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三百年,以私有产权、自由贸易为特征的自由市场经济,带来了知识、财富的飞跃性发展,并使其溢出了权贵阶层,普及到芸芸众生。
今天一个普通打工人享受的安全、舒适和便利,能够超过中世纪的任何一个国王。
在中国,同样得益于自由市场经济,维持了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
于是我们不禁产生了一种
错觉
——
自由市场
已
成为
全民共识,高速增长将会
永久
持续
。
事实上,自由市场从诞生至今,并非坚不可摧,恰恰异常脆弱。它时刻面临着三个强有力敌人的联合攻击。
▌第一个敌人:寡头型资本家
很多人以为,资本家作为自由市场最大的获益者,会坚决捍卫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
但其实,只有在企业初创时期,或是私企刚刚起步的国家,资本家才倾向于维护自由市场,渴望公平竞争,以便自己能够迅速成长。
而一旦企业成长为巨头公司,抑制自由竞争的寡头资本家就会大量产生。
正如经济学者拉古拉迈•拉詹在《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一书中所说:
寡头资本家为了维护小团体的特殊利益、垄断市场份额,不再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是利用资金、舆论、技术、特权等手段,将有潜力的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里。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寡头资本家肆意破自由坏竞争时,大众常常“呆立一旁,茫然无知,不但不抗议,甚至为此喝彩,全然意识不到自己的利益所在。”
为此,作者发出了尖锐的警醒:要想保住已有的生活,就必须竭力捍卫公平竞争——
提高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和认识,购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对企业表达支持。
很多人还认为,打工人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会积极提升工作技能,与同事亲密合作,与资本家和谐共存。
但其实,只有在经济繁荣期,高额利润才会鼓励资本家招募更多工人。这时工人才有底气一天打工、三天躺平,甚至炒了老板,另谋高就、自主创业。
而一旦经济进入衰退期,自由市场经济就会暴露其脆弱性:大量的企业倒闭,投资人亏损,资本家沦为打工人。打工人不是在公司里勾心斗角,就是在家里申请劳动仲裁和失业救济……
此时,正如《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一书所说,
这些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就会联合起来,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自由市场。
美国汽车城的工会代表、韩国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农民团体,还有中国老工业基地固收大锅饭思维的下岗职工,都是因竞争失败,而反对自由市场的代表。
还有很多人认为,为了持续的财政收入和政治业绩,政府有充分的理由保护自由市场。
如果有人破坏公平市场,“有形的手”可以站出来有效纠错。
但其实
,
政客也是人,也
会有自己的私心和短视
,当他发现
破坏
自由市场有利可图之时,
就必然产生反对自由市场的动机
。
在《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一书中,作者遍览几百年来各大资本主义兴亡的历史,发出了沉痛的警醒:
只有极少数追求法治、程序正义的政治模式,才可能真诚地保护私有产权、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
绝大多数政治都目光短浅、言而无信,都因为竭泽而渔导致财政破产、民不聊生。
见风使舵的投机
政客
,常常对寡头资本家、竞争失败者的反市场立场妥协甚至迎合;
最糟糕的是,政府高喊着弥补
市场、
挽救
经济的
口号
,
却屡屡出台危害市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