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10月30日,2017首届中国休闲度假大会在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的浙江省丽水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业界精英、学者以及投资商和目的地代表共计千余人齐聚一堂,开展交流合作、展示发展成就、树立产业典范,共同引领中国休闲度假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
2017年10月29日首届中国休闲度假大会
《小安公开课》演讲实录
我们这次会议强度非常之大,信息爆炸、经验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家能够坚持下来,我从内心里表示感谢。从中我看到了三点,一是求知若渴;二是求经若渴,这里的经就是很多人的这些经验之谈;三是求贤若渴,这几天不止一个人在找我推荐人才,实际上我们现在最缺的也就是人才。
本来我构想这个会是四个时光,第一个是漫谈时光,但我们不是漫谈,是高强度的谈;第二个是做潇洒时光,我发现没怎么实现;第三个叫做享受时光,会前、会后有可能享受时光,尤其是在丽水休闲一把;第四个叫慵懒时光,喝喝酒,睡睡懒觉。结果我只发现了高频的聚谈时间,我们之所以下决心这么安排,就是要让大家不虚此行,尤其是很多较远的地方过来的,辛辛苦苦来一趟,让大家觉得不虚此行就可以了。经验性的东西这两天大家听了很多,这么多行业大咖介绍自己的情况,分析自己的做法,理论性的东西刚才也在讲。我最后讲一点思想,因为一个产业的高度,最终取决于思想的高度,一个企业的广度,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思想的广度,我今天的题目就叫“敢为天下闲”。
为何要敢?敢为天下先,这句话只有在中国的语言里有,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均质化,“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都耳熟能详。但若是没有敢为人先,何来社会进步?反过来说,敢为天下闲,也是如此。游手好闲自古以来就是贬义词,与闲有关的批评也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直至今天,虽然可以堂堂正正地倡导休闲,但是主流意识形态仍然在倡导奉献乃至牺牲。这一点我是不赞成的,若没有敢为人闲,何来美好生活?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落实十九大精神,就得有敢为人闲,没有闲就没有美好生活,就是这个逻辑。美好生活,一曰美,二曰好。大家都追求好日子,种植业保障生存,制造业缓解短缺,服务业提供便利,但这都是“日子”,但若没有休闲度假就没有“好”,所以,美好生活休闲度假打头。但是从现在来看,我们多年的惯性,思维惯性也好,意识形态的惯性也好,包括治理的需要也好,都有这么一个问题。战争时期革命年代的意识形态不能对应和平时期建设年代,需要转换。电视上宣传的英雄模范,一定是不把自己当人,无论如何艰难困苦,即使发烧起不来了,还要工作,第二是不能把家当家,爹娘不行了,老婆孩子不行了,不管不顾。我们到底在宣传什么?我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宣传的都是这样的英雄模范,就意味着我们都不要做人,更不能追求美好生活。所以这是矛盾的,但是这种矛盾往往大家意识不到,按我的看法,老百姓踏踏实实想过好日子,这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十九大精神的核心,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些根本问题如果不调整,不要说产业能不能发展,根本就是我们的治理目的能不能实现的问题。
把时间花在美好的事物上,才是有质量的生活。所谓美好,曰美文、美境、美景、美人、美食、美术、美乐,等等,这是美的对象;从容欣赏,慢慢享受,这是美的过程。所以,集中起来就是一个美的意思,我们要把美扩大,覆盖到休闲的全领域,延伸到休闲的全过程,这样才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一个新的意境。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休闲,一是闲暇时间,二是对应方式。“休”就是对“闲”的消费方式。从民生角度,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终是创造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多样化的方式。闲是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休是消磨自由时间的方式,休闲是对自由时间的多样化安排。“休”和“闲”加在一起,反映出一种社会文明和进步,原来我们没有这个概念。
从时间维度上,有小闲,日常休闲,八小时之外的闲暇是一天中的三分之一;有中闲,大周末是一周中的三分之一;有大闲,法定假日和带薪假期是一年中的三分之一。在约定俗成的语境中,小闲为休闲,中闲为旅游,大闲为度假。
在空间维度上:家庭休闲:休闲空间的基础。社区休闲:休闲空间的放大。城市休闲体系:休闲空间的延伸。环城市休闲游憩带:休闲空间拓展。乡村休闲:休闲空间的发散。异地休闲:休闲空间的辐射。网络休闲:新型空间的突破。最后是互为空间,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至少从思维的发散性来说,关于休闲我们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来理解。
