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龙应台先生在香港大学的一场讲座引发网络热议。
这个讲座叫《一首歌,一个时代》,是香港媒体与香港大学合作推出的《大学问》系列的其中之一。在这场演讲中,台湾前“文化部长”、作家龙应台,带着大家回顾着不同时代倾听过的歌。
令观者振奋的是演讲过程中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龙应台问台下听众,你人生最早的启蒙歌曲是什么?一位中年听众,操着广普答道:是大学师兄们教的《我的祖国》。龙应台故作诧异地问:“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 话刚问完,措手不及地,全场响起了大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其实《我的祖国》这首歌上热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时间回到2011年,当时,著名钢琴家郎朗受邀前往白宫,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办的国宴中进行演奏,其中就演奏了这首《我的祖国》。由此还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事实上《我的祖国》是1956年上映的影片《上甘岭》的主题曲,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中美两国军队在朝鲜战争期间的一场残酷的战斗。而当时胡主席和奥巴马的会面正好是中美关系的“蜜月期”,而在蜜月期之前,中美在东亚剑拔弩张,差点引发第二次朝鲜战争。因而在朗朗演奏该曲目后,大家围绕该作品演奏时机合适与否,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与争议。
最后,这件事情并未引来中美双方的渲染大波,只是国内炒的沸沸扬扬。郎朗为此也特意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用英文做了一个简短的说明,“请别把艺术的选择政治化”。尽管这样的解释巧妙地化解了当时的尴尬,但是当朗朗在接受美国 NPR (National Public Radio) 采访时仍然还是有所心虚:“I feel very sad. You know, I very sad. And, you know, and I must say, disappointing.”
现在再回顾当时,比起国人在“朗朗事件”后的诚惶诚恐,担心美国会由此“震怒”。 美国方面却并没有任何反应,他们也没有人介意乐曲的战争背景。实际上,在此事件发生的前几年,《我的祖国》的作者刘炽旅居美国的女儿就曾带着百十号纯种美国人的合唱团,在北京用刚学来的中文演唱了这首歌曲。
只不过,这次郎朗把《我的祖国》带到了美国不仅没有令美国人抱憾,反倒是令国人倍感“震惊和失望”。这似乎也恰恰印证了中美两国民族自信的差异。
而时钟再拨回几年前,朗朗也曾用《星条旗永不落》在北京保利剧院作返场曲。不过当时保利的观众却没有那百十位美国人的自信和宽容,迅速收起的掌声以及事后某位老牌钢琴大师“非常不合适”的表态倒是显得略为小家子气不少。
这一次,《我的祖国》再次走火。
一首大陆的歌曲,一所香港的名校,一个台湾的名人演讲者。一下子又把两岸三地给拉拢到一块。比起朗朗事件的“国际性”,这次事件更像是一场发生在自己家里面的事。不过与当年一首歌都能让国人心惊胆颤的“玻璃心”相比,这些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自信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如今,这首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的歌曲反倒在自己家里面引来不少争议,令人感动之余却同样也让许多人唏嘘不已。
所以有人也在网络上感慨道:当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能自信起来时,为何自己家里人唱了几首爱国歌曲,却也要感动地稀里哗啦呢?
