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是西亚国家卡塔尔的首都,也是波斯湾沿岸的著名港口,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卡塔尔第一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多哈原为渔港和采珠船集中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国内石油工业发展而繁荣。1970年建成深水港,可停泊万吨海轮。市内街道宽阔,有许多呈现阿拉伯民族特征的高大建筑。有埃米尔王宫、首都大清真寺、国家博物馆、水族馆等。
当阳光照在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立体精致的外墙上,在这里沉浸式体验一场无与伦比的时光旅程,它如此现代,又孕育于传统,代表着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对话。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内收集并保存了大量来自亚洲、非洲和欧洲的精美藏品,横跨了7-19世纪的时间长河,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以伊斯兰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
卡塔尔饮食丰富多元,注重色香味结合,喜爱在各类菜肴中加入大量的香味调料。食材以米饭、牛羊肉、海鲜为主,烤全羊别具风味,椰枣饭香甜可口,哈穆拉鱼肉鲜嫩,蘸汤大虾鲜美爽口,都是当地不容错过的特色菜。
[世界文化遗产】
:美索不达米亚沼泽,2016年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被誉为中东地区的“奥卡万戈三角洲”,也是唯一湿地,国人称其为“水泊梁山”。
住在这里的是沼泽阿拉伯人,也被称为马丹人,他们已经在此生活了5千多年。沼泽里的一切似乎与外界隔绝,但萨达姆曾因开采油田等原因抽干了许多湿地,如今生态尚在恢复中。
乌尔城古迹,西亚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城市,这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可考证的最早文化。
圣经里面叫“迦勒底的吾珥”,它是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故乡,也是犹太人的发源地。
现存的遗址是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王国首都,是
巴比伦早期文明的代表性考古遗址。
乌尔城址残留的建筑物中,最为重要的宗教建筑是塔庙。
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欧贝德时期。建立高塔以使神灵之所更接近天堂,另外也防止洪水的侵害。两河流域地区所有的塔庙遗迹中,以乌尔城的保存最为完好。
它们表明前第3千年苏美尔的建筑师已开始运用圆柱、拱廊、拱门、穹窿顶等基本建筑形式
。
乌鲁克古城,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幼发拉底河下游右岸。
早在远古时期,苏美尔人在此创建文化,史称
乌鲁克文化
(约公元前3400—公元前3100年)
。
居民制造铜器和陶器,建有巨大塔形建筑物,并创造图画文字,为后来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萌芽。后形成早期的乌鲁克城市国家和宗教中心。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对乌鲁克古城进行发掘,获神庙等建筑遗迹及各时期器物多种。曾出土的
乌鲁克女神像(石雕)是“两河流域”的代表作品
,为公元前3500~公元前2500年之物。
在伊拉克境内有座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墓地和平谷,里面长眠着500多万名逝者。
和平谷有着1400年的历史
,位于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郊外,占地1485.5公顷。墓地内数不清的坟墓和墓碑排列成对,一眼望不到边。
这个墓地靠近656年至661年间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的圣殿。每年有数万人在此入土为安,而每年参观的民众也有上百万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墓地,和平谷已经可以算作是一种文化奇观。
墓地的旁边就是阿里清真寺。
伊玛目阿里清真寺位于伊拉克南部城市纳杰夫,是伊斯兰教第四任哈里发、什叶派第一伊玛目阿里的圣陵,也是什叶派穆斯林心中最神圣的清真寺之一
,每年有上百万什叶派穆斯林前往朝拜,在伊斯兰世界享有重要地位。纳杰夫也因此被什叶派穆斯林视为“精神首都”及宗教文化和学术中心,伊拉克宗教领袖西斯塔尼、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和哈梅内伊等都曾长期在纳杰夫学习伊斯兰教教义。
【世界
文化遗产】
巴比伦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古城,它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处的幼发拉底河右岸。早在公元前1830年左右,阿摩利人就以巴比伦为都城,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不断受到外族的进攻,历经了500多年战乱,直到公元前7世纪末,才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然而,88年后,新巴比伦王国又被波斯人彻底毁灭。随着巴比伦王朝的覆灭,显赫一时的古城巴比伦,也日渐消失在荒草之中了。
该遗址位于巴格达以南85公里处,由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539年)首都遗迹及古城周围的村庄和农地组成。这些独一无二的旧址(城外及城内的塔楼、城门、宫殿和庙宇)见证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古国之一曾经的辉煌。
巴比伦城历经汉谟拉比、纳布乔多诺索尔等君主的统治,代表着新巴比伦王国时代创造力的巅峰。
此外,其与古代世界7大建筑奇迹中的空中花园的联系启迪了世界各地艺术、民俗和宗教文化的发展。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伊拉克最早建立、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11大博物馆。
馆藏了大约25万件珍贵历史文物,内容涵盖了伊拉克上溯1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下迄19世纪中叶的所有历史时期。
然而,
战争给这些价值连城的馆藏带来了灾难。
海湾战争期间和战后,该博物馆2000多件文物和大量手稿不翼而飞。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又惨遭劫掠。战后,伊拉克各界以及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帮助追回被抢掠文物。
大约已有三分之二文物被追回。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馆藏有许多世界罕见甚至独一无二的珍品,如有着
近5000年历史的亚述古城银质竖琴、有“尼姆鲁德的蒙娜丽莎”之称的亚述时代的象牙细雕像、精美的石雕动物如古巴比伦时期的翼狮和公牛像、亚述人的壁画、苏美尔人的雕塑以及楔形文字的碑刻等等。
底格里斯河沿岸,巴格达东南32公里处,波斯帕提亚和萨珊帝国先后在此建都,这里就是距今约1800年的Ctesiphon,汉译“泰西封”,曾是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伟大的城市
!
这里曾是波斯文明的象征,也是目前唯一残留的泰西封遗迹。
目前,我们在遗址所见到的宫殿中央的桶形
“泰西封拱门”
,是波斯人创造的一种建筑形式,叫“伊旺(iwan)”,成熟于约1800年前的帕提亚时期。泰西封宫殿中的大伊旺,是当时
人们修建的最大独立拱顶,达到了古代波斯的最高建筑水平,极大影响了之后伊朗高原的建筑形式。
杜尔·库里加尔祖古城(英语:Dur-Kurigalzu
),位于今伊拉克巴格达以西约30公里。为加喜特国王库瑞噶尔祖一世所建之都(即“库里加尔祖的城堡”),他在此大兴土木,广造殿宇。约公元前11世纪前后,
该城为亚述人所摧毁。杜尔·库里加尔祖遗址于19世纪初开始为考古学家所勘察与发掘,建有装饰壁画的宫殿,一尊塑像和高达187英尺的塔庙等遗址均得以揭露
。
巴格达是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在伊斯兰世界里,巴格达同菲斯、伊斯坦布尔、大马士革等古城一样,享有崇高的声誉。底格里斯河在城中缓缓流淌,带着古城的苦难与辉煌,笑语与呻吟,长夜与曙光,飞絮与落雪,一起流进悄无声息的岁月里。
【世界文化遗产】
萨迈拉古城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
它是强大的伊斯兰都城的遗址,这个都城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统治了从突尼斯延伸到中亚的阿巴斯帝国的各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