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监管层持续推进“三降”(出借人人数、业务规模、借款人人数)政策,网贷平台清退动作开始加速。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上海某区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工作文件显示,对于需要引导良性退出的平台,在2019年3月31日前引导其自行制定退出计划,无风险退出。
有参加上海金融办会议的平台人士表示:“未来上海网贷平台的机构数量将减少30%。”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认为:“网贷平台的备案要求非常高,各个地方保留下来的平台数量将非常少,大量的中小平台都面临退出的问题。在退出的时候,首要的是做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实现资金分步兑付。”
引导良性退出
上述工作文件显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平台,引导其良性退出:一是对尚在经营网贷业务且待偿余额较小的平台;二是业务模式与网贷机构信息中介定位不相符,且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整改,但尚未发现涉嫌相关犯罪行为的平台;三是高风险平台,包括负面舆情和信访较多,撮合借款逾期严重(项目逾期金额占比超过10%),资金实力弱、流动性风险突出、持续经营存困难,以及拒绝、怠于配合清理整治的平台;四是未按要求于2018年9月30日之前完成合规自查提交自查材料、未纳入专项整治范围的平台;五是2016年8月24日之后新成立或新从事P2P网贷业务的平台;六是注册在本市但实际经营地在其他省市的平台;七是其他存在突出风险,或无继续经营P2P网贷业务意愿的平台。
对于引导退出的过程,监管层也做了指导。工作文件显示,在引导退出过程中,如相关平台涉及出借人数量不多、可不发布退出公告,尽量以不公开发布退出公告为宜。对已完成清退的企业,督促其尽快注销或变更经营范围,关闭网站、下架APP。对于少数规模较大、涉众较多的机构,督促其严格执行“三降”要求、“七不”要求、“三条红线”要求,加强持续跟踪,确保落实到位。
董希淼表示:“虽然说按规模来清退的标准并不完全科学,但规模的确是衡量平台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小平台的能力和管理效力相对来说比较低。”
“三降”政策持续推进
据记者了解,自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引导互金行业有序发展以来,互金行业正式迎来严格监管。随后原银监会于2017年2月下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8月原银监会再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至此,网贷行业银行存管、备案、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悉数落地,而原定于2017年8月完成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也延迟到2018年6月底前完成,网贷机构备案一再延期。
在监管层层加码的同时,监管政策对互金业务的监管指引也越来越严格,从2017年“双降”要求的降存量规模和降投资人数,逐步升级为“三降”。
至2019年1月下旬,在监管部门内部颁布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监管文件流出,根据该文件,将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基于此,行业形势日益严峻,机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截至当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网贷平台基于监管要求主动清退出局,也有一些平台选择向其他方向转型。
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