之间。
下图 美军的航母与两栖攻击舰打击群一个登陆的波次就可以攻占仰光
而仰光位于马六甲海峡西出口的正北方向,美国的船只要聚集在仰光附近的海域,打进去是轻而易举的。反之,内比都不怎么显眼,粮食供应没问题,交通也比较便利。内比都是缅甸的地理中心,出海比较方便,退到掸邦高原也比较方便。
话又说回来,美国如果真想打缅甸,内比都指日可下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要想占领缅甸全境恐怕就难了。
问题不在这里,缅甸政局如果被颠覆,对中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