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化工新材料
专注化工新材料、服务化工新材料!本号由ACMI国化新材料研究院管理维护,ACMI专业提供化工新材料媒体推介、咨询规划、标准编制、会展培训和定制开发等第三方服务,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化工新材料

巴斯夫,“断腕”涂料业务!?

化工新材料  · 公众号  ·  · 2025-02-15 00: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巴斯夫新任CEO凯礼博士 在一次全球电话会议上宣布,该集团将考虑其涂料业务的战略选择可能包括 成立合资企业 更换所有者 。据悉 ,此次电话会议的录音已提供给路透社。


何以被视为“弃子”

一、涂料业务剥离背后的替代革命

斯夫的涂料业务涵盖了多个细分领域,其中一个关键方向是 汽车涂料 ,包括汽车原厂漆涂 料、汽车修补漆、装饰漆等。2023年,该公司的汽车涂料的营收占其整个涂料业务的65%左右。

目前,汽车涂料领域的材料替代趋势主要体现在水性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国产涂料替代进口涂料 、高性能材料 的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对涂料需求的影响。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涂料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促进了市场的 多元化 竞争加剧

就以涂料供应商格局来看, 全球涂料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国内早期靠与海外企业合作形式引入汽车涂料技术,但一直都没有完全自主的技术。国内原厂漆技术是沈阳油漆厂从日本关西涂料、长春油漆厂从奥地利思图拉克和贺柏兹、北京红狮涂料从阿克苏诺贝尔、上海造漆厂和武汉双虎涂料从巴斯夫等引入技术开始发展。 汽车涂料市场几乎被海外涂料企业占据,且均为大型海外涂料企业。

不过, 从过去10年来的格局演变可以看出,韩国KCC、中日合资企业湘江关西等企业突出重围。同时, 随着新能源车产业崛起,全球汽车工业生产重心从海外逐步转移至国内,而与OEM厂绑定较深的厂家更容易通过区位优势打入供应链; 近年来新能源车车型层出不穷,并且持续改款迭代,逐渐消费电子化,因此对上游材料的定制化及持续迭代的要求更高,对于涂料而言,需要上游供应商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及研发能力,因此国内专精特新的小企业更容易进入。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许多汽车制造商和大型高端设备制造公司向用户作出承诺,确保车身、设备 及相关配件可使用10年以上,并对涂料本身的耐腐蚀、高光泽、耐老化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市场上与汽车和高端设备行业相关的涂料主要由 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等单组分体系或双组分聚氨酯体系 加有机颜料、添加剂和溶剂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聚酯树脂漆膜附着力小、稳定性差;丙烯酸树脂硬度低、附着力弱、耐溶剂性和耐磨性较差;氨基树脂VOC含量高、固化时间长;聚氨酯涂料受限于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施工工艺;环氧树脂涂料的VOC含量低,且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和很强的附着力。

二、巴斯夫战略重构

2023年9月,凯礼博士上任后发布全新企业战略,重新梳理了该企业的业务架构。巴斯夫的主要业务从薄睦乐时期的六大主营板块——材料、化学品、表面处理技术、工业解决方案、农业解决方案、营养与护理重新划分为主 “核心” “自主” 两类业务。 包括涂料在内的表面处理技术 、农业解决方案等成为考虑分拆的 自主业务。

巴斯夫的涂料业务作为其自主业务之一,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并曾创造过丰厚的收益和分红贡献。

2023年,巴斯夫凭借接近44亿欧元的业务营收 全球涂料供应商市占 率的排名中 从2022年的全球第七上升到全球第五。然而,从这一业务所属部门——表面处理技术业务的EBITDA来看,包括涂料在内的整个部门近年来却一直处于持续下滑状态 ,而 EBITDA是衡量股东回报最主要 的标准

回到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 核心投资 来看,目前巴斯夫主要投资项目的全球布局分布为: 化工 (中国南京/湛江、比利时安特卫普、德国路德维希港、马来西亚关丹)、 材料 (中国湛江、法国、美国盖斯马)、 工业 (中国惠州/湛江/嘉兴)、 表面处理技术 (芬兰、德国)、 营养与健康 (中国嘉善/湛江、比利时安特卫普)、 农业解决方案 (美国、德国)。