再次回顾龙应台先生的整场演讲,正如她满怀深情地说:“一首歌能够经历数十年依然不被忘记,是因为它是时代、是历史,更是每一个人的回忆与安慰。”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当她诧异地问:“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时,我们这才发现一个残酷而又荒唐的现实:原来这位台湾中年人与祖国离得竟然是这么的遥远,以致于我们熟悉的爱国歌曲成了她满脸的疑惑。
从笔者自己本人这些年的经历来看,这些与我们“常识”相悖的事情其实早已经见怪不怪。
当初在台读书的那段期间,我们也曾为老师为欢迎我们这些陆生在课堂上所言的“让我们一起欢迎国外的朋友来台湾读书。”而倍感震惊,我们也会为曾在大陆读过书的台湾老师上课时直言的:”与我们台湾人不同的是,中国人是一个很有民族性的民族“这样的言语而愤怒不已。如今,当自己的台湾朋友在网络发个“爸爸终于回国了”,即使他的爸爸只是在上海做生意。我们也不觉得这对我们的交流会有什么问题。
有时候想想这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我们一直沉浸在美好的梦想中,却从来没有去真正理解现实的残酷。而更为可怕的是,即使回归多年的香港,却仍然有人公然的在“支那、支那”的叫骂中,挑动着众人的神经。
今年10月12日,在香港立法会新一届议员宣誓入职的仪式上,两名来自香港“本土派”的年轻议员身批写有“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国)的蓝色横幅宣誓,其中一个名叫梁颂恒的人还在宣誓时故意把中国读成“支那”。而他的“同党”游蕙祯还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文全称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用脏话念成了“People's Re-fu*king of 支那”。
对于“支那”这个词,我想摘录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里有关这个词的解说,这是当时民国湖南第一师范孔昭绶校长在明耻大会上的演讲: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有一个词,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支那。这是日本对中国的称呼,在日本人嘴里,中国就是支那,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是支那人。那么支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起初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是自隋朝起,从天竺语“摩诃至那”中派生的一个对中国的称呼,词义并无褒贬。可就在五年前,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学校给我准备的学籍表上填写的就是支那人孔昭绶。每次遇到日本人的时候,他们都会说,看,支那人来了。
他们当时说话的表情,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是一种看到了怪物、看到了异类、看到了某种不洁净的东西、看到了一头猪混到了人群里,才会表现出的轻蔑和鄙夷!于是,我就去查字典,我不相信日本人的字典,我查的是荷兰人出的1901年的《荷兰大百科通用词典》。我查到了:“支那,中国的贬义称呼,常用于日本语,亦指愚蠢的、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这就是支那的解释!
耻辱啊,耻辱!!我泱泱大国,巍巍中华,竟成了诸般列强眼中的蛮荒未化之地!耻辱啊!我四万万同胞,竟成了任其宰割的鱼肉!人,不可不知耻!耻,有个人之耻,国家之耻。德守不坚,学识愚昧,身体衰弱,遭人白眼,乃个人之耻。纲纪扫地,主权外移,疆土日蹙,奴颜卑膝,乃国家之耻!
我四万万同胞,如果人人为人所耻,则国家必为人所耻!一个国家被人耻笑,那么个人也将成为别人耻笑的把柄!支那之耻,无有个人与国家之分,此乃我中华全体之奇!耻!大!辱!
依稀记得自己当年看到这段视频时热血沸腾的心情,以致即使到了今天想到“支那”这两个字仍然会记起这段演讲带给我的冲击。
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对于这个回归多年的地方,从占中到旺角新年夜的暴乱,再到这次议会议员明目张胆的挑衅无不在预示着,我们一直没有真正认清这些新世代年轻人的现实。而明年香港还将迎来新的特首选举,未来还会发生什么,不禁让人寒蝉。
不过至少还是应该庆幸的是,像视频中唱着《我的中国》的那位校长,还有龙应台先生,像这样一辈的人的存在,至少还是和大陆能够保持较深的渊源。很多时候,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能与过去连结的回忆,两岸三地的人们,因此也好在还没有走的太远。
事实上,她和马英九、洛夫、琼瑶等人都是同乡。而笔者本人也生于长于他们那个共同的故乡。在演讲中,当她谈起自己的父亲所唱的《四郎探母》时,如此熟悉的京剧曲调,满满的中国风,陪伴着这位作家长大,从她深情的回忆里,至少我们还是应该相信,这位”战争难民的第二代”骨子里还是知道自己从何而来,魂牵何处。
这也,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在读书时代,远在上海,读着她的《目送》里提到南岳衡山的冬天时,也会为此而热泪盈眶。
或许我们难以想象若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她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摆在台湾的书市里会有多少人驻足拾起。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当还有这样一代有着家国情怀梦的人在对岸时,即使政见或有隔阂,但两岸的心总还是有机会相连一起的。
有时候,总觉得,我们越缺乏什么东西,我们也就越容易感动着那些突然得到的东西。于是,也会愤愤然怒斥道: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为何我们对两岸三地这种关系会愈发的不自信,也愈发的变得如此容易感动?
