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打造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外交学公益平台,推送精品与碎念。构建学术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投稿荐稿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DeepSeek 影响几何(三)|国君热点研究 ·  昨天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元宵节|华灯如昼,福满元夕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降费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AI最强黑马!6个交易日涨超260%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公主请发财”……黄金手机贴火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 学界资讯】“超越地缘政治 走向地缘文明-国际关系演进的新范式探究”讲座成功举办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5-17 19:05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可订阅学习

“超越地缘政治 走向地缘文明——国际关系演进的新范式探究”讲座成功举办


4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系列讲座”第二期在明德国际楼406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次讲座主讲人为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苏浩教授,讲座主题为“超越地缘政治 走向地缘文明——国际关系演进的新范式探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嵇先白老师主持讲座。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参与研讨。



苏浩老师首先对传统的地缘政治学的概念进行了介绍。他认为西方的地缘政治学的学理逻辑根植于生物学逻辑之上。动物的大小决定了其对生存空间大小的需求,由国家构成的国际社会离不开地理环境的支撑,国际关系的发展常常受到地理条件的直接影响。因此,“从地理角度研究国际关系”成为现代西方地缘政治的核心议题。在过去一百多年中,西方就提出了“地缘政治”(Geopolitics)的概念,并将其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



地缘政治学在西方国际关系中强调地理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关键作用,并由此塑造了国家地缘战略的逻辑。这一理论与西方现实主义的权力追求和地理扩张密不可分,甚至曾成为二战前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行为的理论依据。战后,国际社会曾将地缘政治与法西斯主义的扩张理念联系起来,对该理论进行了抨击。然而,在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与对抗再次彰显了地缘政治学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国际政治研究的核心领域。地缘政治学的核心理论包括陆地权和海权之间的对立,以及通过控制边缘地带来遏制大陆心脏地区的扩张。地缘政治学认为,国家间的竞争和对抗源于对生存空间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最终导致了矛盾、冲突,甚至战争的爆发。
苏浩老师认为,地缘政治学过于注重国家间权力竞争,忽略了地缘与人类文明的关联,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主张拓展视野,将地缘与人类文明相联系,建立全新的认知和分析维度,以更全面地理解国际关系。从新的视角构建人地关系的新学理逻辑,认为地球与宇宙的基本逻辑决定了人地关系的本质,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逻辑为人们提供了从人本的角度来看待国际关系的思路。地缘文明体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区域间协调的人类社会,涵盖国家间整合、区域文明的互鉴、超越冲突的协调以及世界文明的平衡分布,最终实现文明政治。
在新时代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各主要区域将产生地缘重心国,如金砖五国和二十国集团,这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综合实力较强,能够在区域内发挥主导作用。新型大国的崛起使重心国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常态化的大国相互协调机制。亚欧会议机制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互动。



在地缘文明框架下,国际关系呈现出的大趋势需要国际社会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国外交应制定战略性定位,引导其外交行为。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各大陆区域之间的联动与合作将构建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及其互联互通实践将在地缘文明基础上建构一种立体而平衡的全球人类社会新结构。中国在现有国际关系中扮演着改革性的角色,未来应秉持战略定力,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苏浩老师的发言激发了与会者们的深度思考和热烈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小编: Jl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