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晶合集成宣布成功生产安徽省首片半导体光刻掩模版,填补了该领域空白,提升了本土半导体产业竞争力。晶合集成在晶圆代工领域已成为可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企业。该公司业绩报告显营业收入逐季增长,第一季度的营收环比增长和同比增长均达到高水平。晶合集成在原材料领域已实现大部分国内供应,并计划于2024年内总扩产3-5万片/月。未来,晶合集成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光刻掩模版技术进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晶合集成成功生产安徽省首片半导体光刻掩模版
晶合集成填补了安徽省在半导体光刻掩模版领域的空白,提升了本土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观点2: 晶合集成成为综合性企业
晶合集成在晶圆代工领域提供资料、光刻掩模版、晶圆代工全方位服务,成为台积电、中芯国际之后的综合性企业。
关键观点3: 晶合集成业绩持续增长
根据发布的业绩报告,晶合集成的营收逐季增长,第一季度的营收和同比增长均达到高水平,计划在未来继续扩产。
关键观点4: 晶合集成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晶合集成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光刻掩模版技术进步,为更多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正文
芯东西7月23日消息,昨日,晶合集成宣布其生产的安徽省首片半导体光刻掩模版成功亮相。
这不仅填补了安徽省在该领域的空白,进一步提升本土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更标志着晶合集成在晶圆代工领域成为台积电、中芯国际之后,可提供资料、光刻掩模版、晶圆代工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企业。
掩模版是连通芯片设计和制造的纽带,用于承载设计图形,通过光线透射将设计图形转移到光刻胶上,是光刻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晶合集成创立于2015年5月,是国内第三大、全球前十的晶圆代工厂,也是安徽省首家投资过百亿的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
2023年5月
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截至今日收盘,其最新股价为15.29元/股,总市值为306.74亿元。
这家晶圆厂一直专注于高精度光刻掩模版研发和生产,目前可提供28-150纳米的光刻掩模版服务,将于今年四季度正式量产,服务范围包括光刻掩模版设计、制造、测试及认证等,计划为晶合客户提供4万片/年的产能支持。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晶莹剔透的冰晶五环、由96块双面屏组成的巨型“雪花”主火炬台、承载着“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冰瀑布,这些视觉盛宴背后决定显示成像效果的显示驱动芯片,便是晶合集成与集创北方的联手之作。
根据晶合集成发布的业绩报告,其2023年营收逐季向好,全年收入72.44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晶合集成的营收延续环比增长,达到22.28亿元,同比增长104.44%。
2023年,90~55nm产品贡献的主营收占比多达56%。
截至2023年年底,晶合集成共有1660名研发人员,占全体员工数的比例为36%,全年新增275个专利。
今年第一季度,晶合集成实现了55nm代工平台50M单芯片、高像素及1400万堆栈式图像传感器芯片批量量产,同时40nm OLED显示驱动芯片首次成功点亮面板,将于第二季度实现小批量量产。
据晶合集成披露,自2024年3月至6月,晶合集成产能一直处于满载状态,6月产线负荷约为110%,订单超过现有产能。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更好服务客户,
晶合集成
计划于2024年内总扩产3-5万片/月。
目前晶合集成在原材料领域已实现90%由国内厂商供应,在设备领域,晶合集成已大量引入北方华创、中微、拓荆、华海清科、至纯、盛美、屹唐、合肥御微、中科飞测、天芯微、邑文等国内设备厂商。
从专注显示驱动芯片代工到扩展五大主轴产品,从专注晶圆代工到提供光刻掩模版服务,晶合集成致力于寻求多元化成长空间,为增加营收、扩大盈利提供强劲支撑。
未来,晶合集成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光刻掩模版技术不断进步,快速打造晶合光刻掩模版业务板块,为更多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