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方的航空小筑
航迷自留地。非官宣消息都不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爱好者  ·  惊!小偷“零元购”后竟向 DeepSeek ... ·  20 小时前  
九章算法  ·  Meta学神刷题奥义!《LeetCode通关 ... ·  3 天前  
深圳发布  ·  9738家外企涌入,深圳成外资“头号宠儿”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深圳影视产业蓄力起航!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降了!降了!今年第一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方的航空小筑

从中程导弹说起

方方的航空小筑  · 公众号  ·  · 2024-04-23 00:00

正文

说这个话题,起因自然还是“堤丰”中程导弹系统。下面也说说个人浅见。

首先,中导的用途到底是什么?

在个人看来,根本用途有三:

1,分散敌国资源,降低对手战略反击强度

道理很简单,原本资源是10,全部用于远程战略核导弹。现在为了打击中导,分了一半出去,能用于反击的远程战略核导弹自然就少了。再经过层层拦截,最后能飞到我头顶上的就那么点,无论是反击强度还是影响都大大下降——这后面其实也就是NMD的思路。

2,增加己方战略选择

既然对手反击强度下降,那么我的战略选择就多了。这一点从冷战和俄乌战争的对比就能看出来。苏联时代,即使是代理人战争,也没人敢直接打击苏联本土的。但现在,虽然还是遮遮掩掩借用二毛之手,但大毛本土是实实在在遭到外来攻击的——这实际上就是多出来的战略选择。

3,压缩对手的战略选择

道理很简单:我用中导打你,你拿什么反击?拿中导对攻,没问题,就算把盟国炸成一片焦土,与我何干?拿远程核导弹打我本土?你敢不敢冒战争升级的风险?所以之前大毛曾经说过,一旦三战开启,不论起因为何,首先攻击鹰酱本土——这是威慑,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大毛手里没有更多的牌了。

从这三个用途来看,其实隐隐约约有点二战本子“绝对国防圈”的影子,核心就是本土的绝对安全。当年本子以轰炸机的航程为限来搞的“绝对国防圈”,随着B-29服役已经在技术层面被破解了。相比之下,鹰酱的策略要高明得多,它就是迫使你拼消耗,直到你拼不下去而放弃、或者消耗过大自己崩了。宙斯盾也好、隐身飞机也好、星球大战也罢,都是这一套。

这套策略就是阳谋,而且确实有效,在鹰酱全盛时期几乎是无解的。但是,现在不再是鹰酱全盛期了。时移事易,攻守易形。要破解,其实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加大战略反击手段的投入,反过来迫使鹰酱对耗。问题在于,背着34万亿债务,鹰酱是怎么都耗不起的。而战略反击能力的提升,同样压缩鹰酱的战略选择,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光有战略反击手段还不行,战术上也必须有相应的克制手段。战争说到底就是拼消耗,所有的战术手段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问题: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中程导弹防御的难度在于预警和拦截。对于堤丰这种战斧变种来说,由于其航路轨迹多变,会迫使防御方增加雷达预警方面的投入(跟隐身飞机理念如出一辙);而对于弹道导弹或者高超音速导弹来说,最麻烦的是拦截,高性能拦截弹造价可能远高于被拦截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