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作为面试高频考察题型,同样作为考试难点,其出题的形式也非常多样,可以考查社会热点事件,或是名人名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有微材料等创新题型。其中,在考察一些现场或名言的基础上,还会在题干中加入观点。比如下面这道题。
组队备考&等公告、资料分享
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公众号,现在有两个工作思路,A方案:提升公众账号影响力,引起尽可能更多人关注,话题火爆最重要;B方案:公众号首先姓“公”,要有公信力,更注重质量。对于这两种工作方案,你怎么看?
在看到这道题目时,不少同学第一反应就是“做选择”。选择其中一个自己认同的观点,再进行论证分析,这样就没有办法充分利用题干信息,导致分析也不全面。所以,我们在看到这类题干中有“观点”的题型,可以把题干拆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核心话题
,即“政务服务公众号”如何做更好,
第二部分为观点一
,“话题火爆最重要”,
第三部分为观点二
,“要注重质量”。审完题后,我们就可以展开分析了。
首先,针对核心话题给出我们的总体观点,可以根据自身对话题的了解程度答出个性化。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党政机关探索‘互联网+政务’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只要大家在表述中,体现出对于话题的态度即可,无需过度展开,以免与后面分析内容重复。
其次,针对题干两个观点都需要分析。
顺序上来说,可以根据题干给出的顺序,先分析 “话题火爆”为什么重要,再分析“公信力”为什么重要;也可以根据重要性排序,例如,政务新媒体姓“公”,公信力是最核心、最本质的,我们也可以先谈谈为什么公信力最为重要,再谈此基础上需要增强传播的重要性。“话题火爆”强调的是传播效果,注重引导力、影响力,而“公信力”强调的是政务媒体发声的严肃、理性和专业。论证过程中,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未来,大家在遇到“话题+观点”就可以充分利用题干信息,进行适当分析。
当然,运用好以上技巧的前提是大量练习的铺垫,只有在平时的练习和模拟中能够加以运用和不断熟悉,才能真正让技巧成为自己实力的一部分。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面试,可以关注我们的国考面试课程,希望大家都能进入面试!
下面还有一些面试备考资料,赶快领取学习吧!
点击下方图片领
含
国考各个部门考情分析/历年面试题目
★专业专项分班授课
国考面试各部门单独命题,专业性强。中公教育16个专业专项分类授课,按部门特点单独培训。
★理论讲义新改革
全面进行90+分经验新课改,遵循学员个人当前的外在形态、表达风格、知识储备等情况,帮每一个考生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答题思路。
★知识学习全面贯穿
聚焦18个常考考点,前瞻性、预判性强。专属导师全程陪伴,连贯不间断指导。
★个性化训练全定制
全新设计精编15个专题训练课程,个性关、审题关、表达关、思维关、知识关,一关一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