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货车司机的最后700公里 ·  6 天前  
新周刊  ·  8000公里外,藏着秋天的全部秘密 ·  6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去“小城”溜达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你和全球顶级时髦精相比,只差一顶帽子?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空气感”妆容的秘诀究竟是啥?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09-17 12:00

正文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 一朵云里
朋友向我展示新学成的“空气感”妆容:底妆选与肤色相近的颜色,结合点、抹、拍等多种混合力度手法充分涂抹均匀;眼影用温柔的浅大地色系;眉笔勾勒出根根分明的野生毛流;低饱和腮红大面积铺开;透明美瞳增加眼眸深邃,睫毛不再用芭比娃娃的C度卷翘,而是采用自然朴素的婴儿直,微微下垂的质感更加真实;最后还要颇有心计地在鼻翼、眼角或唇边点上几点犹如天生的痣点。主打远观非化近看似化的持妆无妆感,让人一见萌生怜爱之意,颇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的零距离好感。
《欢乐颂》剧照
事实上,空气感妆容的受众并非真的愿意素面朝天,打造一款空气感妆容的气力也绝不比浓妆艳抹少,除了化妆产品要遵循自然轻盈的配色和质地标准,在上妆手法上更要求精益求精,避免用力过猛破坏整体若有似无的空气氛围。暗戳戳的过度用力还会同时蔓延到服装与饰品上,漫不经心的搭配实则是极其考究的精挑细选,毫无破绽的空气感看似毫不费力,实则背地里铆足了气力。
日系电影《小森林》形成了最早的一套空气感标准,强烈的逆光破坏原本画面的对比度,巴不得用溢出镜头的水汽与尘埃,为大山深处的独居生活蒙上一层朦胧的美好。人们渴望王维笔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状态,催生了诸多模拟田园生活的案例。镜头前看似天然去雕饰的陈列布景,恰到好处令人神往的视觉空气感,实则是过度美化的人设剧本。专业团队的精雕细刻,充满空气感的生活,模糊掉原本农家生活的朴素粗糙,演变成人们期待的完美模样。
《小森林》剧照
空气感入侵的领域远不止美学视觉,各行各业都在追求若有似无的存在感。最近走红的“会呼吸的空气馒头”,平淡无奇的白面外皮却有着高倍蓬松的组织内里,其制作过程更堪称复杂之典范,不仅要用独创的“放松操”反复揉捏面团,还要长达12〜16小时的低温慢发酵,再辅以精准的温控烘焙,如此小心翼翼的刻意追求,让人对小小的馒头生出敬意,感慨空气感来之不易。
《纽约客》专栏写道,城市中的人们自主选择持续忙碌以遏制背后自发的焦虑,这种越忙碌越焦虑的状态与过度追求松弛的空气感类似,从反面遵循一整套更复杂的规矩标准以示“轻松”。就像人们向往电视剧中无边无际天蓝草绿的阿勒泰,殊不知山谷牧场里的生活极其不便,完美的骑马少年麦西拉更是少之又少,茫茫草莽间只有喜怒无常的天气以及捡不完的牛羊粪,除了坚韧的牧民跟随自然迁徙,没有几个人能忍受大于天地间的孤寂。当然,朋友圈除外。
《我的阿勒泰》剧照





排版:初初 / 核:小风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栏目读者投稿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三联生活周刊》投稿邮箱

个人问题投稿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号投稿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投稿

[email protected]

生活圆桌投稿

[email protected]

头条号“粉丝信箱”

[email protected]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