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导演帮
中国导演第一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Sir电影  ·  春节档结束后,真正吓人的来了 ·  2 天前  
平安鼎  ·  五破10亿,全球第一! ·  4 天前  
南京日报  ·  五破10亿,全球第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导演帮

影视公司、内容平台疯卷AIGC,野心与风险并存

导演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07-18 15:31

正文

从全 AI 流程微短剧《白狐》、央视推出的《中国神话》系列,再到上周抖音联合博纳影业出品制作的 AIGC 科幻短剧集《三星堆 : 未来启示录》,快手推出的国内首部 AIGC 原创奇幻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 ……
自AIGC引发影视行业震荡以来,AIGC在行业里的应用逐渐从空白变得有迹可循起来。

受技术限制,时长短、玄幻题材、动画类型,成为目前“AIGC+影视”的三大标签。

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文娱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图谱2023》,人工智能在影视文娱,以及游戏等行业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核心主线就在于内容生产力的释放与升级方面。

一方面,整体提升文娱产业工业化水平,形成AI赋能全流程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释放内容生产者的效能,专注于创意与情感共鸣等方面的方向。在影视方面,短剧与动画内容生产是AI赋能内容工业化生产先行军。

这两年,当大语言模型从文生文发展到文生视频,AIGC一时间成为被资本追捧的香饽饽。无论是影视公司,还是内容平台,都在加速AIGC赛道,传统影视格局正在被科技重新洗牌。

易观分析《中国文娱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图谱2023》


1

影视公司方面


在“AI+影视”方面,传统影视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早就开始入局,或开设AIGC研究院、或与现有大模型合作甚至开发大模型,在擅长的制作业务上率先融入AIGC,而它们共同的目标之一即是提质增效。


01 华策影视



其中,华策影视先人一步。 据华策影视2023年度财报显示,公司研发人员较上年增长21.21%,研发投入2509.32万元,较上年增长70.84%,增长部分主要用于AI人才引进、设备采购和相关人工智能项目的研发投入。

去年2月,华策宣布全面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共同探索将AIGC技术应用于内容创意、内容制作、内容宣发等影视生产全链路,华策也成为首个接入文心一言的影视公司;4月,耗资8000万元收购上海华剧汇和杭州策博,目的即加速影视与科技融合,探索AIGC技术和场景应用。
6月,华策影视成立AIGC应用研究院,并设立了5亿元的AIGC基金用于支持AIGC应用与发展;到了9月,AIGC应用研究院研发的“影视剧本智能创作系统”在华策内部上线,提供“评估助手”和“编剧助手”的工具,在应用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5月,华策影视凭借自研的大模型“有风”,成为了A股第一家拥有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自研大模型的影视公司。
目前,华策研发的AI模型据称可以达到“3分钟完成一部IP作品的初筛评估,30分钟完成百万字作品内容精确评估”的使用效果。 华策集团北京短剧团队业务负责人刘子凡透露, 华策短期业务已经在创意开发、内容评估、后期制作等领域运用AI技术,预计在9-10月份会推出两部AI创作的微短剧。



02 光线传媒



光线传媒对于AI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动画电影制作方面。 去年3月,光线传媒官宣将小说《去你的岛》改编成动画电影,并放出了首张宣传海报。
据了解,《去你的岛》首张宣传海报由AI生成,在设计师给出的设计理念和关键词下,利用了图片生成AI工具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以及chat-GPT4模型。光线传媒表示除了海报以外,AI 还将深度参与《去你的岛》动画电影的开发和制作。

今年2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光线传媒表示计划用AI参与制作动画微短剧,以中国古典名著作为题材,生产一部可能长达千集的AI动画微短剧,目前正在前期筹备阶段。
7月,光线传媒表示,市面上所有跟影视制作有关的AI技术软件都有所尝试,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都跟AI进行了结合。
同时,光线传媒称目前AI还处在快速迭代阶段,不够完善。“希望未来AI能使工作效率有30%以上的提高,同时使制作成本尤其是动画电影的制作成本能有20%以上的降低。”



