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设计师啊!
妥妥的人体工学草坪
简直就是打工人的
午睡神仙搭子
深圳打工人呵呵一声
带着三分苦笑
三分嫉妒 四分羡慕
“搭子”文化
我们已经卷进了新赛道
什么饭搭子
健身搭子、摸鱼搭子
在它面前都弱爆了
只要“傍”上了这个搭子
打工无忧
续命不愁
先卖个关子
讲个小故事——
“我老板枕头下藏了把刀
要不是他上门‘话疗
’
我小命都不保
”
凌晨4点多,小张被凄厉的尖叫惊醒,不用想,又是80岁的陈婆婆在“搞事”。
原本,对保姆小张来说,照顾老人不是难事,“老板”陈婆婆即便中风过,只要尽心照顾,她也和小张处得好。
可最近这份工越来越难打了,因为陈婆婆变得古怪“讨人厌”。
“你是不是在说我坏话?”
“你是不是偷了我的钱?”
…………
时而疑心“有人要害朕”,时而“恶言恶语”折磨人,最近半夜还经常尖叫。
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是一把水果刀。
有天,她帮婆婆整理床铺,发现枕头下放着一把尖锐的水果刀,再回头就瞥见陈婆婆正恶狠狠地瞪着她。
但真收拾行李时,她又不舍得了,毕竟她和陈婆婆感情不错。
小张突然想到一个“救星”——
光明区东周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李展宗。
李医生经常来家里给老人家测血糖血压,还教过她如何照顾中风后的老人。
有一次,婆婆摔倒了,小张第一时间找他,他不仅上门帮忙抬婆婆下楼,还天天来换药,久而久之,陈婆婆都把他当儿子。
▲李展宗(右1)送药上门,耐心指导爷爷奶奶用药规范
一听到小张求助,李展宗就过来了。
他太清楚陈婆婆的身体,估计“怪异”的行为和中风有关。
便立即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和专家进行评估,确认这是脑退化后的精神分裂症。
确诊后,李展宗要给药,还要和社工轮番上门“话疗”陪老人家聊天。
两个月后,婆婆症状果然减轻了,和小张“重归于好”,有时还会主动让小张推她去社康看看“小李医生”。
“小命”和工作都保住了,小张也一路陪伴着陈婆婆到生命尽头。声誉好,又被介绍到新家庭当保姆。
一到“新家”,她有经验了,让“新老板”赶紧签约家门口那家社康中心的——
家庭医生
什么搭子,都不如找个家庭医生做搭子,他们简直就是
“灵魂伴侣”
一般的存在啊!
每个技能点都狠狠打在了焦虑打工人的痛点上。
上至期颐之年的老人家,下至刚出生的娃
,他们都很“懂”:
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诊疗、预约、转诊、家庭病床……
他们有多讨老人喜欢?
有数据有真相——
2023年,深圳市老年人在签约的社康中心就诊率达66.4%,即一年内就诊不少于4次,较2022年提升5.5%。
“家里人劝不动的事,都会拉着我们去劝,防心最重的老人还说把家里钥匙给我们。”
——李展宗
老人满意,打工人才能放心,甚至在国外的打工人,把孝心“外包”给社康家庭医生。
2020年一天下午,70岁的港人老邱走进南山区桃花园社康中心。
家庭医生曹翠丽注意到,他的额头在冒汗,手脚发抖。她先是递上纸巾,再听老人“诉苦”。
原来,老邱有睡眠障碍,退休后到深圳养老的他,身边没啥朋友,两个女儿又都在国外工作,孤独感爆棚。
进修过香港金牌家庭医生课程
的她,在人文关怀这块,给患者的情绪价值直接拉满:送药到家、陪聊家常……
一段时间后,老邱从以前5片安眠药都睡不着,到后来基本把药给“戒了”。
除了搭着尽孝,他们还可以和:下有小的打工人——
众所周知,家庭医生的标配是看常见病。
然而,标配是常见病,实则深藏功与名。
福田区新港社康田菊萍刷新了李莉
(化名)
对家庭医生的刻板印象。
有一次,李莉带着连续高烧两天的女儿到新港社康看病。
田菊萍一眼看出不对劲:
像是儿科少见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她即刻将孩子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院。
一查B超果然发现,女儿的脾脏已经肿大,证实了田菊萍的判断,孩子要立马住院。
这件事后,李莉对田菊萍心存感激,如果不是她的“快狠准”,班妈都不知道还要折腾多久。
除了搭着尽孝和养娃,他们还可以和,处在人生低潮期的打工人——
03
“搭”着“回血”
帮22岁小年轻找回生活的信心
看着电饭锅升腾的热气,他“变”成沸水中的大米,全身“滚烫”;
看到飞驰而过的汽车,他又“变”成了轮胎,被车身和路面碾压过,产生剧烈的疼痛……
“过度共情”折磨着阿辉,被确诊精神分裂症的他不敢出门。直到遇到这群人,这个22岁少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赵林丽是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精卫中心负责人,这些年,他们组建了由家庭医生、精神科医生、专职精神卫生社工、全科护士、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服务团队。
在知悉阿辉的病情后,他们和社工一起制定和执行康复计划,在医生确认阿辉病情好转后,他们又给他介绍工作,20多岁的阿辉,人生第一次尝到赚钱的滋味。
今年的
5月19日
,是
第14个“世界家庭医生日”
。
为了让每个家都有“医”靠,他们卷出了花。
不仅在过去的无数个日夜里,争相为深圳人提供
“五星级的家庭健康服务”
,这两天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拉近与深圳人的距离——
这两天,深圳市宝安区卫健局和光明区卫健局,也都通过举办别开生面的
健康集市
,以互动游戏的形式,让家庭医生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2023年,全市共签约居民
667.75万人
,较2022年增长213.94万人。
0-6岁儿童等十类重点人群共签约297.22万人次,签约率达88.1%。
有居民“食过返寻味”——
2023年,全市续约人数达
337.71万
,占总签约人数50.6%,续约人次较2022年增加88.32万人。
现在,5130个家庭医生团队为
近700万
居民提供签约服务,家庭病床建床数达21885张。
全市社康机构总数达到926家,有居民体验后发现,深圳家庭医生已经进入新赛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