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召开答谢会,对希腊华侨在利比亚撤侨过程中的无私奉献进行表彰,在受嘉奖的华侨中,20多位希腊温商占据了近半名额,成为会场上最受瞩目的一个群体。
从2月24日登上希腊克里特岛到3月4日陆续离岛,在10天的时间里,徐伟春、翁进东、陈兵雷等20多位温商以高效而有序的行动,为转经希腊撤离利比亚的华人展现了海外华人同胞的真情。
▲离岛前,希腊华人华侨总商会的志愿者们与罗林泉大使(前排左五)和李杰武官(前排左四)合影留念。
图中温籍志愿者为:前排——吴海龙(左二)、翁进东(左三)、徐伟春(左六)、吴曼尔(左七)、吴旭辉(左九)
后排——虞陈星(左二)、王鹰奇(左三)、任月松(左四)、杨大寿(左五)、金凯(左六)、张扬(左七)、吴长顺(左八)、张剑(左九、希腊华人华侨联合总会)、白洪伟(左十)
因工作未能参加合影的温籍志愿者还有林景、林欢乐、张向东、陈兵雷、张蓓艳、陈爱琴、黄旭东、谢忠等
难忘的电话卡
前天,从利比亚转经克里特岛返回老家烟台的利比亚华人刘杰向当地媒体描述他的撤离历程,除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辛劳之外,他对温商为他们方便与国内亲人联系而提供电话卡特别感激。
电话卡是翁进东等人上岛之前调集的,总数为1000张。然而在首批利比亚华人抵达之后,这些被称为“报平安的信鸽”的卡片便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于是在岛上提供志愿服务的各大社团都加大了对电话卡的供应,确保了每人都可与国内联系。
与电话卡相比,温商的很多服务更为“幕后”,同样为撤离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负责押车去机场的吴旭辉等人每天有7、8个小时以上是在大巴车上度过的;负责人员与酒店名单的林巧勇每天奔波于各大酒店核对人员,脚都跑出了水泡;负责酒店内秩序的杨大寿、吴长顺等人,负责维持秩序,杜绝蹲着吃饭、乱丢垃圾等现象,逾2万华人给希腊人民留下有序、高素质的印象,他们功不可没;负责翻译工作的王鹰奇是机动部队,从送病号去医院到晚饭吃什么,哪里有需要就可以看到他。
志愿者服务的“温商模式”
一直到3月4日,我国驻欧盟各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到位之前,岛上一直保持着数十名工作人员服务数千乃至过万利比亚华人的局面。温商侨胞们管理企业的经验被充分利用了起来。
在撤离人员超过4000人时,温商杨大寿等人想出了编号、分组的方式,对每30-40人进行分组,指定小组长,再将若干个小组长落实到具体的志愿者处……但很快,岛上人数就超过了6000人,并且每天要保证2000多人的撤离。
温商的“管理方式”随着新形势而更新换代,他们对人员进行了“数字化”管理,把所有撤离人员进行编号、输入基本信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难以挑战的“大动作”,然而温商们发挥自身人员众多、凝聚力强、物资调配能力强的优势,集中所有人力和物力,硬是完成了信息的采集。
撤离工作完成后,中国驻希腊大使馆认为,由温商发明的这种管理模式对于今后类似事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特别要求主要执行者希腊华人华侨总商会对流程与经验进行整理留档。
温商眼中的“爱国主义”
支援撤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很多希腊温商说,是参与到历史事件中,见证国家的崛起。
翁进东说,每一次他看到游轮靠近,船上所有人高呼祖国万岁,就感到眼眶湿润。
徐伟春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流泪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现场,当时中国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逆转俄罗斯女排,现场的华侨无论过往有什么成见的,都在那一刻消融,流着眼泪拥抱在一起。那一刻,他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爱国的,都会为祖国而自豪。
在国内,徐伟春有时也把那样的体验和他同龄的朋友们分享,但能够理解他感受的人不多,甚至还有人笑他多愁善感。
这一次,在克里特岛上,当时的那种感觉又时时刻刻地回到他身边。
“所以我们非常一致地拒绝了任何金钱方面的补贴,我们真的不愿意把这样的情感与金钱扯上丝毫的关系。”
来源丨@瓯网 温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