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底线思维
深度资讯体验,独家解读分析,政治经济学者每日提供深度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晚报  ·  天津市任免一批干部 ·  19 小时前  
政知道  ·  珠海市一副区长被查 ·  3 天前  
学习大国  ·  关于元旦春节,中办国办发文! ·  5 天前  
政事儿  ·  全国最年轻地级市,书记调整 ·  3 天前  
终极较量  ·  泽连斯基:感谢中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底线思维

无现金社会,金融还会嫌贫爱富吗?

底线思维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6-21 10:52

正文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唐涯

► 北京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风流倜傥“香帅的金融江湖”

我们生活在一个金融主宰的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时刻需要支付,结婚买房需要贷款、你要为孩子买教育基金、为父母考虑养老保险,为储蓄找到更安全的投资渠道,寻求更高的回报率,金融已经贯穿着每个家庭、个体生活的几乎所有场景。对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金融是柴米油盐,也是教育、养老、财富、自由和安全。

最近两年以来,大家更感到金融+互联网科技以一种不可以思议的速度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北上深杭这样的城市里,无现金社会不再是传说——一个手机将我们的衣食行,娱乐社交,投资理财全部打通——金融开始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词语频繁的联系在一起,“科技金融,或者金融科技(TechFin, or Fintech)”成了最时髦的词语。

我们模糊的感到自己的生活正在被“科技+金融”的时代解构和重塑,但是未来并不清晰。在科技的时代里,金融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

金融的本质


谈到金融,很多人,包括我们做金融的人,头脑里反应出来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

是"金钱”。炒股,各种金融投机交易,上市,VC、PE,暴富,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是大部分人关于金融的固有影像——离钱最近的行业,让人羡慕,又让人觉得浮华。

然而究竟什么是“金融的本质”?作为一个舶来的词语,Finance(金融)的词根FIN来自拉丁语——finish——表示结束和终结,然后慢慢的引申成债务的终结。就像十四世纪的著名英国诗人乔叟诗中所说的,“death is my finance”(死亡是我的终结),Finance具有一种宗教上的,终级的意义。

生命就像债务,死亡和债务终结之间具有某种类似的特质。因此,从一开始,“金融”考虑的就是和生命最接近的问题:时间的跨期和不确定性。

比如说,为什么古代的人们要“养儿防老”?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对于很多一辈子勉强温饱的农民来说,家庭的投资储蓄基本上就是以“子女”的形式存在的,“养儿防老”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行为,是上一代人进行价值的“跨期转移安排”,类似今天的养老保险合同。

而孝顺则类似维持合同执行的制度安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隐性的金融安排是帮助人类社会繁衍生生不息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一些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欧洲的城邦国家征战中,国债发行和流通顺畅的国家有充沛资金支持,更容易取得胜利。而地理大发现之后,股票帮助欧洲各国开拓远洋贸易航线,赚取丰厚利润,在此之后,为了解决投资人的流动性问题,又产生了专门交易这些金融合同的场所,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机制设计。

随着股票、债券、基金这些金融工具的应用,人们发现,使用这些标准化的、显性的金融合同可以实现了更广泛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极大的拓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能力和范围。

渐渐的,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几乎所有环节,演化出各种复杂的产业生态,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复杂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标准化的金融工具,股债,保险,基金,个人得以更好的“未雨绸缪”,从而拥有了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更多自主权。

所以,金融的本质是突破人类社会面临的约束条件,帮助我们在不确定性的未来中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这是金融的初心。

偏离初心:金融嫌贫爱富


可是为什么这半个世纪以来,“金融”在文学影视作品中永远以“贪婪,算计”的反面形象出现。尤其在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对“金融”的口诛笔伐更是达到了高潮。

媒体和政客也摇旗呐喊:前法国总统萨克奇说“金融体系本质上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体系”,前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说,“金融体系偏离了本质,而且他也无法回归本真了”。

金融到底怎么了?有两个纬度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 成本-收益考量导致金融服务只能覆盖少数的人群

作为将金融服务进行商业运营的机构(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首先要考虑自己活下来的问题,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必须计算自己的经营成本和风险控制成本,包括网点设置,人员配置,客户交互,客户的甄别,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管理等等在内的所有成本要小于客户服务带来的收益——因此在客户选择上,“资金雄厚”的人群自然而然被视为“有信用”,金融资源天然地会往这些人群和机构上倾斜。

