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勒·柯布西耶大事记
Le Corbusier Le Grand
看小镇青年如何成为闻名世界的建筑师
柯布研究者、现代主义建筑爱好者必备
费顿原版,值得珍藏
尺寸:23.5 x 5.1 x 29.8cm(619元)
数量仅有15本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作为现代主义时期最吸引人眼球的明星建筑师之一,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在建造、几何、规划、绘画、写作、政治活动等方面均有建树。
他是旅行家,足迹遍布欧亚。他密切研究欧洲中心城市的建筑,伊斯坦布尔与雅典,关注大都市的发展。
他是建造者,工业环境驱使他于实践之中改变现实世界。他从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建造出发,重新思考房屋该如何被建设,从而创造多米诺体系,带来一系列建造结构、技术的创新。
他是几何学家,将绘画、雕塑与建筑联系在一起。通过与艺术家、数学家合作,他于1945年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比例系统,将模数与黄金分割比联系起来,并应用于所有建筑设计当中。
他是城市规划师,怀有重塑都市的理想。他设想拓宽传统街道以适应新的交通工具,以功能分区的原则作为城市规划的起点,建设新标准下的大都市结构。
他是画家,将每日清晨的绘画练习当作一种“秘密实验”。他许多建筑作品的形式便来源于此。
19岁,他看不上学校教育,就踏遍万水千山,以人生为课堂,自己教育自己。他边走边看,很多享誉世界的大师名流,在他眼里都像鸿毛一样轻;
27岁,他提出了多米诺体系,打开了现代建筑形式的潘多拉之盒;
29岁,他和奥曾方一起发表了《立体主义之后》,向毕加索发出挑战;
33岁,他改名换姓,创办《新精神》杂志,跟往日决裂,全心全意地拥抱现代。火车、游轮、飞机,什么新鲜他尝试什么,一边把玩一边发出由衷的赞叹:建筑应该向机器学习啊!他在塞浮荷路35号的事务所成了新事物的集散地——混凝土墙壁、大众甲壳虫汽车、钢管黑皮座椅;
36岁,他写成《走向新建筑》,向建筑世界发下战书。挫折和打击纷至沓来,柯布却愈战愈勇;
41岁,他揭竿而起,创办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与旧世界分庭抗礼;
43岁,他完成了《光辉城市》,向现代人居环境的不道德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
45岁,他出版《学院派:反抗或衰亡》,表达了在思想领域摧枯拉朽的决心;
46岁,在他的主导下,CIAM第四次大会通过了《雅典宪章》,成为柯布和麾下义勇军的战斗纲领;
50岁,他又向新权威美国呛声,批评他们是怯懦者之国,不敢接受他的革命理想;
54岁,他不惜身败名裂,力图说服维希政府采纳他的城市规划;
55岁,他创办“革新建筑设计师会议”,在CIAM之外另辟根据地;
60岁,他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顾问团中舌战群儒,虽败犹荣;
63岁,他只身前往南亚次大陆,为革命点燃新的火种。68岁,他以神秘的朗香教堂再度震惊世人,与功成名就的昨日之我挥手告别。
柯布的思想和行动就像狂风巨浪,永无止息。他目睹了机器时代的希望和幻灭,内心风起云涌,把时代的波澜壮阔铸进钢筋混凝土的丰碑。二战以前,他的房子是白色的居住机器,光洁又明亮。二战以后,他的建筑变得粗糙而神秘。无论他如何变化,都让世人目眩神迷,瞠乎其后。柯布是二十世纪人居环境的缔造者,可是他的成就建立在疯狂的城市化和战争浩劫的废墟之上。
Le Corbusier Le Grand 按照时间年份排序分为10个主题,全面揭露大人物柯布传奇的一生:1887-1917 孩童时期与早期旅行;1917-1926 成为勒柯布西耶;1922-1935 城市展望与纯粹主义别墅;1926-1942 寻找大项目;1937-1943 巴黎,维奇和战争;1942-1952 基于人居尺度的伟大项目;1950-1962 前往印度;1950-1959 神圣与崇高;1950-1959 地中海岁月;1954-1965 回溯。
他的理想与故事,75座建筑,42座城市的规划,8000多张草图,34本书,400多幅画作,44座雕塑,27部挂毯设计......所有你想要了解的勒·柯布西耶,都在这里。
英国费顿出版社原版,这本书献给所有热爱现代主义与关注柯布的你们:值得珍藏,不容错过。
编辑 | 李菁琳
校对 | 原 源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与有方新媒体中心取得联系。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