也就是上一次,香港青少年在香港机场快闪演出,深情演奏着爱国歌曲,一句“请别忘记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同样也是让国内的观众感动的稀里哗啦。
我不否认,我们两岸三地确确实实需要这样的感动。但是,有时当反对谩骂的声音越来越多的时候,有时也会有所怀疑,这样的感动到底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自欺欺人,还是真的就是“生而有之”?
或许这更像是一个无解的悖论,我们无法证实,我们谁也不敢去轻易揭穿。但是,当我们自己的家人,唱起几首爱国歌曲时,我们会如此感动,并由此充满自豪与自信,这终究是不正常的。
而这样的自信与自豪感,与这个大国的崛起终究是没有关系的。
突然想到龙应台先生曾有一句备受争议却又很经典的话是 “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 这句话曾经不仅一度引起了国内某些 “知识分子”的集体膜拜,更被台湾视为是一种可以用来俯视大陆的“普适情怀”。不过,巧合的是,今年台湾渔民获大陆解救的事情却让她所说的这句话倍显尴尬。
当时,被索马里海盗挟持近5年的台湾籍轮机长沈瑞章最终获救,尽管终于平安脱困,但他的心情却五味杂陈,因为这位曾在14年海盗们给出的视频中怒斥台湾当局见死不救的渔民最终的救命恩人却是大陆的政府机构。而在获救后,在他妻子杨秀慧长长的感谢名单中,有中国外交部、国台办等大陆政府部门,也有蔡正元这样的台湾国民党“立委”,更有大量好心筹钱赎人的企业人士,但唯独没有任何台湾的官方部门。
比起中国这些年索马里护航,利比亚撤侨,这件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并不能说明什么。于是,我们也终究无法理解龙应台先生笔下这样的“国”之下,民的尊严在哪?
(被救台湾渔民欲下跪感谢大陆官员,被扶起)
现在再来看她在港大的讲座中最后所说的:“我们没有不怀希望的权利。就算未来的香港没希望,台湾没希望,大陆没希望,你不是还是继续爱你身边的人吗?你不是还要寻找爱吗?你不是还要告诉你的孩子的成长的路吗?你不是还要去面对这个世界吗?除了希望之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或许,比起龙应台口中那些苍白无力的爱与希望的口号,家国情怀之下的大国崛起终究还是要来的更切实际点。
最后还是回到两岸三地问题的关键。如今,当我们看到网络上“键盘侠”的谩骂不止,“茶叶蛋”的嘲讽不断时,我们也多会感慨,在现有的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老一辈人还有“大陆情节”人的离去,两岸三地后代之间,这样的隔阂是否会变得越来越大。或许,真正应该警惕的是,我们不应该在这样的爱国歌唱里轻而易举的感动,这种自信终究会让我们迷失自我,以致无法认清现实的残酷。
或许,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少一点傲慢与偏见,多一点家国的情怀和素养。毕竟对于我们而言,相互鄙视和狭隘的互怼终究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惟有当我们学会真正唤起双方内心深处共同的东西时,这个民族才会真正充满自信,充满希望!
正如艾青的诗所言: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也正如那首歌所唱的: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附上让人难以忘怀的歌词: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利益声明: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未持有该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仅供投资者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由格隆汇打造的“决战港股”海外投资嘉年华系列峰会将自2016年10月19日(周三)至2016年12月30日,在全国8大核心城市隆重召开(深圳、杭州、上海、南京、北京、成都、厦门、广州)!
首次将中国境内的海外投资这个特殊群体(海外上市公司,拟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海外投资者、机构、监管层)聚拢在一起,结朋交友,共商全球资产配置大计。
格隆汇真心诚邀所有对海外投资感兴趣的朋友参加这次巡回峰会——这将是一次港股的“长征+北伐”盛会。期待您的参加!
第七站将于2016年12月20日(周二)在厦门召开。
了解活动详细内容以及报名方式请点击阅读原文,到场参会者均会获得由“格隆汇”精心准备的精美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