举个例子,从一家商业银行的角度而言,是放贷给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更安全,还是放贷给街边一个小杂货店更安全?是为资产过亿的富人理财还是为月收入5000的普通白领理财划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成本-收益的考量决定了金融行业的28原则——80%以上的资源覆盖20%的富裕人群和企业,也正因为此,在很长的时间里,金融被称为“富人的游戏”,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个无解的难题。

第二,在进入20世纪的后半期以来,现代金融学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化更加剧了知识上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的“精英化”和“金钱化”。

现代金融学的研究导向一直非常实际,其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都和市场发展紧密相关。

1952年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被称为“现代金融学的大爆炸理论”,是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走向专业化的开端;而之后,法玛的市场有效理论直接导致了指数基金业的兴起,资产定价理论和MM定理被反复应用在上市公司的投融资决策中,各种“金融市场异象”的挖掘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制胜法宝,而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更是开启了一个衍生品市场的全盛时代。

从来没有一门社会科学与市场实践和个体财富结合得如此紧密。这正是金融学在半个多世纪里飞速发展,成为这个时代最引人瞩目的“显学”的原因。

所以在传统的金融学教育体系中,学金融的门槛变得很高,没有高等数学、概率论和微观经济学背景的普通人,会感到完全不得其门而入。

另一方面,由于离金钱太近,金融学被视为聪明的、野心勃勃的年轻人通往财富自由的快车道——光华金融系的本科生中,集中着每年全中国差不多30%的高考状元。

同样的,北美顶尖大学经济系每年招20-30个博士生,而商学院金融系只招2-4个博士生,华尔街顶级金融机构的名字永远和常青藤名校,显赫家世连在一起——财富、精英、稀缺几个要素糅合在一起,金融成为“金钱”代名词,越来越离开普通的人群。

在一个金融已经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中,基本金融知识的匮缺已经成为巨大的痼疾。

金融有能力为人类谋福利,它能数十倍百倍的放大社会财富的累积,然而,在现代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呈几何级数放大的财富却并没有为所有人类共享,反而因为金融的“嫌贫爱富”,出现了“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 。

按照《21世纪资本论》法国学者皮凯蒂的说法,因为资本的回报率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所以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而穷人的相对社会经济地位会越来越低,社会的不平等加剧。

线下支付改变世界:偏远贫困地区和现代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


但今天,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服务边界大大拓展,成本大幅下降,面对长尾客户的更为精准、小额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成为全新的发展方向。

金融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最底层的支付业务为例,其触达的效率已经解决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覆盖了几乎全部的中国百姓,包括偏远地区:从新疆的街边店到西藏珠峰营地的小卖部,电子支付的覆盖率已经远远超越了欧美发达金融地区。

2003年的时候,只有不到5%信用卡覆盖率的中国还是个现金社会(同年美国信用卡覆盖率在80%以上),13年之后,我们在无现金社会的路上将其他地区远远甩下了。从支付成本来说,我国每单电子支付成本为0.6%, 而美国每单支付成本约为3%。

再比如贷款,基于大数据的信贷风控技术,呈现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征。阿里旗下网商银行的小微贷款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310”贷款服务(三分钟申请、一秒钟到账、零人工干预),已经为超过600万的小微企业提供超过万亿的贷款,户均贷款余额不到3万元。

另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在印度,被称为印度支付宝的PayTM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覆盖了2.2亿的印度人,还有几百万的线下小微商店——人口密集,金融极为不发达的印度快速的进入无现金社会,因为线上积聚人的速度惊人,印度的线上和线下融合的速度也更快,很多行业的生态正在快速的被改变和转型。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我们周围。不要小看这些点滴的小事——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这些小事所改造了,而商业的形态也因此而改变了,社会的形态也很有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

在西藏拉萨八廓街中的一家藏式手工艺品商铺内,老板展示她手机上的支付二维码,顾客可以通过移动支付完成交易。图|瞭望东方周刊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技术为金融赋能,使得金融的28法则被打破——金融不应该仅仅覆盖20%的富裕人群,而应该普惠另外80%的面临更多约束的人群。幸运的是,大数据和云计算使得这部分人群的金融风险可以实时的被甄别和被定价,在“普惠”社会的基础上,金融机构自己也可以完成一个商业机构的使命和愿景(比如为股东,为员工创造效益)。


在联合国的文件中,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已经有10多年历史了,但是普惠和金融之间总是无法统一——直到现在,由于技术带来的成本下降,效率升高,风控流程客观化等等原因,能够“普惠“的金融才开始慢慢出现,技术与金融的结合也使得金融偏远贫困地区和现代世界的距离不再遥远。

技术还将为金融带来什么?