休闲追求的本质,成为人。现在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或者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我们生存的意义何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包括我们从小所接触的教育,都是一种异化的表现。比如孩子们从小时候接受的就是所谓的成功教育,一直到今天,从家长到学生,大家强调的都是成功,那我再问一句,成功的意义何在?所以更重要的是休闲的追求,是成为人的过程,这是本质的体现,也需要一种环境的创造。从个人而言,休闲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选择,休闲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条件,休闲是自我实现的升华。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象,有的人在机构里面,或者在某单位,好像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在休闲的场所,他可能变成一个领袖级的人物,这就是人的两面性,这样的人越在单位里沉默,在另一面表现得反而越充分,当然我们希望的是在哪方面都有自己的表现。从社会而言,休闲是家庭和谐的重要方式,休闲是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休闲是大同世界的终极形式。所以要讲未来,我认为未来我们把休闲做好了,世界大同了。最终是要摆脱工作,摆脱世俗,摆脱自我。
浪漫的心态,创造的状态。适意,随意,快意,诗意。所以我才提出我们要研究诗意的生活,不仅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休闲生活里。一般来说休闲有两种方式,积极休闲和消极休闲。积极休闲就是通过旅游休闲、文化休闲、体育休闲等各种方式来进行,这既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也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城市生活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闲暇状态,就意味着城市资源的相当一部分要通过休闲进行重新分配,而分配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推动休闲度假业的发展。消极休闲就是喝大酒、睡懒觉、打麻将之类,这是我们中国人比较习惯的休闲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极休闲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要避免消极休闲,去倡导积极休闲。积极休闲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从古人造字的角度来说,休闲的休是一个人靠在树上,閒是门中有月,所以发展积极休闲就要有一定的意境和环境。美国人在休闲方面是最狂热的,全世界好玩的都是美国人创造出来的,欧洲人休闲是比较优雅的,中国人休闲是比较慵懒的,实际上这和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休闲教育、也没有休闲的地方有直接关系。我们需要创造一种高境界的休闲氛围,人人是演员,创造角色;个个是观众,溶入其中;处处是场景,烘托感觉;时时是情节,未可预期。这就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休闲环境、休闲氛围。
休闲产业:满足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多样化安排并促进最佳配置的供给体系。休闲的核心要素:时间、方式、活动。休闲的内在追求:心态、体验、自由。产业的三个支柱:旅游、文化、体育。影响的三个方面:社会、经济、文化。
休闲产业有这么几个特质:
一是休闲资源无限制,差异吸引,什么叫做休闲资源?只要形成差异性就是资源。二是休闲行为无框架,合法底线。对于文明旅游我是赞同的,但是强调的过分,我觉得就不行了,理由很简单,比如有时候就想撒欢、撒野,讲文明能行吗?只要不违法就可以。三是休闲体验无穷尽,古今中外。昨天谈到迪士尼,我认同这句话,迪士尼这样的模式我们永远在模仿,但是超越不了,60多年的文化积累,在美国那种自由自在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格局,我们短期内学点皮毛而已,但是它的制度、它的管理,包括那种尽善尽美的追求我们现在都达不到。四是休闲消费无止境,兴高采烈。小闲花小钱,中闲花中钱,大闲花大钱,钱多少都不多,可是多少照样可以休闲。五是休闲产业无边界,全面覆盖。六是休闲发展无约束,创意为王。
根本是要契合人性,才有文化性,自有商业性。如果违背了人性,项目必败。比如说1992年在广东的番禺有一个飞龙游乐园,一个老板养蛇,脑洞大开,就搞了一个飞龙游乐园,进去之后大玻璃房子,里边都是蛇,三个小姐穿着比基尼和蛇在一起,我当时头发根都乍起来了。后来我就跟那个老板说,这个事不要这么干,这样肯定不行,果然没超过半年关门了。这叫创意吗?这不叫创意,这种东西就是在击穿人的心理底线,也在击穿人的审美底线。
人类社会以加速度发展,全球一体化背景之下,变化日新月异,形成了大生活。
一是技术加速度,人类历史,新石器时代上万年,青铜时代四千年,铁器时代两千年,蒸汽机时代四百年,内燃机时代一百多年,计算机时代六十年,互联网时代三十年,科学技术以加速度发展。未来的科技,鸿沟减弱,平等与个性,系统与组合,机器人的大量应用,解放了人类的脑力与体力。
二是社会加速度,全球一体化,信息网络化,交通立体化,社会扁平化。以后工业化视角,挖掘前工业化资源,利用工业化成果,创造超工业化产品,对应变化中的市场。我们已经习惯人与机器共存的时代,如果离开机器,我们现在无法想象怎么生活。今后则是人与人工智能共存的时代,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怎么估计都不过分。20年以前我们能想到今天吗?10年以前我们能想到今天吗?那时候我们都想不到,同样一个道理,我们现在想未来10年、20年是怎么样?放开了想。超越时代看未来,超越旅游说休闲,超越项目论生活。
中国的假日制度变化,1994年实行双休制,2009年增加假日,形成黄金周,2012年继续增加,形成小长假。现在我们的法定假日在全世界相比,基本上属于中上等的水平,觉得不错了,但是我们看到的未来是大量劳动力释放。人工智能现在进入第三波,已经开始社会化,所以我们的生活里人工智能的痕迹会越来越重,很自然大把的劳动力就会被挤压出来,可是我们新增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的人都不能同步,那怎么办?没有别的招,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但是不能三个人同时在岗位上,所以形成的结果只有一个,对应之策也只能是闲暇时间不断的增加。一是带薪休假全面落实,二是四日工作制乃至四小时工作制都会成为可能。我预计5年之后,带薪休假全面落实,到那个时候国务院会派督导组,就像现在督导环保一样,督导督察各地带薪休假的落实,什么原因?