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教育新闻媒体。教师自己的报纸,学生喜爱的报纸,教育部门离不开的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东方家庭教育  ·  DeepSeek秒杀985学历?看到那个北大 ... ·  20 小时前  
中国教育报  ·  今天21时53分,一起看月亮! ·  昨天  
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  消失20年的“留级”“跳级”又悄悄回来了?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刚刚,徐州中小学新校历发布!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刚刚,徐州中小学新校历发布! ·  2 天前  
王开东  ·  不能让家访成为形式主义的温床 ·  3 天前  
王开东  ·  不能让家访成为形式主义的温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教育报

这10类学生考试很难拿高分,现在知道还不晚!附10大对策| 我是教师

中国教育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4-21 08:59

正文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 “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导读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考试高分同学的原因都是相似的,低分考砸的同学却各有各的原因!


距离高考不足两个月,你进入高考倒计时时间了吗?每年高考,总有一些老师平时看好的学生失常发挥,没有考到满意的分数,总结诸多成功或不成功的案例。一位资深班主任总结了10类在高考中容易折戟的同学,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引以为鉴,莫要重蹈覆辙。


看到此文的同学,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下列情况需要警惕!望同学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

基础不扎实的同学


这种同学最典型的表现是小题丢分严重。主要原因就是复习时没有落实学习要求。比如老师要求必背的没有真的背下来,连符号都不会写;比如该掌握的没有真的掌握,老师反复强调还是出现错误。


对策:

这一类同学,课一定要有预习,并在听课时要有主动性,尽量在听懂的基础上做笔记,而不是一味抄笔记,否则根本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实在听不懂一定要标记出来,课下尽快找老师或者听懂了同学给自己讲讲。

对于一些书上的公式、定理、单词、成语等基础知识,自己可以做些归纳整理,扎实基础!



2

惯性思维做题同学


这样的同学表现为喜欢说“这题我做过”,但是做完就错。因为这种同学会受以往熟题思维的影响,思考问题比较片面,易受做过题的题干扰,导致解题出现偏差。甚至有的同学只是机械地记住了题目和答案,其实并未理解题目,掌握方法!


对策:

做题时要学会思考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联系等。通过思考整合知识点,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以后再解这类题就会顺畅很多。每思考一次就会加深一次印象,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

答题不规范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通常数学特别好,文科不好。比如在回答物理、化学实验题的时候答题语言不规范,用口头语言描述答案,导致实验部分频频失分。再比如的学生书写潦草,涂改随便,评卷教师看不清难给分,都是典型的表现。


对策:

在各种考试中,规范答题能帮助我们提分不少!所以建议同学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加注意规范答题。在规定的卷面内做题,保证书写字迹清晰,不乱涂乱改。文科类题目中,尽量分点答题。一些数学、物理类难题,一定要书写清楚各个步骤,因为很多题目都是有步骤分的。



4

不会审题的同学


这种同学通常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粗心,答题答非所问。比如语文,有些同学拿到文章,还没有完全读懂文章,甚至还没读完,就着急答题。由于找不出或找不全试题中的关键词,造成答题失误和缺漏点。还有很多所谓的“难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读题导致的。


对策:

其实,这个时候同学们再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看清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时将已知条件标注到图上,才能让做题有的放矢。


5

缺乏考试技巧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最典型就是做不完试卷,还有就是在一道题上花大量时间,结果得不偿失,后面的题都没有解出来。当然,做不完试卷,也有可能是基础不扎实,不熟练造成的。


对策:

考试其实是有很多套路的。在考试中,拿到试卷后,先对试卷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下试卷的难易度,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避免会做的没有做,不会做的却浪费了时间的情况出现。解题应注意“两先两后”的安排: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答题过程中,审题要慢要细,做题要快。重视检查环节。


6

计算能力差的同学


数学、物理、化学三科都有计算题,计算能力弱的同学,在做演算类的试题时不能计算完整,计算结果总是出错,会导致三科都有计算性的失分加在一起相当可怕!


对策:

这个其实没有什么捷径,只能平时多练习。多次练习后,对知识点、计算公式等熟练掌握后,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7

“眼高手低”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一般成绩在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有时候比较浮躁,复习中怕麻烦,解题过程过于简单化。复习走马观花,点到为止。


对策:

A.要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B.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所学的知识面
C.树立信心,要细心、耐心、虚心地学习各块知识


8

心理素质差的同学


不少同学每逢考试心理就紧张,更不要说是高考。走进考场面对试卷,头脑空白,手心出汗,就连很多平时非常熟悉的概念,公式定律也记不清楚,但一旦走出考场情况又恢复。


对策:

这时要迅速进行心理调节,使自己快速进入正常应考状态,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调节焦虑情绪:

①自我暗示法。用平时自己考试中曾有优异成绩来不断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到理想的成绩;我虽然有困难的题目,但别人不会做的题目也很多。
②决战决胜法。视考场为考试的大敌,用过去因怯场而失败的教训鞭策自己决战决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