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万科周刊
万科周刊是万科集团自媒体,纸刊于1992年创刊,是国内业界第一本企业内刊。企业视角,人文情怀,理性观察,万科周刊,不止是内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离个婚,花了5亿 ·  昨天  
书单来了  ·  重金悬赏! ·  4 天前  
蓝钻故事  ·  张兰出事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万科周刊

村上春树电台首秀:“我原本没想过当作家”

万科周刊  · 公众号  ·  · 2018-08-08 21:15

正文

万周按

69岁的村上春树参加了他人生中的首次广播节目,分享了关于写作、音乐和跑步的故事。


“晚上好,我是村上春树。这是我首次参加广播节目,我想很多听众都是第一次听到我的声音吧。”北京时间8月5日晚上18时,村上春树低沉而富有金属质感的声音从“东京频道”等日本全国38个广播频道传来。


村上也要参与大众传媒了?早在今年6月,日本便传出了村上要出演广播节目的消息,这对极少现身公众视野的村上而言,可谓一反常态。“村上出演FM广播引业界哗然,电视台广告界也开始行动”,诸如此类标题见诸日本各大媒体,毕竟村上可是日本文艺界的最大IP。


8月5日晚,伴随着悠扬的爵士乐,村上的声音如约而至。他语调低沉舒缓,略微带点紧张。这期节目叫“村上广播-跑步与音乐”,在约50分钟的节目中,村上介绍了自己跑步时的私藏“歌单”,闲侃写作、音乐、跑步的关系,还回答了“村上迷”的各种有趣提问。


村上春树在东京广播电台(图片来自《参考消息 报道)


私藏歌单与跑步


班上的女生会在沿路为我们加油鼓劲,不过对我喊的竟然是,村上君你不要勉强啊!这也太多分了吧。


“我跑步时总是带着ipod听音乐。我有大概7台ipod,每台里面都装着1000到2000首音乐。今天我从中挑选些许,介绍给大家。”在唐纳德・费根(Donald Fagen)的《麦迪逊时间》(《Madison Time》)舒缓放松的旋律中,村上开启了当晚的“歌单”。


熟悉村上作品的人都知道,村上是资深音乐迷,还曾经营爵士乐酒吧。今年69岁的村上也是一位长跑健将,他已经把“每年跑一次马拉松”坚持了35年。跑步和音乐都是滋养村上写作的养料,他曾在多篇文章里谈及跑步、音乐与写作的关系,譬如《当我谈论跑步时我在谈论什么》。


“我觉得跑步太棒了,不用道具,一个人,想什么时候进行都可以。”


“跑步会让身体变得柔软,这样就能够长时间专注写文章。”


“什么样的音乐适合跑步时听?我认为太艰深的不行,旋律中途改变的也不好,还是简单的、一以贯之的音乐容易让人坚持跑下去。”


村上在节目里说,如果音乐能够给人勇气,那就更理想了,他举了了布莱恩・威尔逊为迪斯尼动画《加勒比海盗》和《白雪公主》创作的两首歌曲作为例子。村上大叔居然会介绍迪斯尼音乐,恐怕让村上迷出乎意料。


说起跑步的花絮,村上大叔就滔滔不绝了。


“我很早就喜欢跑步,高中我就读的是神户的学校,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在六甲山(位于神户市东北部,海拔高度为931米)跑一圈,我都会参加。班上的女生会在沿路为我们加油鼓劲,不过对我喊的竟然是,村上君你不要勉强啊!这也太多分了吧 (笑) 。”


“我开始跑步的时候,其他作家还没加入进来,所以那时我被大家笑话。现在世道变了,很多作家也在跑步。最有趣的是,1984年我去美国时,被问及最想采访谁,我就说约翰・艾文(小说家,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得主),结果后来的某个早上,我一边跑步一边采访了他。”


年轻时的村上春树


爵士乐与写作


与其说是从某位作家的小说,不如说是从音乐学到了文章的写法。


“我原本没有想过要当作家。”


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村上先后在东京国分寺和千驮谷经营爵士酒吧,在千驮谷的四年中,他一边经营酒吧,一边写下了《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冒险记》,这是被视为他创作基石的三部作品。“我强烈倾向于将旋律、和声和即兴演奏等放在脑海中,然后交由身体去自由写作。”


“与其说是从某位作家的小说,不如说是从音乐学到了文章的写法。”


在村上介绍的歌曲之中,最有时代感的或许是1968年的反越战名曲 Sky pilot 。“那正是越战时期,从广播里飘来这首曲子,皮肤好像感到了空气凛冽。歌曲因为加入了政治呼吁,它很难出现在美国的广播里。实际上,演奏共有7分23秒,当时的单曲唱片单面都无法容纳,分了AB两面才录全。DJ在播放时要翻面,所以会有一段空白时间。”


村上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几秒。


“空白很好吧。”原来村上演示了一下DJ的留白。“这首曲子跑步时听很好,边驾车边听也很好,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打开敞篷车的顶蓬,声音失真效果也很帅,就像喷气式飞机的引擎声一样。”


不少评论家认为,读懂村上对六十年代的描写,是理解他作品的关键——越战,法国五月风暴,性解放运动,同性恋权利运动,和平,自由,音乐,反叛……


村上介绍的另一曲与文学渊源颇深的歌曲,是乔治亚· 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的《在恶魔与深蓝的大海之间》(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曲名其实是英文中的一个惯用语,意即“进退维谷”。村上说,自己喜欢这首曲子是因为太喜欢英国作家泰伦斯·拉提根的剧本《蔚蓝深海》,“我十八岁时读了这个剧本,印象非常深刻,书中的年轻女性在说完‘如果眼前是魔鬼,身后是蔚蓝大海的话,那我选择大海’之后,便自杀了”。


因为太喜欢这个剧本,他才开始经常听这首同名曲。“2002年面世的专辑中,乔治亚· 哈里森舒缓地吟唱着,一点也不像他的遗作,没有阴湿的气氛,我很喜欢,跑步的时候听,心情会很不错。”


跑累了要降速休息,听什么歌曲呢?村上的推荐是《敲开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这是由鲍勃·迪伦为1973年的电影《帕特·加勒特(Pat Garrett)》所作。村上与他推荐演奏版本的演奏者本·西登(

Ben Sidran)在哥本哈根的爵士酒吧相识,趣味相投,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这首歌非常酷,改编也非常棒。”


村上春树在跑步中


问答村上大叔


这么美妙的音乐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有点对不起世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