就业压力太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督察环境等于给休闲的发展进行了一次供给侧改革,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越来越想玩,觉得休闲越来越舒服。第二就是四日工作制10年之后有可能实现,那就意味着我们每周都有一个小长假,20年之后很可能每周四日工作,每天工作四个小时,这是什么概念?一周168小时,只有16小时的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的珍惜程度将大大提升,这是工作和生活的革命性变化。我们这代人过去了,在座的年轻人会碰上,你们的孩子将来必然是这样的,在那个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还是革命加拼命的教育吗?要好好培养孩子的休闲技能,让孩子能好玩、玩好,这是根本性的,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真正成长为人。
一是好吃懒做图舒服。骂一个人好吃懒做,是很严重的批评。其实,好吃懒做是人的天性,没有人天生就勤快,只是因为有了社会评价,才变成了毛病,刻苦耐劳才变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是从社会生活来看,好吃懒做恰恰是进步的动力,因为好吃懒做,大家绞尽脑汁研究如何吃得好,如何少干活,天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好吃是农业社会的主要追求,自古民以食为天,先是吃饱,再是吃好。所以孔老夫子两千年以前就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至今仍然是吃货们的指导思想。但是在技术条件局限之下,好吃之徒不能不勤快,扩大食材的范围,丰富食材的做法,所以勤快就演变成为一种道德。懒做是工业化时代的主要追求,三次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解放了人类。机械革命延长了人类的四肢,动力革命增长了人类的力量,交通革命开阔了人类的出行距离,电子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大脑,信息革命扩大了人类的视野。即使在中国,短短三十年之内,重体力劳动基本淘汰,社会生产力以几何级数增长。发明的动力就是人要少做,方便食品大行其道,傻瓜系列层出不穷,好吃加上懒做,成为真正的可能。勤快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社会意义,创造正在形成真正的社会主流。图舒服,是服务业增长的原动力,也是服务品质提升的根本。机械化解决了人类的重体力劳动,机器人将解决人类的重复性劳动。下一步,机器人必然大行其道,甚至进入家庭。创造性劳动和情感性劳动自然成为主流,在这个过渡阶段,是对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最终考验。城乡过渡在中国正艰难进行,老一代与新一代的过渡更加艰难,美国正在进行,中国即将来临。
二是好玩玩好求快活。人类解放出来的体力和时间如何打发呢?这就形成了后工业化社会的主要追求,好玩玩好。休闲生活开始大行其道,精神生活的花样越来越多,多元化多样化成为常态,移动终端成为须臾不可离手的重要工具。美人香草是屈子的譬喻和寄托,其实就是对人生美好的追求,无论是好吃懒做图舒服还是好玩玩好求快活,几千年一以贯之,老百姓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完全不必戴什么大帽子。休闲开拓了新领域。
三是娱乐刺激追极限。闲极生事,人类在不断挑战自我。娱乐至死成为新的社会现象,各种深度体验方式不断产生,VR和AR迅速成为新潮流。极限运动大行其道,翼装飞行等新的极限挑战不断产生。就连玻璃栈道都成为山岳型景区的标配。
再进一步,人工智能的社会化,不断创造新的休闲体验,形成沉浸式融合式的深度感受,也形成美好生活的超越性。现在一系列这样的产品开始产生,在某一个领域,只要有一个产品产生,就会迅速培育出一个产业。比如说现在飞行大行其道,我最近看到一个项目,跳伞,5000块钱一次,另外动力伞、滑翔伞,一直到水上飞机各类项目。我认识几个开飞机的,他们说你要是玩过飞机,什么玩都不在话下。这样的一个过程将来会产生很多疯狂的休闲行为,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将来还会有什么我不知道。而且中国人应该说错过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我们在中古时期有很多探险家,比如像张骞出西域、法显和尚出西域等等,一直到郑和下西洋,但是几百年中我们中国没有探险家,只出了一个徐霞客。可是现在中国人的探险精神大大增强了,比如说有一个航海家叫郭川,我跟他接触过,他是单人单船无动力无补给走五大洋,有压缩干粮,有压缩蔬菜,在海洋中捞点鱼,这一圈就走过来了。我问他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最困难的就是寂寞,200多天一个人在海上漂。但是中国人这方面的形象就起来了,这是我们民族的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民族的未来。但是大众不可能这样,所以大众的沉浸式、融合式的深度感受,也会大行其道。
四是共享休闲成主流。各类共享设施的发展,代表了未来的社会潮流,共享经济的核心就是让闲置资源充分流动。闲置设施、闲置空间、闲置时间、闲置人才、闲置精力,一切都在流动,也都在流动中充分利用,充分增值。从历史上看,休闲是文化之源,游戏是知识之根,形成巨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休闲:文化的起源》,这本书不厚,我看了感到震动,这是一个德国的哲学家在1948年写的,1948年正是德国战后重建的时候,开始恢复时期,陷入比较疯狂的建设时期和发展时期。在那个时候,这个德国的哲学家非常理性的写了这么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工作至上的伦理必然导致专制,看完这句话之后把我震住了,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工作至上,然而它的结果是必然导致专制,仔细想一下有道理,所以可以反过来说这句话,休闲的伦理必然导致自由。
