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2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2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2 天前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体验山海间的别样年味 ·  4 天前  
辽宁发布  ·  新春走基层 | 体验山海间的别样年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距离地球130亿光年!天文学家发现最遥远、最古老的耀变体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20-03-25 20:47

正文


腾讯太空讯  天文学家利用亚利桑那州大型双筒望远镜天文台(LBTO)设备,有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一个距地球130亿光年、被命名为PSOJ0309+27的耀变体(Blazar)。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最古老的耀变体。


该研究小组由意大利英苏布里亚大学博士生西尔维娅·贝拉蒂塔领导,研究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NAF)研究员以及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此提供指导。


什么是活动星系核?什么类星体?什么是耀变体?


图注:活动星系核是由黑洞驱动的天体物理现象,根据观测角度的不同,可分为类星体、耀变体和射电星系。


活跃星系核(AGN),是指活跃星系的核心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就对此有了一定认识。


活跃星系中心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SMBHs),能吞噬物质并释放电磁能量,使核心区域光度远超宿主星系,因此,活跃星系核通常也代指整个活跃星系。


1978年,天文学家爱德华·施皮格尔(Edward Speigel)提出类星体概念,这是一种距地球极远、能量极高的活动星系核。而朝地球方向有物质喷流的类星体则被称为耀变体。


天文学家是如何发现这颗耀变体的?


图注:亚利桑那州大型双筒望远镜


据研究报告,该耀变体是由甚大望远镜阵列(VLA)巡天观测数据与泛星计划(Pan-STARRS)首个望远镜PS1数据库交叉匹配选定。然后,研究小组使用斯威夫特天文台和大型双筒望远镜(LBT)进行观测。


天文学家早前就猜测PSO J0309+27距离很远。利用斯威夫特上的X射线望远镜观测表明,该耀变体和其他已知耀变体类似,在X射线波段非常明亮。利用LBT上的MODS光谱仪获得的光学观测数据,证实了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距地球最远的耀变体。


像所有耀变体一样,PSO J0309+27是一个明亮的射电源,有一股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流,也称相对论性喷流,从其中心向外延伸。但这些喷射流只能在狭窄的视线范围内看到,这就使探测变得相当困难。


该耀变体距地球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在大爆炸后不到10亿年,该耀变体就开始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已知最早的未被尘埃遮盖的活跃星系核之一,天文学家得以在整个电磁光谱中对其进行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