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和延长寿命,实质上是大健康领域中最基本的诉求,这是最朴素的需求。我们追求大健康不就是为了过得更好、更长久吗?在这方面存在两种驱动因素,一是我们刚刚提到的科技驱动,另一种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科技驱动因素。
普通人和成功人士之间最大的区别或平等之处在于,我们的基因都是一场掷色子的游戏,有些人天生就拥有长寿基因,而成功人士可能在智商、情商、自我控制、自律、创造性等方面的基因优于普通人。然而,普通人在寿命方面也可能拥有长寿基因,或者可能携带一些治病、致癌或慢性病的基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进行一场掷色子的游戏。
如果在40岁之前或者还很年轻的话,我认为应该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来提升健康,特别是运动,当然还包括心理健康,比如冥想,再加上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能让你在身心上处于一个健康状态。同时,在外表方面,你应该特别注意防晒。我认为,其实已经有90%的人做到了这一点,今天讨论这些可能已经是一种奢侈,因为很多人每天都非常疲劳,加班导致睡眠不足,同时承受着许多压力,工作压力、催婚压力等,能够做到这些已经非常不错了。此外,饮食健康和运动,你可以非常规律地进行,在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可以做到非常极致。
在某个年龄之后,我相信你可以开始关注一些科技方面的进展。有一些方法虽然尚未大规模普及,但目前看来是比较有益的。不仅仅是二甲双胍,还有一些消费级基因检测,查看自己是否携带癌症易感基因,同时可能每年进行更全面的体检,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做的。还包括微生物菌群方面,如肠道菌群的平衡,对健康也是有益的。
当然,这些都需要花钱,但更重要的是要获取更多这样的信息,按照我们之前提到的评估证据的方式来判断是否是一个在研究上比较充分的方向,或者是一个大家普遍认为有益的方向,然后再评估这些不同的产品。例如,大家提到的益生菌,但益生菌要通过胃肠环境进入肠道,这本身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它可能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摄入,而且摄入量不足或无法穿过消化道,就很可能是无效的。通过这种评估,你可以避免购买一些标榜功效却实际效果不佳的产品。我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学习和思考的一个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