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算权威
共同观察、研究改革的平台,旨在传播中央、地方官产学研媒改革声音,探索改革实践,营造改革氛围。本公号原创或摘发的文章,仅用于“学术•实践”提供交流探讨用,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底线思维  ·  尹锡悦会“折”在蛇年吗? ·  昨天  
半月谈  ·  大脑,是如何高效低耗运作的? ·  2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 ·  3 天前  
半月谈  ·  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会谈 ·  3 天前  
半月谈  ·  莫因流感引发意外!谨记“四要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算权威

2021年,最新TOP40城市GDP排行榜

不算权威  · 公众号  · 政治  · 2021-05-25 07:12

正文

文|凯风

十四五开局之年,哪些城市经济强势反弹?

这是2021年一季度TOP40城市经济数据:



对于这份经济成绩单,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其一,武汉、合肥、温州、苏州、厦门、东莞、常州、徐州等城市实际增速超过20%,南京、南通、厦门两年平均增速超过8%。

这背后,一方面存在疫情影响。


武汉去年疫情冲击最严重,今年则是常态化反弹,全年增速有望保持在10%以上,而石家庄春节之前遭受了新一波疫情,经济增长自然受到影响。

温州、苏州、厦门、东莞等城市则得益于外贸的反弹,这种反弹态势有望持续2021年全年。


从更为客观的两年平均增速来看, 南京、南通、厦门平均增速超过8% ,而 成都、杭州、济南、广州 等城市均跑赢全国平均增速(5%)。


深圳、上海、北京、郑州、天津 等地则不及大盘。当然,还有部分城市暂未公布数据,其中不乏两年平均增速跑输大盘的城市。


其二,广州增速反超深圳,一线城市最高。

2021年一季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GDP增速分别为17.1%、17.6%、19.5%、17.1%。


四个一线城市,只有广州(19.5%)跑赢了全国大盘(18.3%)。


如果说一季度存在疫情影响的因素,那么将时间放宽到两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平均增速分别是4.6%、4.7%、5.6%、4.6%,广州以5.6%的平均增速位居首位。


与广州相比, 深圳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两年平均增速,均在一线城市垫底。

这背后,或与疫情冲击、国际贸易争端以及高房价的挤出效应有一定关系。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深圳制造业增速3.5%,消费3.7%,均不及预期。

当然,随着先行示范区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加上疫情影响日益消退,深圳经济重回高增长轨道,并无多少问题。

其三,南京首次超越武汉,跻身前九,武汉、杭州、南京未来竞争存在变数。

过去几年,武汉一直都是全国GDP第8城,不仅与位居其前的成都相差无几,而且明显领先杭州、南京。

然而,2020年这场疫情,让武汉大伤元气。虽然今年一季度武汉GDP同比增速反弹到50%以上,但有些损失短期很难弥补,武汉GDP不可避免被杭州、南京接连超越。



这其中,南京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南京2020年全年曾超越天津,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前十;这次一季度又超越武汉,实现又一突破。

这背后,与南京成为江苏、安徽两省共建都市圈不无关系,也与南京在疫情期间的抗压能力息息相关。


南京去年一季度曾创下一二线城市唯一逆势飘红的记录,两年平均增长8.8%,位居主要城市首位。(参阅《 官宣!中国首个跨省都市圈来了 》)

不过, 只要假以时日,武汉重新反超杭州、南京并非没有可能


有千万人口的底子,有百万大学生的人才支撑,有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地位,有光谷科创走廊等为代表的高新产业体系,武汉的发展动能依旧十足。

未来几年,武汉、杭州、南京几个强二线城市的竞争,值得关注。

其四,万亿成员位次再调整,南通领跑,东莞逆袭,2021年万亿城市之争仍然存在。

2020年,中国共有6个城市首次跻身万亿俱乐部: 泉州、济南、合肥、西安、南通、福州 ,而东莞则有一步之遥。

去年,作为外向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莞受到疫情直接冲击,GDP增速不及预期,未能顺利破万亿。

今年,东莞经济呈现强势复苏之势。 一季度GDP2358.04亿元,同比增长20.4%,GDP反超合肥、福州等地,2021年全年破万亿没有悬念。

当然,这7个万亿或准万亿城市,彼此之间差距并不大,未来几年龙争虎斗,仍然存在变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