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音
最精彩的情感故事、人生故事、明星情感揭秘,这里是《知音》和您共同的网上家园。这里有最新锐的生活健康知识和最独到的人生情感指导,经常派发福利。微《知音》,无微不至的服务,大美大爱,炫彩内容,惊喜互动,期待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读  ·  书太难卖了,单读决定…… ·  昨天  
新周刊  ·  为什么很多情侣,都熬不过同居这一关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年轻人之夜活动招募|我很好,我还要爱情吗? ·  2 天前  
新周刊  ·  他用最“魔性”的方言,写了最好的合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音

主持了十三年央视春晚,在《中国诗词大会》大放异彩,她才是德才兼备的大众女神!

知音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2-12 11:12

正文


“所谓美人,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董卿的美是清新隽永的。


虽一眼望去不可差拟作貂蝉和杨玉环一般的闭月羞花,也不及西施和王昭君这般的沉鱼落雁,更谈不上“淡妆浓抹总相宜”。


但从她骨子里散发出的才情和优雅,让她的美由内而外,气质是典雅端庄,信手拈来的是博学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全然是一副美貌和才华同时在线的大众女神的模样。


这样的董卿,着实让人赞不绝口。



从书香门第出来的大家闺秀


董卿是上海人,出生于1973年。


父母都双双毕业于复旦大学,都是学识渊博的高材生。


母亲金路德,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学物理老师,讲课总是妙趣横生。而父亲董善祥,在报社工作,早出晚归,总是拖着一副忙碌的身影。


书香门第的家世,和董卿的成长紧密相关。

但父母从来没有疏于对女儿的管教,即便是再忙碌,也做好了教育。


母亲温和如水,教她怎样生活,如何做人,言传身教间给她生活的指导,和大多数母亲一样,在董卿的生命里扮演好了温柔如水的角色;但父亲则不同了,父亲是严厉的、苛刻的,奉行着“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方针,把她管得死死的,像山一般威武。


这使得董卿在若干年之后回忆起那段生活,满嘴的“不是滋味”。


她谈及了曾经的艰难日子,虽当时满满的怨气,现在也理解了父亲:7岁时开始被要求做各种家务活,中学放假候必须去做暑假工,每天早起跑1000米,不准梳妆打扮……


稍微能识字了,董卿每天都要抄成语、抄诗歌、抄古文。抄写的所有,都要一应俱全的背下来,记得牢牢地。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我的爸爸是一位特别特别特别严厉的父亲。” 三个“特别”,可谓铭心刻骨。


“严”是董卿父亲的一贯态度。



当然,“严师出高徒”,后来的董卿确实愈发优秀,也有了傲然的资本。甚至于在很多节目的主持里,她也展现了非比寻常的口才。


父母的教导,即使若干年后再看,依然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董卿算是一个乖乖女,特别听父母的话,哪怕要求再严格,她都一一身体力行地遵照着。


但是,除了报考的学校。


虽说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温柔都给了董卿很大的影响,博学的家世氛围也让她从小学到了比其他小孩更多的东西,他们也在报考的学校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在报考志愿上,董卿和父母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意见,而她坚定不移地要报考艺术类学校。


为此,是僵持和对垒,董卿甚至采用了自杀来的方式来威胁父母,从而获得应许。


对于梦想,董卿有着少女的坚信不疑和力排众议。


由小有名气到名声大噪


董卿填报了浙江艺术学校(现浙江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表演专业。


她是自小就有表演欲望的,热爱表演,后来也得以在春晚参演小品。


毕业后,董卿和朋友参加面试,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被聘到浙江电视台当主持人。


浙江电视台,正是董卿主持生涯的启程。


到了1996年,董卿又从七八百人脱颖而出,成为两个幸运儿之一,来到了上海东方电视台。


这年的央视春节晚会由北京、上海、陕西三地合办,董卿她首次与CCTV接触。还不能上台主持的她,作为新人负责起联络、催场等工作,跑前跑后,做着剧务的话。


舞台再璀璨,但不属于她。


两年后,董卿受邀主持了一档新节目《相约星期六》,由此受到观众关注,开始小有名气。


而1999年否认机缘巧合,董卿来到了上海卫视,担任节目主持人。


在职场的董卿,方才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在学习上, 她俨然“早有蜻蜓立上头”。


不管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本科学位,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的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乃至于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董卿亦是一名高知的女硕士。



但真正一战成名是在2001年。


董卿凭借2000年主持的“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大气的主持风格,熟稔流畅的英语水平,轻重缓急交错的控场能力,一举夺取了2001年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


次年董卿进入央视,她的人生变得更开阔了。


如果说之前的董卿风调雨顺,那么现在就是稳步向前了。


2004年主持青歌赛,连续二十天直播,每晚光是直播就有三个小时,强度之高,考验精力,也考验个人。


自2005年开始,董卿加入了主持央视春晚的行列,风雨无阻,反反复复的彩排要做到滴水不漏,万不一失。


当然,07年的春晚就有失误。


在倒计时几分钟,几位主持人压力空前,频繁失误,强词、忘词明显,董卿随机应变,笑称“主持人也有囧境”。


而最值得称道的“金色三分钟”,则见证了董卿在因节目失误造成的三分钟空档里的临危不变。她用排比句加肢体语言,拯救了整场节目。


而某年带观众联排的春晚出现技术意外,舞蹈《蝶恋花》需要LED屏幕的配合,但在登场之前因电脑技术问题导致节目卡壳。董卿再次巧妙圆场:“我觉得今天现场的观众都是最幸运的,你们看到的这个(失误)是别的观众看不到的,是真正的幕后。”


这些,不管是领导还是观众都看在了眼里。大大小小的各种晚会、综艺节目,也总不难看到董卿的身影。


单单是春晚,从2005年到2017年,董卿13年里俨然成了一大看点。


没有董卿的央视是不完整的,没有董卿的春晚也是不圆满的。


或许正如董卿所言:“无论走得多远,走得多久,都走不出春晚这个时间刻度上对家的想念。对于老百姓来说,团圆是一种别样的情感寄托。”



在诗词大会大放异彩的大众女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