未来四种劳动:创造性劳动,情感性劳动,休闲性劳动,服务性劳动。这四种劳动可以长期持续,因为机器人再怎么样,毕竟替代不了人。我们一开始看到机器人会觉得新鲜,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机器人毕竟是机器人,怎么也替代不了人和人这种直接的交往,所以这四种劳动必然是我们将来的主要劳动方式。七个主要的就业领域,大数据,大智慧,大教育,大健康,大生态,大休闲,大服务。这要求将来休闲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容纳这七个大,才能谋求真正的发展。更普遍的方式可能是在闲中干,在干中闲。一天4小时工作,一周工作4天,能让你闲的发疯,那时候谁还有工作时间,还有工作岗位,大家会非常羡慕,那时候社会潮流一定是这样的潮流。更多的就是这种方式,就是融在一起,很可能在干,也可能在闲。一个国家,尤其是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必须以制造业、以实体经济作为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就有一点,越是科技型的发展,越是未来型的发展,越排挤劳动力。我最近在山东看了一个航空工业园,实际上就是一个铝材加工园区,5平方公里,600亿投资,加工的铝材已经纳入了空客和波音的产业供应链,技术非常先进,这台设备5万吨的挤压机,全世界就我们一台,那个1万5千吨的压力机,全世界3个,都是这样的,600亿的投资,只有2000人就业,其中1200人是专家,专家里800个外国专家,产值很多,利润也不错,也是当地GDP的支柱和财政的支柱,可就是一条,容纳不了几个就业。我们的实体经济,一定会往这方向发展,要不然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美国人有一句话,一个人的休闲,就是另一个人的就业,美国不像我们这么重视GDP,它大体上有个统计概念,就是休闲产业在美国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25%。所以,普遍有闲的社会,全面休闲的生活,这是我们将来的新新常态。这样的一个新常态,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追求的,但是我们现在不能,现在还得奋斗,我们这两天开会,大家紧紧张张在讨论一堆闲话,上千忙人集中在一起,在讨论闲事,要说起来,这是一种悖论,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状况。我希望我们将来真可以这么从从容容开一个漫谈时光、潇洒时光、享受时光、慵懒时光的会。这样的会我开过,有一次讨论一个给国务院的报告,六个部门开座谈会,我建议到北戴河去开,在北戴河的沙滩上,凉棚之下,一人一张躺椅,一堆小吃,扎啤,所有人都愣了,这是6个部门开会,我来组织这个会,我说咱们这个会就这么开,最后文件顺利通过,在休闲中的这种创新,包括这种和谐的关系、和谐的气氛,确实好,所以我希望我们将来所有的创造都在休闲中。休闲最终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着我国国民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休闲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的要素,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新生活方式。这就使得休闲的市场需求始终会处于不断膨胀的过程中,休闲业就必然是一个不断创造增量的过程,这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会产生一系列新的作用。
消费发展的综合。从一般的消费发展阶段看,在求温饱的时期,主要解决“吃、穿、用”的问题,这个阶段就是我们求温饱的时期,早就过去了。在进入小康时期之后,形成新的概念,“住、行、游”,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处于升级中的阶段。住是房地产市场的培育,行是交通体系的培育和汽车产业的完善,把游字加上去,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定位,意味着旅游成为小康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一。我们很多官员的观念真是不如老百姓,1995年的时候,22年以前,成都郊区的农民描述什么叫小康生活,“吃有肉、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这话说的很有见解。跟着我到重庆,重庆市民也有几句话描述小康,“吃吃麻辣烫。打打小麻将,看看歪录像”,重庆市民的境界就比成都的农民要差一个层次。到中等发达时期,就是更多的精神消费追求,是“文、体、美”的概念,这是休闲消费普遍化的时期,就是习总书记十九大讲的这几个发展阶段。到发达时期,就是“多、新、奇”的个性化消费时代。
一是时间消费。我们现在的困惑就在这里,时间消费我们有供给制度,中国的假日制度变化。但是我的时间谁做主?实际上严格的说,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时间消费大家还没有准确的判断,黄金周是法定假日调整,带薪休假是国民福利制度。我谈了几年,认为应该取消黄金周,因为有黄金周,给很多人造成了一个口实,说我们带薪休假已经落实了。如果说黄金周取消,然后严格督导带薪休假的落实,我们的生活品质就会好一点。而且现在造成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合理,如果不把波峰波谷熨平,海量的假日需求就无法满足。当年在国家旅游局,一开始讨论黄金周的时候,一个领导提出来八个字,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后来我说有不同意见,黄金周期间安全第一、秩序第二,休谈质量,这时候谈质量绝无可能,更不要谈效益,黄金周的旅游消费,无非就是把平时应该花的钱集中到一起,这叫效益吗?不叫效益,我们算过黄金周的成本吗?没有算过,但是领导都不同意,认为还要说这八个字,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看到黄金周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金钱消费。钱要花在点上,花到地方。大众消费基础,中产消费主体,年轻人消费主导。三是品质消费,便利,个性,精致,性价比。四是文化消费,时尚,传统,融合性追求。休闲消费就是这四个方面,现在正在向品质和文化消费这个角度提升,这是全面的感受。