技术赋能金融,使得金融具有了“普惠”的能力,要进一步追问的问题是,技术究竟在哪些方面,怎样为金融赋能?

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普惠金融意味着谁都可以做金融,这也是前两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科技+金融的普惠金融意味着接受金融服务的门槛不断下降,但同时提供金融服务的门槛却不断升高:精准,实用,高效,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将是未来客户对金融机构服务的要求。

毋庸置疑,数据获得,计算等技术能力将是决定金融服务能否“精准,实用,高效,个性化“的关键。换句话说,技术将决定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家大的互联网平台的数据获得能力已经变得非常强。随着数据的沉淀,在海量挖掘数据规律的过程中,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AI等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开始显露峥嵘。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深刻了解用户才能给予用户更好的金融服务。

提供金融服务要解决产品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匹配问题。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判断,在时间纬度上有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所以金融机构很难精准,实时地了解投资者的风险属性。

比如说,资管行业中的理财服务一般分为投前、投中、投后几个步骤,目前金融机构一般在投前给用户做推荐,用户购买完就结束了。用户的体验没有能反馈回来,为金融机构吸收并应用到后续服务中去,即并没有实现一个信息交流的闭环,因而带来了很多用户体验上的问题或困境。

如果引入基于AI技术的智能算法,则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投前给用户提供投资预判、投资教育,帮助用户发现机会;投中,根据用户的风险偏好、当前持仓等,推荐合理的配置方案;投后,还可以提供跟踪解读、行情分析这些售后服务。

换句话说,因为技术已经帮助我们实现“触达”无所不在,因此金融服务也可以从“一次性的购买”转变为“全方位的即时服务”,从而形成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信息闭环,优化客户体验,提升用户的交易转化率和留存率。

算法力量的强大是远超出预期的,蚂蚁金服做过测算,一款产品从曝光到交易,过去一万人中间,只有27人会下单,但经过算法干预,现在会有54个人直接下单,转化率直接提升了99%。

而从用户角度而言,人类的行为偏误(如不愿意止损的“处置效应”,容易跟风的“羊群行为”,固执己见的认识偏差等等)会经常影响投资决策,而在很多时候,“算法”其实比客户更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在大量的沉淀数据基础上,可以通过复杂算法进行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匹配。

和电商中的“相关推介”比较类似,精准的匹配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准确的找到自己适合的金融资产,提升商业链路的效率。AI算法在资管行业的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由于信息闭环的存在,所有信息都能被反馈记录,产品在交易过程中的波动,风险,收益可以更好的被掌握和研究,然后反馈到策略部门进行优化。

技术在解构,也在重塑我们的时代。对于数据驱动的金融行业来说,这个跨越显得尤其重要,路径也格外清晰:从数据挖掘转向数据支持的智能驱动。

数据和算法不仅仅是展现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更可能在闭环和交互的过程中发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逐渐向个性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

真正“以人为本”的服务,从来没有离我们这么近在咫尺过。

2007-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著名的金融学者,诺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金融与好的社会》,反思金融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科技+金融的发展路径已经出现:

新兴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正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潮流,用科技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金融服务更多人群,让金融创新回到金融的初心, 去帮助人类突破自己面临的约束条件,在不确定性的未来中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

这是可见的金融的未来——因为技术的赋能,金融得以为人类提供创造好的服务,为更多的人提供梦想的杠杆。金融与好的社会将不仅仅是停留在纸上的语言,技术使这一切成为“正在发生的未来”。

猜你喜欢

中国泡面走进美国高档餐厅 食客猛夸:上层人士才吃得起!
警方通报央财凶杀案最新情况
中国人被绑惨剧真相:被韩国人忽悠去传播基督教
残忍震惊英媒!中国老人被当街暴打致死,19岁凶手短信炫耀!

转载规范请后台回复:转载

商务合作/广告投放

[email protected]

QQ 292091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