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所不能
财新传媒出品。探寻科技、互联网如何改变能源行业和人们的生活,以及催生怎样的全新商业模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不是吧!瓷器也会开花?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3000一罐的贵妇面霜,真好用!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懂中式美学的人,真不简单!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他是DeepSeek关键人才!差点留在美国…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无所不能

最新财新周刊|碳中和如何洗礼中国经济?

无所不能  · 公众号  ·  · 2021-04-27 17:10

正文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16期《财新周刊》经济栏目
撰稿:王力为

在中央明确提出“30·60目标”后,各地的思路各异。“有些沿海地区在考虑2050年实现碳中和,比全国的目标提前十年。但有些地区在考虑充分利用碳达峰前的十年继续上高碳项目。”近年来深耕绿色金融领域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近期在一场论坛上这样总结最近各地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态度。

部分地区对高碳产业依赖的背后,是对碳中和冲击经济增长的担忧。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经济中第二产业占GDP(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近40%,远高于美国的19%、欧盟和印度的29%,这样的产业结构容易增加碳排放。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是全球惟一GDP同比正增长的国家,但由于对煤电项目审批的放松和对投资、工业的依赖,中国也是惟一碳排放增加的国家。

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计划覆盖的八大重点排放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88%,“碳中和会杀死中国部分产业”代表了部分人士的顾虑。

2021年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再度呼吁,要防止碳达峰变成“攀高峰”。对一些地方仍将2030年前视作上高碳项目窗口期的做法,他曾在私下场合提醒,碳中和绝不是“踮踮脚尖”就能实现的。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发布的报告称,到“十四五”末期,国内煤炭年产量将控制在41亿吨。截至2020年末,中国煤炭产量为39亿吨。“到2025年末还打算再增加1亿多吨。”这在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看来“不太令人鼓舞”,会使后面的削减任务非常艰巨。

在2021年4月22日举行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美国拜登政府宣布未来十年内减排逾一半的总量目标。峰会前夕,英国政府进一步提升了其总量减排目标。欧洲议会于4月20日深夜对新的《欧洲气候法》达成共识,赋予欧委会2020年提出的2030年减排55%的目标以法律强制性。目前中国的减排目标仍停留于强度目标层面,背后是总量、结构以及公平问题的相互掣肘。
……


宏观冲击几何

……



产业结构何往

……



地区公平何解

……



制度如何配套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