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② ·  12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① ·  昨天  
中核集团  ·  今日开工,DeepSeek对核工业人说…… ·  2 天前  
中核集团  ·  节后上班指南,请查收! ·  3 天前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  4 天前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心理大学堂

毕业季|孩子毕业离家,家庭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京师心理大学堂  · 公众号  ·  · 2024-07-06 20:00

正文

作者 | 高彩鑫


前段时间,伊能静参加儿子哈利毕业典礼的新闻霸占热搜,视频中的伊能静讲述自己为儿子感到骄傲,同时欣赏着儿子要开展自己的人生,伊能静似乎充分理解和接纳了孩子即将步入社会的变化。然而,实际上,这个过程并非易事。



(图源网络,侵删)



每当毕业季,你会发现,总会有类似的新闻被报道,“高考结束后第一天父母就离婚了”,“某家长把孩子准考证藏起来不让孩子参考高考,只因无法接受孩子即将上大学离开自己”。



从这些新闻可以看出,毕业季,不仅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大概率也会成为整个家庭发展变化的重要时间点,对于一些家庭,也许孩子即将离家或彻底成为经济独立的个体,会扰动整个家庭及家庭关系,甚至像新闻中那样发生极端的事。



为什么孩子的毕业季会对整个家庭带来这么多冲击呢?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来,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孩子处于青少年晚期,该时期被视为心理成熟和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期(Freud, 1958; Erikson, 1968)。中学生在学业压力巨大的六年里缺少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空间,因此步入大学往往是重新发展自我的重要契机,他们开始探索我是谁、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等等关键问题,包括与父母关系中的合适边界。



该阶段个体的核心发展任务为体验亲密以克服孤独(Erikson, 1968),意味着他们需要通过交友恋爱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相应减少对父母情感上的依赖。这时候,随着毕业季的到来, 这些刚刚成年的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与父母分离的需求。



然而,家庭也有其发展周期。孩子离家后,父母将面临重新回到二人世界的变化,减少对孩子的情感依赖而更多依靠彼此,家庭系统随之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作为父母,如果在过去的日子里没有直接处理好夫妻关系,而孩子充当了他们回避夫妻关系问题的工具时,那么,当孩子离家,夫妻间的问题不能再被回避时,就可能爆发冲击式的冲突。



另一方面,亲子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开始从父母作为权威的单向关系向平等的双向关系转换,子女与父母完成一定的分离而发展独立性与自主性( Blos, 1979)。假如这个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如,孩子在离家后依然过度依赖父母,或者,父母过度控制,即使孩子离家,依然不给予孩子足够的独立空间,那么他就会面临发展受阻的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外面的生活,父母也没法把精力重新放到自己的个人发展上。



(图源网络,侵删)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看待这个困境?


接受关系不那么紧密的变化对父母而言并非易事,毕竟孩子曾经是完全依赖自己的生命,转眼便不再那么需要自己。 尽管如此,作为父母,依然要告诉自己学会放手。



对孩子而言,想要展翅高飞的愿望受到束缚,探索独立发展的梦想与渴望与对父母的内疚交缠,该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的达成自然也会受阻,表现为难以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水平越高,且负性情绪与孤独感的形成显著正相关(Meltzer et al., 2013; Vanhalst et al., 2013),可见能够发展新的重要关系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此外,研究发现子女发展成熟的亲密关系的能力与恰当完成分离个体化显著相关(Levitz-Jones, Orlofsky, 1985),这意味着亲子适当分离有助于孩子发展良好的亲密关系。



因此,即便情感上再难,作为父母也需要学着放手,支持孩子向家庭以外发展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图源网络,侵删)



家长可以如何应对并不容易的分离阶段呢?


首要的方式是将注意力重新转回到自己身上。 对于全职妈妈或孩子的主要照顾者,孩子的毕业意味着他们的某种“失业”。因此,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兴趣爱好、社交等等可以帮助自己重新让生活变得充实。



其次,夫妻关系值得再次被重视与经营。 过去多年或许因为孩子和工作而无暇顾及的夫妻关系将是未来生活的生活与情感支持的关键来源,将曾经给孩子的注意力的部分放在伴侣身上,会让空巢期的你们更加幸福。



(图源网络,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孩子独立发展的需求并非切断亲子情感联结。 相反,父母作为孩子的安全基地需要两只手持续存在,支持孩子探索外部世界,同时在子女受挫时欢迎他们撤回舔舐伤口后再次出发。一定程度的情感联结对子女适应社会生活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Ainsworth, 1989; Bowlby, 1982)。



研究者一致认为,在具有适度的亲密度,又鼓励独立性的家庭环境最有利于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 Allison & Sabatelli, 1988; Josselson, 1988) , 因此,与孩子的联结适度减少而非荡然无存,毕竟亲子关系对父母和子女而言都始终是一段重要的人际关系。



毕业季作为亲子关系转折期并不容易,父母和子女需要共同哀悼关系不再如以前那般亲密的失落感,这是一份沉甸甸地丧失,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各自以及关系的健康发展,一起磨合出亲子关系中分离与依赖的动态平衡(Lapsley & Edgerton, 2002)。



正如龙应台的感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者说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家姻心理 ”。家姻心理是由北京师耘家和教育咨询中心精心打造的品牌。家姻心理与我国著名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方晓义教授团队等合作,致力于为婚姻家庭、咨询师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提升我国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S. (1989). 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4), 709.

Allison, M. D., & Sabatelli, R. M. (1988). Differentiation and individuation as mediators of identity and intimacy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3(1), 1-16.

Blos, P. (1979) The adolescent passag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2 nd ) New York: Basic Books.

Erikson, E. H. (1994).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WW Norton & company.

Josselson, R. (1988). The embedded self: I and thou revisited. In Self, ego, and identity: Integrative approaches(pp. 91-106). New York, NY: Springer New York

Levitz-Jones, E. M., & Orlofsky, J. L. (1985).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intimacy capacity i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1), 15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核集团  ·  中核集团各系统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②
12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节后上班指南,请查收!
3 天前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4 天前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4 天前
教你看穿男人的心  ·  闺蜜总喜欢抢我老公!
8 年前
水木文摘  ·  为什么门当户对的婚姻很重要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