从体验的角度来说,休闲行为分成六类:一是眼界型、大众观光;二是家常型、民俗休闲;三是享受型、各类度假,所以度假的一个基础要求就是能不能有享受,没有享受少谈度假;四是撒欢型、主题乐园;五是撒野型、户外运动;六是自虐型、特种旅游。前两类现在已经大众化、普遍化了,第三类现在正在迅猛前进,第四类也是如此,第五类现在已经变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追求,第六类永远是少数人。比如攀登珠穆朗玛峰,我见了一个登珠峰的老板,问他成就感强吗?他说从登珠峰的第一步开始我就后悔了,但是怎么也得咬牙登下来,他登了三次珠峰,第一次走到8700米,向导说你不能再走了,要再走可能就下不来了,到了大本营哇哇大哭;第二次从南坡登上去;第三次终于从北坡登上去。但是有一点,登完了世界几大峰,眼前没有任何困难的事情,实际上是挑战自我,这是属于自虐型的。而且这种极限,不是只要有体能、有技能、有意志就可以,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有钱,一套装备120万,后勤保障再雇向导也是120万。但是综合起来这是一个全面的感受,所以每一类都有每一类的要求,把这个要点抓住,我们的事情就好做了。
现在的问题是需求膨胀,全面渗透,迭代不断,但是细化不足,难以适应。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死磕才能创新,我们现在最大的差距在这里。第三就是各类产品相互替代,各类产品,难以定型。你觉得这个东西刚刚做好,其他的产品来了,或者新的东西又出来了,又得调整,现在严格的说我们真正定型的产品并不多,像迪士尼这样50、60年也在不断变化,但是总体而言基本定型了,我们这样的东西现在还少。第四就是高端消费产生,但是中国的高端消费迅速转变成炫耀性的消费。总体来看,我们叫成长中但不成熟的休闲消费,四个缺乏:
一是缺乏时间积累,很多东西没有时间积累是出不来的,中国人在休闲消费里最有时间积累的也是最发达的就是打麻将,到了江苏,江苏人不打麻将,江苏掼蛋,叫做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还专门搞了一个掼蛋博物馆,可是世界麻将大赛中国人的麻将反倒拿不到冠军,为什么?缺乏科学性,我们都是经验型积累。二是缺乏世代积淀,西方一句话,三代才能出贵族,我们中国有一句相似的话,叫三辈子做官学会吃和穿,这是需要世代积淀的,我们有这个积淀过程吗?好不容易有一点财富积累,一场仗打起来毁掉了,好不容易有一点东西,闹革命统统推倒。我们第一代革命者基本都是老红军老八路,让他讲文化怎么可能?让他讲休闲更不可能。第二代是建设者,完全没有休闲的概念。到第三代多少有点休闲概念了,但是没有休闲技能。只有到了第四代又有休闲技能,又有休闲的文化,又有休闲的意识,这才可以。三是缺乏技能积累,所以我们专门做了一个休闲教育导引的国家标准,就是希望能够纳入到孩子的教育,如果每个孩子从小都有休闲技能,将来生活品质就会好。四是缺乏休闲文化,历史上我们休闲文化比较发达,但是近代基本都毁掉了,所以我们需要从头积累休闲文化,从头培养休闲氛围,这样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
在休闲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追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形成品牌,因为文化的追求可以说是休闲发展的本质,也是一种永恒的追求。可以归纳为四句话:文化是休闲之基、特色是休闲之魂、环境是休闲之根、质量是休闲之本。文化是休闲之基,也是休闲的本质。文化的表现是特色,所以特色是休闲之魂,没有特色的东西很难长久立下来。
一是城市休闲空间严重不足,疯狂的城市化挤占了一切,很多城市都发生了一个现象,跳广场舞的老大妈和当地的居民干仗,什么原因?两边都没有错,错在哪?错在城市没有休闲空间,所以得增加城市休闲空间,满足日常休闲需求,这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现在看一个城市不看别的,就看休闲空间足不足,很遗憾,我们能有比较充分的休闲空间的地方不多。短缺必然升值,增加城市休闲空间,满足日常休闲需求,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度假产品结构性短缺,高端度假需求严重外溢。东南亚已经成为国人的主要度假地,并迅速扑向世界。我前年到大溪地,去的时候还没有直达航班,3个航班24小时才到,我以为那个地方应该是世外桃源,见不到中国人,结果一到了酒店门口,一个中国人就出来了,餐厅中国菜单都有了,仔细看一下,1/3中国人,那么远天远地的地方,价格那么贵,都有这么多中国人,中国人消费能力越来越高。
三是滨海度假资源不足,水平低,价格高。全世界度假主体都是滨海度假,中国虽然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但是中国的海岸真正能形成一流度假地的没有,只有三亚那么一个,剩下都不行,能够成为国人度假的地方,不超过10处。但中国人不能都跑国外度假去,所以很自然,山地度假、湖泊度假、乡村度假就形成主流。度假格局基本形成,度假产品体系尚待完善。缺乏国际竞争力,资源不足,产品不高,价格不低,需求外溢。国内同质化严重,多数是大众产品,对应周边市场。
四是自然环境不足,雾霾严重,市场条件好,自然环境差。户外产品不足,难以适应市场。技术的进步必将缩小生产所需要的物理空间,污染的治理将增加我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休闲空间,发展度假空间,中国人的休闲度假需求主要还是靠我们自己解决。我们可以把全世界当成我们的度假地,但是说到底我们这个产业支撑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现在我发明了一个词,叫城市难民,雾霾产生了气候难民,交通拥堵产生了交通难民,所以越是大城市越不幸福。去年12月,北京有一次长达10天左右的雾霾,非常严重,很多妈妈带着孩子都出去了,跑到承德、张家口,看着北京的雾霾散了再回来,我当时就说,休闲地能不能成为城市新难民的逃难之地、避免之所?他们那种行为就是难民行为,只不过是阶段性的难民行为而已。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我们现在很严重的一个问题。
新的发展需求,一是全球消费,中国对于世界的购买力;二是全值消费,追求价值的旅游者,旅游者的价值;三是全程消费,消费链,服务链,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四是全域消费,点、线、面、域、境;五是全家消费,合家出行,一人代表一家的购买力;六是全年消费,不拘时间,只要够酷。
