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艾奇SEM
知识 |
经验
| 资讯 |
资料
四大版块
专注SEM与信息流广告
作者:兔子(ID: hjb409),一个做视觉的信息流运营
这是一个尴尬的话题,“二类电商”对于大多数电子商务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内容,听说过垂直电商,跨境电商,平台电商,何为“二类电商”?
这种电商模式是B2B,B2C,C2M,O2O,B2F……
先插播一条来自今日头条的最新资讯:
What is“二类电商”?
“二类电商”是指依托今日头条,广点通,智汇推,UC,百度信息流等大流量社交阅读平台来进行单品投放,大多数以信息流广告为投放市场,顾客进行随机购买的交易模式。
“二类电商”称之为“电商”,又离不开信息流广告
。
二类电商的信息流广告投放消耗占比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说它是信息流广告最挣钱的行业,其实不为过。在此,
借机来聊一聊电子商务和信息流广告平台共同孕育的衍生品。
说说淘宝,侃侃京东
讨论的是“二类电商”,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一类电商”?
做信息流平台的人给了笔者一个很混蛋的解答:京东与淘宝是“一类电商”。天雷滚滚,给您跪了,这个回答着实脑洞大开。殊不知除了猫狗以外还有唯品会,蘑菇街,蜜芽,有赞,乃至无数自建平台的商家,统治力比不了天猫,京东,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电子商务的领域,其实 “一类电商”是没有的,笔者才疏学浅,至少百度和知乎上没看到这个字眼。所谓“一类电商”只是针对“二类电商”而产生的假概念,姑且认为是“二类电商”以外的电商套路。之所以这么称呼,无非是信息流平台方给自己一个合理合法的名分,立一个贞洁牌坊,以告知世人“系出名门,历史悠久”。
看来电商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啊。
■ 百度信息流广告,以新闻的状态展示,不过会有“广告”字样。
一、电子商务剑走偏锋
想要了解“二类电商”,就必然对电商略有了解,说一些浅显易懂,不成体系的内容,但足以阐述问题。
一个成熟的电商团队大致需要几个方面的基础搭建:
产品管理、客户管理、流程管理
依次举例说明!
商品规格的标签属性管理,统称为SKU。以一个单位为基础进行数量管理。
一个单位可以是1盒,1件,1箱……每个单位匹配相应的属性,可以是颜色,型号,材质,包装,生产地区,生产时间……且每种产品均对应唯一的SKU号。
以服装行业为例,以一件为售卖单位,一件上衣有2种版型,3种颜色,这就是6个不同且互相独立的SKU。
■ 手机淘宝,规格标签越细致,数据就会越精确。
“二类电商”SKU数量有限,大多数是单SKU销售。操作简单,推广便捷,典型的“爆款思路”。爆款一般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服装,短平快撒网,优先抢占市场。这类产品,基本是引流型产品,购买量大,需求大,多以快消品为主。
在“二类电商”中我们似乎没有见过类似无人机,单反,大型家具这类高端产品。
没有固定的入口,隐蔽性高,没有玩法限制,没有平台约束,没有保证金,销售额不用抵押,通过强大的流量进行灵活推广,故产品鱼龙混杂,多为标品,从高仿品到路边摊,低成本造就了高利润,造成低客单价冲击市场的假象。
客户管理称作CRM,通过交流互动,最终吸引新顾客,保留老顾客,老带新,路转粉,增加市场份额。
购买行为存在着周期性,一段时间之后会进入平稳期,这个时候就需要对顾客进行刺激,通过社群维护或者促销形成复购。“二类电商”多是一锤子买卖,无法有效形成卖家与消费者的连接,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上便没有很高的热情。
■ 货到付款,收钱是王道,售后找不到人。
这群做“二类电商”的人不在乎用户有多少,不考虑产品迭代,也不用像大多创业者一样考虑融资问题。
他们更注重变现快,现金流的周转,赚的是快钱。并非精细化管理,精耕细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一个顾客算一个顾客, 有人说“他们站在互联网上离钱最近的地方”,其实他们是电子商务脆弱一面的表现。
ERP/OMS系统,严格说它与RTB模式的DSP广告一样是一种技术,统称为“企业资源计划”。这个系统有效的把财务,销售,库存与运输各个环节的明细进行串联。
任何企业与项目都离不开好的流程管理,ERP/OMS系统的存在能及时同步平台数据,既买了多少库存,发了什么快递等等,对每一个SKU进行实时监管。
“二类电商”由于SKU的缺失,直接导致库存管理存在漏洞,事实上也不必建立明确的数据,只需要记住买了多少件,当日回本多少钱即可,用不到将商品的各个环节串联,或者说进行简单的串联,至少是不用做精细化的数据管理。重产品与重推广之间“二类电商”选择了后者。
二、信息流平台借题发挥
好吧,又是一个互联网的大热。信息流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而且流量大,不管是腾讯还是新浪都声称自己的信息流平台“品效合一”。
来看看信息流最适合投放的领域:
本地生活:房地产,4S店
APP:购物 ,生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