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妈妈让我带对象回家过年,赶紧从网上找一个吧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16 10:37

正文

城市在她空着的棋盘上不断移动,重复着她始终如一的生活。居民们反复演出同样的场景,只是更换了演员;他们重复着同样的台词,不过改变了口音而已;他们张开不同的嘴巴,打着同样的哈欠。《看不见的城市》伊塔洛·卡尔维诺 [意]


网络与情感


城市在变,这是当然的。但城市也没变,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依然在爱,在恨,在追逐……这和我们的祖先,祖先的祖先并无区别。



因而技术确在更迭,但是人们依然能像罗密欧和朱丽叶那样忘我的相爱。区别是这一代的忘我不是隔着窗台,而是隔着电子屏幕。


有许多人相信自己的白马正憩息在网络的丛林,相信自己的水晶鞋落在了互联网的某个角落。于是在爱情来扣门的那一刻,不假思索的开门应允。


另一些人对这些是通通不信的,却也不得不求助于网络。遥远的问候总好过相思之苦。金钱换起来的短暂关系可以解燃眉之急。连情欲都可以在线上一拍即合之后,到线下草草解决……




不过今天要说的,只是《网络与情感》中的两个小章节:“租男友”和“网恋被骗”。这些浮夸的社会表象背后,正是人们真实的情感困境。



第一节:租男友回家过年


1月13日,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开始,无数中国人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途,这其中一定有不少年轻人是忐忑不安的。


回想起家长会问的那些问题,几乎每个人都能即兴来一段单口相声,大部分中国家长都会叨叨这些话:“再不结婚就要一辈子孤独终老啦”“你也不看看自己多少岁啦”……久而久之,年轻人们就有了自己的对策:租男友回家过年。


有位外国人甚至为中国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拍了部小纪录片:



纪录片中的中国女孩27岁,在北京工作,事业成功,经济独立,但父母仍然不放心,因为她27岁了,怎么还没对象……于是妹子决定租个“男票”回家过年。


这个动机非常简单,是为了“堵住”家人的嘴。结果是妈妈当着“男友”的面就挑剔起来了:“你俩不合适!要找老实本分的,这么帅的小伙子(一看就)不老实本分!”



得亏着不是真男友,否则小两口有的受了。


其实母亲们的担忧,是永远不会中断的。你租了个男友,妈妈会催你们结婚买房子,你们结了婚,妈妈会催你们生孩子……因为情感是恒久存在的,只要母亲还挂念着你,那么你的一举一动都像你幼儿时学走路那样,让他们忧心不止。


另一位亲历者讲述了更为尴尬的经历。这位34岁的北方单身女孩,敌不过父母年年催婚,就租了一位男友回家过年。父母乐不可支,对这个男友印象极好。俩人也在春节走亲访友的期间产生了感情,并且假戏真做的闪婚了。



听起来这个故事只差一句“他们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但这毕竟是生活啊,将孤男寡女独处时会产生的生理反应当做是爱情,结果把自己蒙在了情欲的谎言里,直到俩人真结了婚,才发现他怎么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啊……又闪离了婚。


这当然不是孤例,用“租男友”做关键词去搜索,会发现许多这样的阿里,在贴吧论坛搜索,能看到许多男女都跃跃欲试想“出租本人”……


很难说这个社会现象的本质原因是父母们操心的有点过了,还是我们越来越缺乏与父母沟通的耐心。


但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考:是要用租男友来应付过年回家的短期问题;还是老老实实的面对我们和父辈的观念隔阂,和父母坦诚沟通。毕竟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更多的谎言来圆。如何润物细无声的让父母接受自己的婚恋观?哈哈哈哈这可能是个未解之谜,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二节:网恋被骗


吃饭了吗?  