这几年市场主体持续发力,形成现实的蓬勃生长。政府主导形成热点,投资跟进形成热流,市场呼应形成热潮。为什么大家都看好旅游,都要在旅游的领域投资?旅游是一个巨大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投哪个行业?投什么方向?投什么项目?但是,一个蓬勃成长的行业,见不到多少健康的企业,这个行业、这个产业能叫健康吗?包括原来传统的淡季、平季、旺季,冷点、热点、温点都在转化之中,现在一说淡季不淡,平季转旺,旺季跟旺,冷点不冷,温点转热,热点更热。所有人都有点脑子发热,从政府到投资商,包括消费者。在不能说信息不对称,这个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是我们这种集中性的休假制度,造成消费者无可奈何,所以为什么呼吁取消黄金周,品质太低了,太影响我们的生活了。但是没有办法,而且由于我们的休闲度假产品不足,所以大家习惯还是要跑到景区去,如果有一批一流的休闲度假产品,为什么还要去景区?那是观光者在做的事情。
从新兴的角度来说,不同的休闲风格和方式,欧洲人喜欢静,讲究文化休闲;美国人好动,讲究户外运动,;日本人追求世界遗产,形成攀比性的观光传统;中国人将集大成,什么都玩,什么方式都有。从供给角度看,有一个很独特的中国现象,一个成功的项目,突出了一个人物,形成了一种模式,开创了一片发展。一类是项目模式:比如说山岳旅游之黎志,古镇旅游之陈向宏,湘西旅游之叶文智,旅游演艺之黄巧灵,灵山文化之吴国平,等等。再一类是集团模式:首旅集团之段强,华侨城之任克雷,开元集团之陈妙林,等等。这个现象有共同点,一是创造模式,二是坚守多年,三是个人痕迹突出。实际上还有一点,耐的住寂寞,陈向宏做乌镇,做了六年时间,这六年领导专家都不让进入现场,就是一个理由,现场不安全,坚守了六年做了一个精品,没有这种精神怎么可能?包括首旅集团、华侨城,都是国有企业,可是这样的集团化的发展有很强的个人痕迹,段强在首旅集团19年了,任克雷在华侨城也将近20年。这种现象,我相信会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是需要有代表作的,没有代表作,你在这个行业是立不起来的,创造代表作,现在的条件比当年的条件好不知道多少倍。
一是结构优化。结构问题是经济发展始终存在的问题,国民经济如此,各行各业如此,旅游行业更是如此。我们老是说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旅游的供给总量跟不上需求,错,错在结构,现在有些供给已经过剩,有些供给基本平衡,有些产品供不应求。所以在结构问题上如果不下工夫,将来的发展仍然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三去一补一降,在旅游领域的表现,一是市场结构,二是产业结构,三是区域结构。平衡而充分的要求,平衡就是结构。这是中国旅游发展现在最大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被我们表面的市场繁荣掩盖住了。
二是消费细化。消费是增长的动能,细化是消费的追求,个性是消费的变化。从马斯落五层次论到郑也夫三点论,舒适,牛逼,刺激。休闲需求不断变化,休闲产品花样百出,大水漫灌式的投资方式过去,漫天撒网的市场方式也已经过去,精耕细作是方向。
三是企业强化。企业是行业的根基,这是最大的短板。消费细化是需求的前景,也是发展的新动能,这也是我们的短板,结构优化是根本性的问题。经营分散,力量薄弱,效益差,是中国旅游企业多年以来的痼疾。小不是问题,服务性企业应当服务居民,传统企业中,一部分大而不强,多数勉强维持。新型旅游企业后来居上,有些形成了巨无霸。跨界企业成为新现象,也预示着新趋势。
结构优化、消费细化和企业强化,这三个问题才是真正中国旅游发展的短板,缺少健康的企业,难说中国旅游发展健康。说我们的质量现在有点问题,市场秩序不好,这都不是问题,或者说是阶段性问题。现在威胁国家最大的是金融秩序、安全生产,都不要说交通秩序了,旅游怎么动不动秩序就不好了呢?各行各业比较,旅游的秩序是好的。如果说我们质量不好,比起3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我们的旅游质量上了一个又一个大台阶,所以跟历史上相比,我们现在的质量是最好的,和国际上相比,我们质量中等偏上,也不能说差。日本的质量、瑞士的质量我们现在比不了,剩下那些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包括俄罗斯的质量,我们的质量都比他们好,怎么动不动就旅游质量不好呢?我们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但是根本的是我说的这三类问题。
在休闲领域,这三个问题还没有完全凸显,但是正在形成,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有相应的认识,我们这个事情至少可以少走一些弯路。15年以前,我还动员投资商,旅游很好,你们为什么不投?他们说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旅游这潭水太深,我们进不去;第二个原因,关系太复杂,我们看不懂;第三个原因,有这么多短平快的事可以做,为什么要投旅游?现在不同了。那个时候碰到一个4、5亿的投资项目我会很高兴,旅游总算有大项目了,现在我天天接触投资商,一个标准的语言模式是要了10平方公里,初步考虑投资30亿,如果不行的话再追加20亿。实际上误区很多,第一是10平方公里,一个所谓的成片区域的经营权拿到手了,就是多少平方公里,问题是建设用地能有多少?能有1000亩地已经很好了,那拿1000亩说话,别动不动几十平方公里,需要30、50亿那么高的投资吗?要是忽悠政府可以,要是不忽悠政府,能忽悠谁?忽悠自己吗?尤其是最近我碰到几个大项目,我看不懂。因为如果用一般的逻辑解释不了,用商业逻辑来解释一个项目,这是最正常的,第二就是用政府逻辑来解释一个项目,这也能说得过去,如果这两个逻辑都说不通,一定有背后的逻辑。比如多年以前我看到一个台湾人投资的项目,我说这个项目看不懂,后来一分析明白了,台湾黑社会洗钱的项目,如果面上的逻辑看不懂,背后的逻辑也看不懂,那只有一个结论,疯狂的逻辑。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把精力更多的放到产业素质和企业发展方面,培育健康的成长环境,引导健康的市场竞争,形成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相结合的产业格局。比如民宿就是这个概念,我高度认同,可是在短短两年之内,全国的民宿发展到4万多家,我们就算一家10间客房,4万家就是40万间客房,中国的酒店行业40年时间到现在,160万间客房,在两年之内1/4的市场起来了,只能感叹现在国力太强了。
