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玩收藏
中华收藏网以“互联网+艺术品+金融+拍卖”创新模式, 是一家专业从事艺术品投资交易、艺术品拍卖、鉴定评估、书画定制、网上开店、网上展览、手机版鉴宝、软闻发布、行家交流等线上下合作共赢平台。欢迎您,尽在“玩收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品读 | 少用极端字眼吓孩子 ·  17 小时前  
瞭望智库  ·  马斯克要买OpenAI,图啥? ·  17 小时前  
半月谈  ·  “望宇”“探索”,定了! ·  昨天  
半月谈  ·  送戏下乡活动遇冷,莫让现场变秀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玩收藏

1973年的人压力比较小,幸福感比较强?

玩收藏  · 公众号  ·  · 2020-02-13 13:52

正文


本组照片是 1973年摄影师布鲁诺·巴贝跟随当时的法国总统乔治·让·蓬皮杜访华时,在中国北京、大同、杭州和上海等城市拍摄的当时中国百姓的老照片。图为在天安门广场欢迎蓬皮杜总统等外宾的小学生。



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法国国家元首,也是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令人感动的是,蓬皮杜当时已身患癌症,但是仍然坚持访华。图为学生和老师列队欢迎蓬皮杜总统的场景。



蓬皮杜总统1973年9月11日抵达北京,9月14日在中方人员的陪同下,乘专列火车去山西大同。第二天上午,乘汽车到大同的云岗石窟参观,下午又和中方陪同人员乘坐专机到杭州。图为随行摄影师布鲁诺·巴贝拍摄的山西大同某工厂的工人。



9月16日上午,蓬皮杜总统在中方人员的陪同下游西湖,参观了花巷观鱼和三潭印月。图为到杭州西湖游玩的游客。 笑的很开心,那个时代的人压力比较小,幸福感比较强。



9月16日下午,蓬皮杜一行人飞往上海,第二上午登上上海大厦的顶层观看上海全景。9月17日中午,蓬皮杜一行人从上海乘坐专机回国。上海市领导安排了一大批人到机场送行,在飞机场送行时下起了大雨,他们都冒着大雨列队站在那里。图为在上海机场冒着大雨送行的女民兵们。



图为一家裁缝制衣店,两个老裁缝正在缝纫机前做衣服。以前的生活不像现在买衣服可以去商场、服装店随便挑,那时候的人们一般人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做一件新衣服,买块布料找裁缝做。量体裁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一直是百姓生活的必需。



图为大街上一个卖冰棍的小摊。那时候没有冰柜,冰棍是装在一个白颜色的木头箱式手推车,掀开盖是一层厚棉被,起保温作用。推车卖冰棍的一般是年迈的老人,胸前挂着带兜的长围裙。当时冰棍的种类不多,一根冰棍三五分钱。



图为一个正在放牛的男子,旁边一个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儿子经过。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与缝纫机、手表被称为三大件,是当时体现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



图为1973年的新华书店。新华书店于1937年4月24日成立,1966年5月-1976年10月的文革时期,使当时包括总店在内的全国新华书店遭到了空前浩劫。1976年后,全国的新华书店经过组织整顿,各项工作重新蒸蒸日上。



图为一家幼儿托管所,三个老奶奶带10几个小孩子,有的小孩还不会走路



1973年中国百姓生活历史老照片: 图为火车站台边上一个卖镘头包子的小摊。

1973年中国百姓生活历史老照片:图为大同的工人,工人们集体跑步煅炼,笑得很灿烂。

1973年中国百姓生活历史老照片:图为当时苏州至上海的水运航线。

1973年中国百姓生活历史老照片:图为北京王府井的东风市场,是当时北京的一所大型综合商场。

1973年中国百姓生活历史老照片:图为北京王府井地区,父亲骑着自行车载儿子出去逛街。看着这个画面,让人怀念起小的时候。

图为北京前门大街附近的行人,街上人来人往。

图为无锡机床厂里正在吃午饭的工人。

图为无锡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一个男子坐在桌前,眼睛看向前方若有所思。

图为上海街道上的一幅宣传海报

图为北京的街上,三个小孩坐在一辆小竹推车里。 在那个时候,小竹推车可以算得上是奢侈品,是人们家庭里的一大件。 但是随着各种婴儿车的出现,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小推车了。


图为马路边上的一个小人书摊,一群男子坐在小板凳上看小人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