早点休息,注意身体呀   

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

讨厌,愿意


桥豆麻袋,别激动。你可能交了个假女友,微信那端是不是女的都很难说……


连对方面都没见着就爱的死去活来。这种事以往被认为只有学生才干得出来。毕竟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太容易被骗……


但事实却证明,这个锅学生们不能背。仅仅是最近这几天发生的新闻都足够让人大跌眼镜……


49岁民工网恋9个月花38万

才知“女友”是男的


49岁的老李常年在外打工。通过微信“附近的人”结识了女网友“臭宝”,相见恨晚。两人交换了照片,“臭宝”竟容貌姣好,这让老李心花怒放。而“臭宝”也是频频对老李示好,并主动要求做老李的女朋友。


在随后的九个月里,“臭宝”一会儿要开诊所,一会儿要开粉丝羊血店,一会儿要给母亲治病……总是缺钱,总是向老李借钱,老李出于怜爱,每次都东拼西凑汇钱给她。快过年了,工友和老婆问老李今年挣了多年钱,老李才幡然醒悟,算了一算,前后竟给“女友”汇了38万元……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这位“臭宝”,实际上是一位28岁的年轻小伙……

  

女教师网恋“帅哥”被骗8万 

对方竟是学生妈妈


26岁的黄女士是泉州一所幼儿园的老师。2016年3月,班里有位同学的妈妈陈某说要给单身黄女士介绍一位帅哥,并给了微信号。这位帅哥自称“陈少波”,是晋江人,还给黄女士发了自己的工作照片。黄女士一看确实清秀俊朗,很是倾心,于是俩人隔空建立了男女朋友关系。


没过几天陈少波称自己住院了,并以当地有婚前女方不能见男方的“习俗”为由,拒绝了黄某的探望。但是要向黄某借点钱,因为住院费不够了。黄某没多想,就给对方转了账。随后男友开启了借钱模式,从100到10000元不等,黄某一一应允,毕竟是男朋友么。


就这样谈了一年的恋爱之后,陈少波却突然失联了。经警方调查,发现这位“陈少波”就是当初给她介绍对象的学生家长陈某,因为赌博欠债,想到了诈骗……



上海一男子陷入网恋 

被女骗子一个月内骗走21万


朱某是一位单身男士,他的一位女网友称要给他介绍对象,他应允了,随后认识了网友张某。张女士给朱先生发了自己的“网红脸”美照,朱先生一见倾心。与张某在网络上谈起了恋爱。


朱先生和前女友就是因为舍不得花钱分手,因此对女友的请求十分大方。而张某也演了一出诚实守信的好戏,先借了800,及时归还,取得了朱先生的信任,随后卡擦卡擦大刀阔斧的开始借钱,一个月内竟借走了21万。


朱某也是普通工薪阶层,这么大笔钱也要经过贷款的方式才能筹得,经过同事的提醒,才察觉自己被骗。报警后发现这位女友其实就是当初要给他介绍对象的女网友,只是换了QQ号而已……



纵观几个案件,会发现想象力似乎能够帮助人们补齐现实中缺失的真实信息。当人们听见声音,看见图像时,自己就能脑补出完整的、美好的画面。这原本是人类的优点,正是想象力让人类创作出无数的艺术作品。但在网络世界,这却成为了人类的阿克琉斯之踵,被骗子一击即中。


如何防止自己被情感控制,提高警惕,是我们面对新技术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啼笑皆非的情感闹剧,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产物。诚然有诸多研究表明,电视、电脑、手机驯化了我们,将我们变成冷漠的、不愿意思考的孤立个体,但是换个角度想想,我们不也从这些新技术中获益颇丰么。


实际上每朝每代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闹剧吧,我们能攻克一种问题,就要迎面遇上另一种问题,这和“租男友回家过年”的境况相同。毕竟这世上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事情,生活是流动的河流,而我们只会不断地被不可抗拒的情感推入现实的困境。


    互动     

当你的情感遇到了网络

又发生过怎样尴尬或有趣的故事呢?

欢迎分享



作者:胡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来源:华商报、广西新闻网、重庆晨报、看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