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苍龙生活号
「麻辣娱投」是微博签约财经自媒体、界面JMmedia联盟自媒体,由清华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教授与资深文娱商业记者团队共同创办,聚焦文化产业,纵深泛娱乐细分领域报道,更多的发掘与更远的探险,使我们得所遵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奔流新闻  ·  中国女篮领队王芳卸任 ·  8 小时前  
奔流新闻  ·  中国女篮领队王芳卸任 ·  8 小时前  
新浪体育  ·  中国巨人遭 KO 倒下 他其实早就该输了 ·  昨天  
现代快报  ·  吴艳妮等,南京夺冠! ·  2 天前  
上饶新闻  ·  收藏!上饶最新油菜花期赏花攻略出炉~ ·  2 天前  
上饶新闻  ·  收藏!上饶最新油菜花期赏花攻略出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苍龙生活号

得吃货者得天下?《我在宫里做厨师》:今日头条的综艺开胃菜

苍龙生活号  · 公众号  ·  · 2019-07-01 21:28

正文

文/张翰飞


6月21日,一档由华帝独家冠名的宫廷饮食文化传承探索节目《我在宫里做厨师》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悄无声息”的上线了。首期由“蛙哥”苏有朋化身御膳体验官兼乾隆皇帝,带着网民探寻乾隆养生秘方——八珍糕。引爆回忆杀的蛙哥清宫造型+贴切夏至季节养生之道的“十常”保健操和八珍糕,不但在满足养生需求的基础下勾足了大家的味蕾,更是赚足了眼球和热度,从而实现了收视率与口碑的双丰收:刚刚上线便引发全网热度,微博主话题阅读量破千万。首期播放量随即也破千万,微博综艺话题榜持续高居第四。



随着第二期节目继续带领我们解锁多面乾隆的御膳房,探寻乾隆六下江南的秘密,打造沉浸式宫廷美食体验,口碑和热度还在持续上升。


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流传至今。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达到高潮后,过去的几年中,关于美食综艺的探索方兴未艾,但题材撞车、画风雷同……也不断消耗着观众的期待,高开低走的美食综艺数不胜数。


此次《我在宫里做厨师》能否打破美食综艺的同质化,掀起宫廷美食热潮,实现“高开高走”还未成定局,但字节跳动想借此进军综艺市场的决心已可窥一二。而这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值得我们品读:字节跳动整个娱乐生态的联动和扩张正在彰显……


1


多年阿哥熬成皇


《我在宫里做厨师》官博在开播前四天才正式公布了播出时间和嘉宾阵容,但官宣之前不断有以趣味性为辅的清朝宫廷小知识科普和关于嘉宾的小剧透,从而调足了观众的胃口,也为此后节目的调性做好了铺垫——专业科普却又不乏趣味性和真实感。


从开播前几天剧透的“首期节目嘉宾有张吃了防腐剂的脸,我们的年龄和体重都在蹭蹭地上涨,TA却一直都这么年轻,这么瘦”,到公布嘉宾阵容后带头刷起来的tag#五阿哥变乾隆#、#苏有朋仿佛吃了防腐剂#。



除了当年单纯善良的永琪在《还珠格格》杀青多年后再度梦回大清,摇身一变成了成熟睿智的乾隆,漱芳斋的小桌子也已升级成乾隆身边的太监总管。节目组不但圆了昔日皇阿玛张铁林老师想让蛙哥当一回皇阿玛的梦,更勾起了大家对心中永恒的“五阿哥”所代表的青春时光的怀念,故人相见,不禁泪目。不得不说“多年阿哥熬成皇”这一营销手段确实为节目组吸足了眼球,奠定了节目“高开”的起点。



仅仅靠“”五阿哥”这张情怀牌显然不够,除了苏有朋,节目组还请来了惠英红、刘钧、曾黎、张佳宁、黄圣依等5位明星嘉宾来作为体验者来品尝美食,利用情景再现对八珍糕、苏造肉、菊花火锅、攒盘肉等8道营养美味又精致的御膳进行复刻还原,让宫廷美食走入寻常百姓家。


节目组对这六位明星嘉宾的挑选并非随意,而是围绕清宫元素展开抉择。首期亮相的苏有朋是节目组打出的第一张情怀牌,毕竟《还珠格格》实在是太多人忘不掉的年少青春,有着不老神颜的他对应高寿乾隆的养生秘方实在再合适不过;惠英红则是实打实的满洲正黄旗的后裔,她身上流淌的血液仿佛能将观众更进一步的拉进节目组打造的沉浸式宫廷美食体验;其余几位演员也都曾饰演过清宫剧,如刘钧曾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饰演过顺治帝,而此次他将跨五个辈分以道光皇帝的身份带领大家回到一个人心难测的朝堂,探寻博大精深的宫廷美食文化……



除了围绕清宫元素展开的强大的明星阵容外,节目组还邀请了北京社科院满学所博士后杨原先生担任御膳寻访人进行历史解读以及国宝级烹饪大师刘俊卿亲传叶赫那拉氏正蓝旗怡慧云等人担任御厨。除了在菜品的复刻上选择专家外,节目组都是在故宫博物馆和颐和园等清宫原址地实地探寻部分取景,确保节目所涉及的一切历史相关资料,都有专家顾问团协助进行实地调研与史料背书。不难看出节目组在想保证综艺的趣味性和真实感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作为纪录片的专业度和严谨性。


