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当然是环境,战场被一些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建筑分割,任何战术单位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给本方观察、火力的运用都带来了限制,比如众所周知的无人机,因为大规模建筑而歇菜,无法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无法大规模使用炮兵。同时,对于你的敌人而言,这个问题也是同样存在,只不过他们对于场景的构造更加熟悉,这一切使巷战的方向无可避免的走向步兵贴身肉搏的形态,巷战成为了最复杂的步兵战术。
在城市中因为到处存在的建筑阻碍了人的视线,也避免了双方火力的直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巷战战术就是围绕城市中的建筑而展开的战术,这直接体现于对各种墙壁拐角的运用,无论是观察还是攻守,拐角的作用都十分重要。在敌情不明的区域进行拐角观察,无疑是对执行者勇气和智慧的双重考验。小伙伴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一个人背靠墙站立突然露头去侦察的动作无论表演的多么帅气,但在真实环境的战场中,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杀行为。
探头观察也要遵守基本法,原则之一是头部的暴露位置不能出现在敌人枪口所习惯指向的位置,小伙伴们都知道,即便在最不靠谱的枪战类游戏中,在墙壁拐角处我们也不能直接露头出去,只要对方不傻,我们会被瞬间爆头。
一般情况下,在战区待了有些时间的老兵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办法,诸如利用镜子之类的物体反射观察,最为安全的观察方式应该是卧姿探头观察。执行前,士兵要摘下头盔,锩缩躯干前进到和墙角平行的位置后,将躯干调整到正常姿势,就可以观察到街道内的战况,并且这个位置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直接瞄准的。当然了这些都是人想出的办法,现代战争怎么能少的了各种高大上武器装备的帮助,美军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发一套用于单兵作战的“大地勇士”系统,包括了传输到头盔中液晶显示器上的拐角观察探头。当然了这种高大上的玩意在复杂激烈的巷战中能发挥多少作用另说,但肯定也代表了一种技术方向。
观察结束后,就要进入正题,在巷战中交火。如果观察中发现敌人,就必须在拐角处开火。在4 人小分队为单位的战斗模式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小队长以蹲姿紧贴墙壁,机枪手机枪面向墙壁站在拐角处,并尽量不暴露过多轮廓。机枪手只需向外跨一步便能进入交火,将腿收回便能退回墙内。小队长身后的一名队员做好救援的准备,离墙角最远的一名队员则警戒整个小队身后,当需要移动时,可考虑让所有队员冲出墙角,站成一排火力全开压制敌人,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队员冲出墙角的行动必须迅速,而且必须是火力全开,要将敌人压得抬不起头来,在这种火力全开的压制方式下,弹夹的消耗也是迅速的。一旦弹夹耗尽,出现集体换弹夹的场面,将给整个小队带来极大的危险,所以十分考验队友间的配合,一旦有人弹夹耗尽,一定要让周围的队友调整射速,保证压制火力。当然,这种火力全开的压制方式也适用于撤退。
为了减少伤亡,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研制的新型的反恐武器"拐弯枪","拐弯枪"是一套武器系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一把手枪,后半部分是一套高分辨率袖珍摄像机和监视器,使作战人员能够从各个有利位置观察目标。在2009年5月,中国第一款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HD66型非线性“拐弯枪”被曝光,该系统可装备77式手枪和79式微型冲锋枪,与进口的拐弯枪只能架设一种手枪的系统不同,中国的拐弯枪可以实施双重火力打击,这种拐弯枪是当今世界上最领先的一种警用兵器。
当然,拐弯枪并非万能,也绝非没有射击死角。在近距离正面遭遇时,拐弯枪不如普通手枪灵活,远距离时又不如冲锋枪火力充足。此外,拐弯枪的前部相当重,使用非常不便,在各国现役部队中很少装备,由此看,即便是为了针对特定情况制造的武器也需要合适的使用方法,更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战术战法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