人人都有休闲的权利,人人都应该享受休闲的生活,这是根本的观念,所以要超越,就要达到这种满意。全民休闲就是完全满足个性化,想玩这个就玩这个,想玩那个就玩那个,不需要规范,不需要政策和文件,玩还需要这些东西吗?但是需要指导。休闲是旅游的蓝海,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家园,在追求家园。当代社会,工业化发展,城市化膨胀,只能有家不可能有园。休闲就在构造新园,空间分离,质量提高,公共园林,休闲生活。大园弥补小家,质量弥补距离,这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路径。有一次我见到一个市长,这个市长直截了当的说,抓旅游我赞同,100%的抓,为什么?因为旅游是外来的消费,可是抓休闲我不抓,因为这是市场内生的需求,这对我们的GDP没有帮助,这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
实际上说到底,我们真正的休闲要超越经济目标,超越平庸的日常生活,超越紧张的工作状态,超越所谓的成功追求。最根本的是超越城市,创建和经营未来城市,一切为了人的需求,引领发展潮流。山水画,田园诗,民俗风,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山水城市、田园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文化城市、创造城市、数字城市、休闲城市、情感城市、邻里城市、立体城市、幸福城市。一是新观念:工作为了生活,生活重在休闲,休闲提升质量,所以需要大生活、大休闲、大产业。二是新定位:休闲改变人类生活,休闲提高生活质量,休闲促进和谐发展。三是新功能。满足休闲需求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是市民生活质量的必要组成部分。城市休闲以人为本,休闲引人,休闲动人,休闲怡人,休闲养人。休闲创造快乐,休闲创造就业,休闲创造价值。休闲,让城市更美好。
第一,度假发展。资源不足,逐步调整;产品不足,需求外溢。
第二,温泉发展。资源较多,发展迅猛。全国现在勘明的大概有5000多处温泉,已经形成了3000多处温泉产品,基本上每个县都有,所以这不能叫短缺资源。周边市场,大众产品,同质化强,竞争激烈,消费喜新厌旧,逐大弃小。所以刚开业温泉度假村火爆一阵,半年之后没戏了,需要研究可持续发展。
第三,营地发展。势头猛,扩张快,政策重视,模式探索。
第四,户外运动,山地运动,水上运动,低空运动,将大行其道。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几千年农耕社会,几乎没有户外运动的传统,这和游牧民族完全不同,第二多年的独生子女制度,家里就一个孩子,怎么能让户外运动?现在学校组织春游、秋游都不敢组织,万一出事怎么办?但是现在二胎放开了,实际上生育应该完全放开,岂止二胎?我们多年的计划生育制度,培育了一个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从政府一直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在里边都有既得利益,但是现在这种计划生育已经严重了影响了我们民族的长远发展,包括影响我们户外运动的发展。
第五,九古挖掘。古城古镇古村庄,古道古关古街区,古渡古树古庄园。明天我们在松阳要开一次九古论坛,是我们的第三次会,第一次会叫三古论坛,第二次会叫六古论坛,这次叫九古论坛,第四次叫全古论坛。这一块资源稀缺,所以我们要珍视。
第六,主题酒店,精品酒店,高端民宿。
第七,文化休闲,城市度假。比如我在北京东城、西城都谈过,你们有这么好的资源没有做起来。尤其是扬州,我就是在扬州形成的这个概念。
第八,旅游综合体,包括城市型和目的地型。这些年以万达为代表的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比较火,但是到现在为止,城市型的综合体基本没有做成,一个原因就是重资产,而且资产量太大了,财务成本都算不过来,这笔帐到底怎么算?
第九,特色小镇,旅游推进。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联合发文,指出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产业特色小镇,我的结论,将来有800个都得是旅游小镇或者是休闲度假小镇。产业特色小镇,这个话提的本身就不准确、不科学,小镇不是聚集产业的,产业一定要靠城市或者工业园区来聚集,小镇怎么聚集产业?但是消费聚集太重要了,消费聚集就是休闲度假、文化运动等等。
第十,智能旅游,大云平移。现在最新的词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再就是移动互联网,叫大、智、云、物、移,这是最新的。
归纳下来这十个新业态,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我们要真正投资,往这上面研究。四个方面的追求,一是时尚,求酷。二是文化,求古。三是健康,求养。四是效率,求便利。构成各类新兴领域,形成新的发展。
第一是休闲方式多元化,选项越来越丰富。一是电视方式,也是消磨时间的主体方式,虚假取代了真实,极端进入了日常。二是网络娱乐方式,作为娱乐工具和休闲方式的互联网,竞赛,欣赏,交际,微信成为主体。三是室内娱乐方式,益智,运动,社群。四是城市休闲方式,享受,观赏,消遣。五是户外运动方式,锻炼,体验,互动。六是异地休闲方式,观光体验,度假享受,复合感受。
第二是空间范围的扩大,这也是中国最大的短板。城市几无插针之地,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而城市的休闲空间,成为判断一个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现在的城市生活,第一空间是家庭场所,蜗居;第二空间是工作场所,拥挤;第三空间是休闲场所,短缺;第四空间是第二居所,少数;第五空间是网络天地,无限。所以产生了各类社会现象,大把的人有点闲空,就延伸到滨海、乡村和山地,这几乎成为一种刚性需求。
第三是水平,既包括设备设施的水平,也包括服务的水平。现在,交通条件已经全面改善,不成为制约因素,水平的要求则大大提高。精细化、生活化、特色化成为普遍追求,观光可以急匆匆过去,但是在一个地方发呆,什么细节都在眼中。
第四是内容,对应日常工作的繁忙,希望有机会发呆发傻,对内容的追求自然上升,丰富性,多元化,内容为王的时代来临。
