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发改委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让常住人口500万以下的大中型城市兴奋了一把。这是指导性总纲,为热点城市的下一步抢人计划定了调,而厦门的具体措施早已箭在弦上,应会在五一假期前落地。
这就是3月底内参预测的
“4月有2-3个利好”
其中之一。另外几个利好,内参会在本周六的闭门咨询沙龙上具体分析。(报名通道明天开放)
在3月底的
《未来3个月厦门楼市预测》
一文中,内参预判:价格上涨后的二手房将在未来1个月(4月),进入短暂的价格博弈期。
果然,进入4月后,二手房市场在价格僵持中,交易活跃度明显减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近期每日200多套的住宅成交数据,实则是3月交易行为的延迟体现。
那么,问题来了。
回暖行情为何会短暂放缓?
本轮回暖行情是否就此打住了?
本轮回暖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回答这三个问题前,必须先搞清楚本轮回暖行情的底层逻辑。
这一切应该从2018年7月底说起。7月23日,上层释放宽松信号。在当时“房价不断下探”的环境下,内参顶着压力发文
《宽松定调,转折来临,明年春光明媚》
,引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现在看来,本轮回暖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埋下种子,文章结尾那一句“还在观望中的你,该醒醒咯”不知有没有唤醒你?
8月开始,特别是2018年最后一季度,多次放水,弹药源源不断运抵前线,9月底厦门放宽落户门槛,一批批援军陆续赶来。
补足兵源和弹药后,2018年底,文工团登场造势,部分城市调控局部松绑的消息传来,市场信心大增,预期逐步转向。
但此时敢身先士卒上阵的人并不多,2019年1月开始,在前期条件成熟,准备工作到位的情况下,耗不起等不起的学区需求担当起了先锋队的角色。至此,本轮回暖行情正式开启。
总结来说,厦门楼市本轮回暖行情的底层市场逻辑就是:
货币宽松(弹药)+落户放宽(援军)+调控松绑预期(文工团)+学区需求驱动(先锋队)
摸透这一市场逻辑后,前文提到的三个问题的答案就十分清晰了。
1、回暖行情为何会短暂放缓?
调控松绑在2018年底有很强的市场预期,但时至今日这一预期仍未成真,厦门的限购、限贷、限售三大调控主要手段仍然纹丝未动,政策底线仍在,且市场越回暖,调控大幅度松绑的预期就越弱,可能性就越低,甚至市场上还出现“调控可能进一步收缩”的预期。所以,在严控框框内,第一波回暖行情无法成为横冲直撞的疯牛,短暂放缓是必然市场结果。
2、本轮回暖行情是否就此打住了?
内参认为,回暖行情只是短暂的放缓,歇一歇,等待弹药和援军,先锋队还会上阵。目前来看,货币宽松的方向没有变化,落户进一步放宽已是大势所趋,而学区需求的真正旺季才刚刚到来。所以,
本轮回暖行情不可能就此戛然而止,正如《未来3个月厦门楼市预测》一文中所预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