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币行观察
有料、有趣、有个性的币圈老朋友在这里。我们对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关注。我们的前面是一片星辰大海,一起来参与和见证时代的改变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今日元宵,前方→核工业不夜城! ·  昨天  
中核集团  ·  新春走基层 | 在核岛上蹁跹起舞的他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币行观察

分叉闹剧与最强算力比特大陆帝国背后的故事

币行观察  · 公众号  ·  · 2017-11-19 19:43

正文

导读: B2X和BCC分叉到底是怎么回事,全球最大算力比特大陆和比特币维护团队Core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他们在分叉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币圈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圈子 ,最近两天,没了ICO,又有了新名词IFO(Initial Coin Offerings),专用来描述乱分叉和预挖矿。真是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关于这块上篇文章已提到,不做赘述。


其实币圈还有很多让人觉得很科幻的名词 ,如分叉(Fork)、硬分叉(Hard Fork)、闪电网络(Lighting Network)、隔离见证(SegWit)。 圈外人和小白一般就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于是乎多把注意力放在了手中持有的币的价格上面,被各种消息所左右。而在这层云雾背后,多方势力暗流涌动,就算圈内的人未必有多少能看到。


我们今天的主角比特大陆和他的小弟们,还有维护比特币的Core团队,就是背后的几大BOSS之一。


01


比特大陆 ,混过币圈或者挖过矿的都知道, 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矿机生产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矿池以及矿场 。是比特币世界的巨无霸。比特大陆的算力到底有多大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全球算力图来简单分析一下。



BTC.com和AntPool是比特大陆的矿池,这点已毋庸置疑,两者相加已经占全球算力的32.37%。而ViaBTC有比特大陆的投资,BTC.TOP则是江卓尔的,他们与比特大陆基本同仇敌忾。 这4个矿池在图上明眼一看就知道超过了51%。它们相加算力占比达到了62.28% ,还不算其它联盟的算力以及云算力等。


Core团队 这边呢?他们说起来比较像一群极客, 多年来维护维护着比特币这个开源项目,同样也维护者中本聪当年去中心化的思想 。所以Core在商业和挖矿方面并没有太大建树,但是 在国外的社区里一直拥有极高的声誉


由于比特大陆的力量越来越大,渐渐就影响到了比特币未来的发展路线。两个BOSS一个是在极客世界维护着比特币代码和去中心化思想,而另一个则是带有非常浓厚的商业行为的公司。两者难免在一些事情上声音不同。


02


比特币最开始设计的区块大小是1M,而在比特币越来越商业化和普及化的今天,区块链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交易时间越来越长手续费也越来越贵。所以,比特币需要扩容。 在具体的方案上,双方就产生了争议


部分扩容方案


比特大陆的方案就是扩容 ,1M的区块不够大,那么就2M,还不够就4M、8M、16M。 而Core团队并不认可这一方案,因为这违背了Core去中心化的信条


比特币之前文章( 什么是比特币?这可能是最通俗易懂的答案了 )已经提到了,是去中心化的产物,所有的交易记录都会记在一个类似账本的东西上,而这个账本每个人都可以持有。比特币稳定运行了8年之久,其账本仍可以保存在一台电脑上。 如果支持扩容,这个账本很快就会大到一台电脑无法保存的大小,就需要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来保存(比如比特大陆) ,这违背了去中心化的初衷。


Core为了解决拥堵的问题,提出了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的方案 。即核心的交易放在区块链上,而日常交易则放在闪电网络上运行不在区块链上。 这给比特大陆带来了潜在威胁


但是如果大宗的交易在区块链上完成,更多的交易放在区块链之外,比特币还能否算是一种货币?而扩容则是不变更交易逻辑但,不断去扩大内核的大小,这是否才是真正继承了比特币的特点?



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比特币?去中心化到底重不重要呢? 于是国外社区开始了长久激烈的争论。


闪电网络的激活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隔离见证(SegWit)。 CORE一直积极主张Segwit,但遭到了比特大陆的反对。以后比特大陆妥协了,但依然要扩大区块大小,因此提出了SegWit 2x ,也就是所谓纽约共识的产物。


不过纽约共识到真的是纽约协议是全行业的广泛共识吗 ?据爆料,这个共识,Core团队并未参加,且纽约协议的初始签署企业只有12家,而这12家实际上是由比特大陆和DCG两家公司控制。在纽约协议公布以后,陆陆续续又有一些企业加入,但是两家公司派系的占比仍然远远超过50%。



03


另一方面,比特大陆在比特币这几年的发展狂潮中,和手下的兄弟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在国外社区仍一直不得不面对上面提到的另一个BOSS。于是, 比特大陆培植了另一个组织Bitcoin Unlimited(BU)来对抗Core ,实际是由ViaBTC操作。一时间看上去就有这么两个开发团队了,于是就产生了分叉的可能。所以就 产生了两个潜在的比特币,即BCC和BCU


BCC即是CORE支持的比特币,路线是升级到SegWit,然后再开始闪电网络。BCU即是BU分叉出来的币,走大区块路线。而当时 海外主流的用户是支持BCC的,BCU声音越来越小 。后来,BU做了一个神操作,让BCU直接死灰复燃。BU直把BCU改名为Bitcoin Cash,缩写为BCC!


一时间,各位比特大陆、OKcoin等纷纷出来表示不知情。是否真的不知情,也许只有参与运作的各位大佬才知道了。其实BCC也只有国内这么叫,在国外各大交易所,比特币现金的缩写为BCH,这其中的意味不可言语。



而最近比特币现金暴力拉升,大起大落。网上各方也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基本坐实了是比特大陆所为。


04


与此同时, 另一个中国人廖翔(Jack Liao)也宣布要进行分叉 ,分叉币种为比特币黄金BTG。它主要有3个特性,第一是是用GPU挖矿,相对来说更去中心化,比特币现在都是用专业的芯片和机器才有机会挖出矿。第二是在挖BTG的Hash算法和比特币不同,而与ETH、DASH等相似。第三,BTG区块比BCC还大,是16倍区块。



抛开如预挖矿等不说, 这是一个对比特币友好的分叉 。由于算法不同,不会分流比特币的算力,相反会争夺其它竞争币的算力。同时BTG也支持SegWit,可以作为比特币的试验田。同时16倍的区块,箭头直指BCC。


廖翔也是某矿场和矿机的创始人。 网上传言他与国内主流矿池联盟的几位老大相处的并不好,未能从8月1日诞生的BCC中分得一杯羹,于是主导了本次分叉。


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