在休闲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间并没有消失,固化在空间之中。空间展示了时间的变动,体现在城市的方方面面。时空变幻,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继起的,在理念上是传承的,在文化上是提升的。而个人的休闲生活,希望是诗意起点,散文布局,小说过程,戏剧结果。如果心中有诗意,何处无诗歌?如果胸中有远方,哪里不是远方?心境即欣境。得闲空,有闲心,用闲钱,做闲事,养闲趣,育闲情,闲里滋味深;携美人,赏美景,处美境,得美文,品美食,闻美乐,美中日月长。所以我们要达到五看、五可、五个度、五个力。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回头看。五可: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五个度:差异度,文化度,舒适度,方便度,幸福度。五个力:视觉震撼力,历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润力,快乐激荡力。这四个五要达到了,我们这个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就达到了最高水平。
观光产品是一种目标性的产品,天然异质化。但休闲有很大程度的同质化,构造了一种过程性的产品。到一个地方休闲,追求的不是这个地方有多少异质,多少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很舒服。但是越如此,越要求创新。强化异质,就需要创新;扬长避短,也要强化创新。任何事情都有长有短,不可能一个事情只有长没有短,这就意味着在休闲产品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
首先,从市场上,要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休闲产品和观光产品最大的区别从急到缓,观光是急匆匆的,休闲产品一定是缓,二是从走到停,观光是一个走的过程,休闲一定是一个停留的过程。三是从被动到主动,观光性产品主要是看,现在是主动的体验、参与休闲性的产品。消费者的行为变化就要求生产者、供应者随之变化。稀奇古怪创名气,倒行逆施谋思路,吹毛求疵抠细节。比如去一个景区,走马观花,可是要在这个地方发呆、发傻,一个小时过去了,什么细节都在我眼里,什么毛病都逃不过去,这样需要生活品质化,休闲艺术化。
第二,思路创新。一是社会理念变化,我们原来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现在的理念,工作是为了休闲,这一定意义上也是生活的目标,就是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二是开发观念的变化,从生产者主导到消费者主导。从观光产品来说主要是依托资源,有什么样的资源做什么样的产品,休闲产品不同,从生产者主导到消费者主导。三是从粗放型到精细化。所以观念的创新意味着一系列都要跟着走,同质化产品,要形成异质化,树立主题,多元化发展。
第三,空间模式创新。观光产品一般都有围墙,小地方有小围墙,大地方有大围墙,而休闲产品一定是开放式的。包括各类城市的休闲产品都是这样,所以是从围墙式到开放式。另一方面是从单一到复合,休闲产品上午仍然可以观光,下午从容,晚间达到高峰,这也是空间模式的创新,从单一到多功能。内容决定功能,功能决定结构,结构决定外观。
第四,时间模式的创新,从有限的时间利用基本上可以达到全天的时间利用。
第五,城市中央休闲区。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中央休闲区,会觉得这个城市没有味道。现在很多地方还在追求能不能搞印象系列,应该适可而止,一个印象节目解决的无非就是几千人的夜生活问题,但一个城市中央区可以解决几万人,这也涉及到时间的充分利用。延长全年经营时间,塑造新形象:五彩缤纷玩。延长客人停留时间:深化产品,丰富内容:观光农业、娱乐林业、寻访文化业。形成产品:春花,百花深处山谷香;夏树,清清溪水绿意长,秋叶,五色斑斓山川美;冬玩,温泉民俗乐陶陶。形成四时产品:清晨练,上午游,下午养,晚上乐。
第六,渠道创新,从休闲的角度来说,渠道性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的全面整合,二是团队与散客综合运作。
最后是综合性的创新。不能强调休闲度假就排斥观光,观光是永恒的,而且是主体。因为消费者一代一代成长,新的消费者第一个追求一定是观光,对于成熟的消费者来说观光不重要了,休闲度假就很重要。所以这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综合性的创新关系。简单说,就是观光出人气,度假出财气,特色出名气,休闲出品位,文化出品牌。
2017首届中国休闲度假大会,顺应时势,满足需求,推动发展。形成需求供给的对接平台,发展经验的交流平台,新思想的碰撞平台,全行业的展示平台,大产业的推动平台,丽水市的宣传平台。这是我们一开始构想的几个目标,现在来看有的目标达到了,有的目标还没有达到,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完善。首届不可能完善,众人拾柴火焰高,机会带来机会,条件创造条件,步步高。我们的想法,这个会今年是首届,每年一届要办下去。明年的想法是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中国休闲度假博览会,这才达到需求和供给的对接平台。第二个板块还是围绕峰会,当然峰会可能不是这种方式,可能会把峰会细化,形成若干专题,做哪一行的、对哪个专题感兴趣,专门去听。第三块就是要搞一个当地市民的休闲节,明年的想法是按照这三个板块来做。好玩玩好,这是始终的追求,如果一个事情我们谋划的时候,都不觉得好玩,怎么可能让客人玩好?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兴奋,怎么能让客人兴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自己要会玩,然后我们自己要好玩,最后大家在一起,我们把这个事情玩好。再一次感谢大家,能够这么辛苦地在这坐两天,尤其是很多人是从很远的地方跑过来的,这很不容易。在座的很多人我都很熟悉,有很多都是20、30年的老朋友,我是会议的倡议者、组织者,但是这两天下来,我都觉得要坐下来好好听一听,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虚此行,也希望我们明年再见。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作者魏小安,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