那么结合行业竞争、业务分红潜力、经济环境冷淡 (涂料巨头 阿克苏诺贝尔近期也在裁员 “瘦身” )以及 主要布局区域成本高企、 环保法规趋严的影响来看,涂料业务将需更高的可持续性投入,而 在这种情况下,巴斯夫若做出 倾向于将其剥离,以便让更多资源集中于支持客户的绿色转型及其他核心战略目标 的决定,也是基于当前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合理战略选择。


一边卖卖卖,一边“买买买”

2024年以来,巴斯夫陆续剥离其非核心业务 (点击阅读: 巴斯夫,异氰酸酯终于卖的比催化剂好了? ,然而这家大型跨国化工巨头在中国的投资却不断加码,若讨论巴斯夫为抓住中国发展机遇所确定的重点业务,那粗略可以分为三大领域: 聚氨酯、新能源、绿色转型

聚氨酯业务方面: 2003年,巴斯夫联合亨斯迈、上海华谊、高桥石化在沪成立上海联恒异氰酸酯有限公司,该公司由两家外方联合控股。这一合资企业首期建设了24万吨/年粗MDI项目,后因下游需求扩大,巴斯夫自2009年~2025年,先后 4次 在华投建以扩大相关产能。

2009年,巴斯夫聚氨酯(重庆)有限公司成立并建设40万吨/年MDI项目,该项目自2015年投产;2018年,巴斯夫合资企业上海基地粗MDI产能提升至35万吨/年(现已分拆:突发!分家!);2024年,巴斯夫(重庆)MDI产能提升至53万吨/年;2025年,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拟扩产粗MDI产能提升至40.176万t/a。

新能源业务方面 目前,巴斯夫在华布局的 电池材料业务 相关基地主要集中在上海、 湖南长沙、麓谷、宁乡及宁夏石嘴山等地。 截至2022年底,巴斯夫的正极材料产能已提升至 16万吨/年

相关新材料方面,我们在2024Chinaplas现场看到,巴斯夫展示了适用于高标准大功率充电系统新材料,包括 TPU、PA、PPA、PBT ,这些材料将应用于新能源充电桩的各种部件、包括电子零件、充电枪、断路器、开关、安全组件、电缆和冷却系统。 当然除此之外,巴斯夫还专注于 全聚醚砜、聚砜、聚苯砜、 高防护性聚脲产品 等一系列适用于新能源车的高性能材料。

图片

绿色转型方面 :事实上,从近两年巴斯夫欧洲基地的关停、裁员事件来看,当下宏观经济的变化加之地缘冲突已经对其造成了实质性的重大影响,这也进一步导致巴斯夫在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这些非现金成本之前的利润(EBITDA)大幅下滑。

而反观中国市场,虽然行业竞争程度日益激烈,但国内在 能源、配套、物流、政策 等各方面的外部条件可以为巴斯夫、万华等国内外化工巨头带来一个巨大的结构性优势,尤其是在 绿色贸易壁垒 渐起的当下,若能用更低的成本实现降碳,反而有机会达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根据券商测算,以巴斯夫在国内最大的投资项目湛江一体化基地来看,若巴斯夫从三方面,即电力、蒸汽裂解能耗、合成气生产,采取减排手段,可使项目CO 2 减少约324万吨。以2023年欧盟碳配额平均每吨83欧元计算,324万吨碳排放对应的碳配额价值达到约21亿元人民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据巴斯夫亚洲大型项目总裁林汉平表示,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的核心装置也将于今年底投产

在全球经济和细分市场的不断波动中,巴斯夫的应对策略不仅限于宏观层面的战略调整。作为全球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巴斯夫正积极优化其产品线,并重新配置资源以适应市场的最新变化。

巴斯夫通过把握中国市场的机遇,实施阶段性投资布局、绿色脱碳战略和结构性调整,并展现了强大的韧性。这些举措为公司在经济下行期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和新的增长机会。这些战略不仅帮助巴斯夫在短期内应对市场波动,也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 巴斯夫、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上期推送一览 >>
1、 裁员最高达8000人!十大化工巨头新年集体“瘦身”!
2、 面向新兴和未来产业的七大特种工程塑料
3、 1300万美元!英威达这一技术中心开业!
4、 11亿!增幅约72%!恒力石化的新材料布局
5、 这里,要打造千亿级先进化工材料产业
6、 安徽曙光3000吨/年己二腈试车成功!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