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心灵的避风港,可有时候,这港湾里的温暖似乎也会悄悄溜走。
一家人不再像从前那般亲密,笑容变少,交流变淡,这背后藏着一个容易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真相。
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说过:
“如果一家人突然变得不亲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那就是那个一直默默付出的人,不再愿意为此付出了。”
深以为然。
默默付出的角色:家庭的隐形支柱
仔细想想,每个家庭里都有这样一个像空气一样的存在。
他们可能是过年期间每天在厨房忙碌的妈妈,也可能是默默修理家里坏掉的水龙头的爸爸,也可能是默默帮父母分担隐形家务的每一个子女,他们的付出往往悄无声息,却撑起了整个家的温暖。
但是,往往这些默默付出的人,很多家庭都会习惯他们的存在,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他们的付出,当这些人稍微有拒绝意识,甚至还会得到其他家人的不理解和指责。
但是他们也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啊,尤其是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们的心也会累,也会冷。
家庭关系亲密却也脆弱
热播剧《人世间》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该剧主要讲述了周秉昆、周秉义、周蓉等一家人在五十年间的跌宕起伏。
其中,剧中的亲情也让众多人为之动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剧中提到了两种孝的概念。一种是
“养口体”
,还有一种是
“养心智”
。
其中,
养口体
,是守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就像周秉昆,他一直守在父母身边,照顾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这是“养口体”的孝;
而他的哥哥姐姐周秉义和周蓉,远走他乡,凭借成就让父母骄傲,这是“
养心智
”的孝 。
这两种孝道,没有高低之分,“养口体”的孝却常常被我们选择性忽略。
剧中有名的场面就是,时隔多年之后的一个春节,周志刚带着儿女们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在光字片挨家挨户拜年。
过年嘛,大家也都是互相恭维互相赞赏,邻居们都在夸赞周秉义和周蓉有出息,周秉昆多年的付出却无人提及,连父亲都觉得他读书不行,这怎能不让人感到心酸?
这让我们不禁反思:那些默默守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他们的付出难道不值得被看见和珍惜吗?他们的内心又何尝不想得到父母和家人的认可呢。
写在最后
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前几天,人力君看到一则新闻。
山东有位老人病愈出院,躺在床上不停的炫耀在上海的二儿子,对陪护十几天的大儿子却只字不提。
同病房的人说,大儿子一直默默照顾父亲,听到父亲夸赞弟弟时,默默无言。大儿子的付出被父母视为理所当然,听到父亲对弟弟的夸赞,心里该多失落啊。
孝道不仅仅是远行的成就,更是日常的陪伴。那些守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他们的付出同样值得被看见和珍惜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没有好好珍惜。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忙于工作和学习,常常忽略了身边默默付出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