03 博纳影业



博纳影业 于去年成立了AIGMS制作中心,作为博纳影业的人工智能影视制作基地,该制作中心以AI内容生成的概念为核心,以人机共创协作模式,打造智能化影剧制作流程。

6月14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博纳影业提问,公司是否进行了技术升级或数字化转型。公司回答表示,看好AI电影方向,已经发布了“大湾区未来影视产业制作基地”建设计划,将深度整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应用。

同时,公司也将进行虚拟摄影棚等新技术的研发,未来将会把AI技术应用在影视剧内容生成、艺人角色养成、电影后期辅助、IP授权合作等方面。
7月8日,博纳影业旗下AIGMS制作中心联合抖音、即梦AIGC创作平台出品的AI生成式连续性叙事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上线。
7月10日,博纳影业出品的《传说》上映,影片运用AI技术还原27岁的成龙,是博纳将AIGC应用于大荧幕的首次尝试,但实际效果不如人意。


04 阿里 影业



根据 阿里影业 发布2023/24半年度业绩,阿里影业全面布局AIGC,加快智能数字科技探索,影视宣发环节的海报及文案内容生产已全面应用AI辅助,实现显著提效。

去年5月,阿里文娱数字人厘里正式亮相,后参演了优酷独播剧《异人之下》,成为国内首个参演真人剧集的数字演员;11月,发布智能宣发数据产品“灯塔AI”, 目前 灯塔专业版已完成四大AI功能布局,包括舆情分析、智能查询、票房预测、AI物料等信息和工具,提升电影宣发效率。今年4月,阿里影业、乐华娱乐投资喔哇宇宙,旨在进一步完善AI及Web3产业链布局。



05 慈文传媒



慈文传媒 表示将持续探索与AI技术结合开发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打造新技术催生下的数字版权、元宇宙、AIGC等数字文化资产产业集群。7月发布了与互影科技联合打造的全国首款AIGC生成的创新型互动影游项目《仙剑纵横宇宙》,也是AI+IP+互动影游的首次尝试。

据慈文传媒2023年年报,慈文传媒在创新业务方面,与互影科技达成合作,结合双方优势,充分利用AIGC技术研发改编经典IP衍生互动剧,推动互动内容赛道发展;投资Rokid AR眼镜,开展线下文旅、多场景交互体验等合作;与智象未来达成合作,利用智象未来AIGC视频技术研发微短剧、互动剧内容、剪辑片花、宣传物料,利用慈文传媒影视素材库进行大模型训练,积极探索AIGC在泛文化领域的应用等等。

但真正投入AIGC研究与应用,目前还面临巨大的技术难度与投资风险。 以博纳制作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为例,博纳从去年开始就进行AIGC的创作研究,但从今年2月进行正式制作开始,历经了5个月的周期,才做出了总长度53分钟、总计13集的内容。
另外, 唐德影视 去年称立项了虚拟人天吾、AI换脸、AIGC+IP业务,但今年4月表示,目前公司仍处于初级应用的布局阶段,不直接拥有相关AIGC技术,相关技术亦未大规模应用于公司的剧集与电影制作等内容创作中,未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2

内容平台方面



01 短视频平台



两大短视频平台率先下场AIGC短剧,也不乏为旗下产品背书的目的。
7月8日,抖音联合博纳影业出品制作的AIGC科幻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将AI技术放在了主要创作者的位置上。
剪映旗下即梦AI官方推文表示,基于豆包大模型技术,在《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具体的制作流程中,涉及到AIGC剧本创作、概念及分镜设计、图像到视频转换、视频编辑和媒体内容增强等十种AIGC技术。这也是传统影视公司与AIGC视频产品首次联合开发的科幻短剧集。