2


今日头条欲构超级IP,

打破美食综艺市场的同质化“僵局”


“民以食为天”。对中国人而言,对美味的追求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基因使然,美食综艺必然会在我国综艺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定位仍更多偏向于竞技的《厨王争霸》到火爆国内外的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逐渐发现美食综艺是一个供不应求的蓝海市场。可随着同类型美食综艺与日俱增,国民审美日益在线,观众不似往常那么容易买单了,美食综艺市场逐渐步入“举步维艰”的同质化红海。


在美食综艺的爆发后时代,今日头条欲构美食+文化的“超级IP”,重现美食与历史之间的融合,抓住现代都市人的审美潮流,在同质化的红海中通过微综艺这一独特视角再开辟一片蓝海来。


《我在宫里做厨师》将御膳作为连接历史和现实的桥梁,以首期为例,“蛙哥”苏有朋前一秒还以“御膳体验官”的身份和御膳寻访人杨原寻访第一道宫廷美食八珍糕和乾隆自创的“十常”保健操,后一秒又摇身一变成正在和御医高洋探讨帝王养生之道的乾隆皇帝。在两种角色的切换中,观众不仅易被被美食背后的小故事所吸引,对“文化本体”萌生更多认知兴趣,还能在无形的科普中get到实用的养生技能。



“御膳体验官寻访”+“历史剧情演绎”的搭配成功的将综艺和纪录片的形式完美融合在一起。并且《我在宫里做厨师》仅专注清朝宫廷饮食文化这一垂直IP,打小以来以清宫IP为基打造出的电视剧、电影数不胜数,清朝文化对观众而言有着不同其余宫廷文化的亲近感。


《我在宫里做厨师》在大众较为熟悉的清宫土壤中寻找突破口,通过“御膳体验官寻访”+“历史剧情演绎”的创新形式,构造了美食+文化的“超级IP”,打造沉浸式清朝宫廷美食体验。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在宫里做厨师》想要做成一个科普+养生+搞笑+情怀的节目,但是因为它想要的太多,所以可以最终出来的效果并不会太过理想。


在麻辣娱投看来,《我在宫里做厨师》能否继续保持高开的趋势还未可知,但从这次今日头条出动出击试水微综艺市场空白领域至少能给综艺市场突破同质化僵局提供一个思路方向。


3


短视频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

今日头条打法再升级


今日头条推出《我在宫里做厨师》并非只为从建构美食+文化的“超级IP”这一视角入手,为打破如今美食综艺市场的同质化僵局提供一个思路。更是想在短视频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之际,入局“微综艺”这场新风口争夺战场。


上个月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短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为467.1亿元,涨幅达到了惊人的744.7%。到2018年,短视频用户就实现了反超长视频的逆袭之路,实现了在日均使用时长上超过长视频。



不难看出短视频的东风依然强劲,短视频的下半场已然启幕,如今其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在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中,短视频行业也有了新变化的苗头——短视频创作的边界正在扩大至剧、综、影。


自去年爱奇艺推出了首部微视频网剧《生活对我下手了》之后,2019年再次集合原班人马推出竖屏单元剧《导演对我下手了》;腾讯视频也联合火锅视频、新世相出品了定位于“女性纪实类访谈”的短视频综艺《女人30+》。



剧情向短视频正处于各方入局试水的蓝海阶段,其商业化上也处在探索阶段,各方都有提供补贴分成。如爱奇艺推出短视频付费分账规则,希望从C端获得更多回报。无独有偶,6月17日,今日头条宣布推出“联合制片人”计划,提供价值10亿元的流量支持联合制片人对短视频内容的商业化,并将在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产品中展开联动宣传。



《我在宫里做厨师》就是基于联合制片人计划推出的一款时长仅为15分钟的微综艺节目。除了布局微综艺,今日头条还和非虚构原创短视频制作方Aha视频和自媒体新世相等达成关于短剧和访谈节目等类型的短视频形态的合作,即《恋爱时光餐厅》《人生牌局》等多款短视频节目。



今日头条正在利用其自身平台的属性和优势对短视频不同形态下的内容价值进行挖掘,并完成对短视频领域背后更多商业模式的探索。


4


进击的字节跳动,

升级的内容矩阵


《我在宫里做厨师》这档微综艺之所以能获得高开的走势,离不开节目的创意营销布局,但这一切都是在今日头条及其公司旗下的“头条+西瓜+抖音”为主的多个产品平台和不同的内容生态上得以展开。


《我在宫里做厨师》是今日头条对短视频背后领域更多商业模式的一次探索,但这次探索依赖于今日头条及其公司旗下的文娱生态内容布局。透过《我在宫里做厨师》,字节跳动整个娱乐生态的联动和扩张正在彰显。


在中国互联网版图上,靠着数据资讯平台起家的今日头条野心并未止于此,这些年来它不断在多方领域攻城略地,它的凶悍进攻甚至令BAT都集体陷入焦虑。在其快速掠夺扩展边界的同时,今日头条也走到了第七个年头,出海不利、增长疲软……外界开始传言今日头条或将停滞于“七年之痒”。可事实上,野心勃勃的今日头条仍在前行,它不再似往常般贪婪而激进,但也仍按着自身的节奏联动扩张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