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融媒报道《人民路上为人民》,今天播出由河南鹤壁市广播电视台采写的报道《淇县人民路:服务迭代,平安升级》
。
鹤壁市淇县的人民路作为县城的主干道,道路宽阔,路旁的“封神”“朝歌”灯牌装饰很容易让人们想起经典神话《封神演义》,淇县正是殷商最后一个都城——朝歌。但不同于朝歌时期的风云诡谲,如今这片土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淇县曾经先后两次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连续11年被评为“河南省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县”,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平安密码?
我们一起到
淇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寻找答案。
2021年9月,着眼于县域平安大局和为民服务宗旨,淇县建成了2300平方米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整合资源、务实管用、便民诉求、运行流畅、保障有力”的原则,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之初采取“12+6”入驻模式,暨信访、公安、法院等12家单位和6个功能室,实现群众诉求'走进一扇门、事务一站清'。这也是淇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成立最初的1.0版。
淇县地域面积广,群众居住分散,大多数乡镇和村组距离县城较远。群众办事跑县城费时费力成本大,怎么办?对此,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提档升级2.0版,新建了直通乡镇远程视频会议室。利用视联网系统将远程视频调解延伸至村镇级,让群众反映诉求更便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如今,淇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还在实现由2.0版本向3.0时代跨越,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在中心二楼,有一块数字化大屏,这便是正在打造中的“淇县矛盾纠纷化解信息化平台”的显示端。
各行业部门,县、乡、村所有的调解员全部纳入平台,群众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二维码反映自己的诉求,真正实现了群众诉求解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在淇县人民路上,通过科技赋能服务迭代,架起了更便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要做好人民群众的矛盾调解工作,就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真正践行枫桥经验,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淇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军海颇有感触。
淇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墙壁上有两行标语:“赵钱孙李百家姓,矛盾调解一家亲”。从不同角度看过去,“矛盾”二字呈现出深浅不同的金色光泽,其实有时矛盾的产生也许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办法,调解就容易能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