与此同时,7月13日,快手推出国内首部 AIGC 原创奇幻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导演陈坤在采访中表示,文生图的阶段用的是 Midjourney,图生视频的阶段基本都用的是可灵。
仅一个月前,快手发布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继图生视频、视频续写功能发布之后,一个月内,可灵实现三次升级,网页端也于近日上线。


02 长视频平台



长视频平台各有千秋,纷纷布局虚拟制作、数字人、数字资产等AIGC相关应用与发展。

腾讯方面 ,去年3月发布AI智能创作助手“腾讯智影”,提供数字人、文本配音、AI绘画、AI扩图、在线视频剪辑等功能;9月,腾讯全链路自主研发的通用大语言模型腾讯混元大模型上线。今年5月,在腾讯云生成式AI产业应用峰会上,腾讯表示,混元大模型支持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图文生视频、视频生视频等多种视频生成能力,已经支持16s视频生成。
爱奇艺方面 ,去年2月,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共同探索AIGC技术在内容搜索、小说创作等业务领域的深入应用;上半年,内部成立“AIGC内容科技创新中心”,意在持续挖掘AIGC与影视娱乐业务场景的更多结合场景。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爱奇艺这一类长视频平台进一步通往影视工业化发展的助推器

易观分析 《中国文娱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图谱2023》

爱奇艺2023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内容
芒果超媒 在2023年年报中,将正在进行的AI应用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提升推荐转化效果,推出AI多模态检索与创作引擎;二是助力降本增效,AI生产短视频超100万条,大幅降低内容宣发成本;三是提升运营效率,研发 AIGC HUB 应用平台,集成了领域模型、AI 绘画、语音生成等文本、图像、语音模态的AIGC能力;四是创新商业模式,与大模型公司合作推出AI角色对话产品,将 AI拟人大模型与《大宋少年志2》《以爱为营》等热门IP联动,建立 AI 角色聊天场景。

优酷方面 ,剧集《大唐狄公案》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了古代长安城背景,《异人之下》使用了AI数字人演员“厘里”, 据阿里大文娱首席技术官郑勇表示,相较传统虚拟制作,使用数字人厘里,让制作成本降低了80%,效率提升40%。



03 数字阅读平台



数字阅读、图书出版平台也开发出文字创作大模型,在短剧AI翻译出海、加速推动文学改编影视IP孵化等方面向前迈进。

阅文集团 去年6月进行组织架构升级,宣布打造AIGC赋能原创的多模态多品类内容大平台;7月发布了国内网络文学行业首个大模型“阅文妙笔”和基于这一大模型的应用产品“作家助手妙笔版”,旨在依托平台和技术赋能,帮助作家创作。
据悉,AIGC已逐步在阅文多场景落地应用,除了AI翻译一键出海、文生文、文生图、“画师”功能等,阅文将进一步探索AI视频在IP工作流中的应用。

中文在线 去年10月发布了AI辅助创作大模型“中文逍遥”。作为全球首个万字创作大模型,可以根据创作者的创意、点子生成小说故事概要、各章节写作大纲,还具有续写小说、看图写小说、模拟角色对话等多种辅助创作功能。
11月,“中文逍遥”已经用于短剧剧本创作,可以生成剧本或优化剧本等。今年5月,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文逍遥”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目前,“中文逍遥”已向部分作者开放使用。



结语



AIGC能量无穷,但从小试牛刀到大显身手,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去年到今年,大模型的几次升级,让 科技焦虑一时间弥漫在整个行业。 为了不从大浪潮中掉队,影视公司、内容平台迅速被裹挟至AIGC赛道,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这种情况,导致 “AIGC+影视”的 吸睛程度远远大于市场 实际 应用可达到的 度,也不可避免造成行业泡沫。
能够确定的是,AIGC对影视行业更多起着赋能的作用,能够成为 某些项目的宣传噱头 ,更重要的在于,利用 AIGC 也是 企业提升 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在资本市场获取更高认可度最热门的方式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