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安于平淡的人生吗?
人可以选择过味道浓重的生活,也可以选择过口味清淡的生活;可以选择过色彩斑斓的生活,也可以选择过色彩平淡的生活;可以选择过紧张激烈的生活,也可以选择过舒缓平静的生活。客观环境有一定的限制和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决定于主观意愿。
读顾城谢烨旧事,他们的生活可谓味道浓重,色彩强烈,但最后结局是那么惨烈,令人惨不忍睹。想来这段人间悲剧既是当事人性格使然,也是他们的选择。他们选择戏剧性强的关系(激情之爱),戏剧性强的生活方式(返璞归真),最后就以戏剧性最强的方式收场(谋杀与自杀)。这样的人生,其神经质的程度与惨烈的冲突戕害令人不寒而栗,作为旁观者,觉得反倒不如木讷的没滋没味的平淡人生了。
人应当选择哪一种人生呢?人生的基调是可以选择的吗?我观察,不可选择的成分大于可选择的成分,这是总体而言;此外还有个体差异——有的人被动成分多,有的人主动选择的成分更大。
很多人信命运,所谓信命信的就是客观成分对人生的塑造,在他们眼中,一切该发生的都会发生,是先天注定的,没得选择的,完全被动的。就连“性格即命运”这种说法也是相信客观成分重于主观成分的,一个人的性格是他的命运的客观决定因素,人只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其实,主观选择的成分对人生的塑造按说应当更重要。凡是了解存在主义的人都会赞同,人的行动和选择是一个人存在形态的决定因素,至少也是重要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人并没有什么先天决定的本质,都是他的选择、他的行动和他的存在状态决定了他的本质。在人生中,如果我们选择快乐,就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如果我们选择痛苦,就会有一个痛苦的人生。顾城的悲剧人生恐怕还是他的主观选择大于客观因素。
大多数的人生都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所以是客观成分大于主观选择成分的,是色彩平淡大于色彩斑斓的,是平庸琐碎大于戏剧性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写诗,都不会经历激烈的激情之爱,也都不会遇到顾城那样惨烈的事故与结局。我们应当安于平淡的人生吗?我想,人应当过一个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但是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可以主动选择快乐和美好,选择美与爱。值得尝试的是:只要不到顾城那样失控的程度,可以选择让自己人生更加浓烈斑斓一些。
这世上还有什么不平庸的事情吗?
人为什么一定要建立自我?
知足常乐
人能做成什么事,多半凭天赋,很少凭努力
做个肉身不出家的灵魂出家人
我该怎样消磨自己的时光?
我决定选择快乐和自由
嫉妒像乞讨,欣赏像施舍
灵魂朋友之四大要素
人性与时代的双重悲剧
对四种人生道路的点评
以不变应万变
我心中的诗意栖居
我的交友之道
尽量闭眼不看铺天盖地的丑陋
独自一人在大地上自由行走
爱是人生的一份厚礼
参透的感觉就是天堂的一扇大门徐徐开启
得到美好生活的不二法门
艺术家只是工具
爱你就像爱生命。算了。不胡扯。
人可以刻意选择欢乐
躲开虚名浮利和虚情假意
极端还是中庸
“那个事实”是所有人的宿命
如果有来生,还愿像今生
极简:这就是我灵魂的模样
当人类进入虚拟性爱时代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庆幸自己身上平庸的一面
能不能不出海,只是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呢?
愿有一颗阔大的心,容下宇宙和人生
为暴力美学正名
如何达到人生的从容不迫之境
将生命从无聊中打捞出来的两个办法
一只小虫怎样从被黏住的蜘蛛网上成功脱逃
对《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的两点分析
李银河:中国一定要把性教育坚持下去
不紧不慢地走向出世的境界
把二十岁的状态保持到生命的终结之日
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陷阱
叔本华说:人如水蛭
世俗修行的三项内容
曾国藩是我们的人生楷模吗?
让自己的人生尽早进入自由之境,越早越好
是谁杀死了田小娥?
杨振宁为什么会认为“佛教是科学”
我已经可以离开战场了
仅仅看到具体的人群,人的生活是可怜的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让自己的生命始终处于爱与被爱之中
人可以选择避开丑陋,直取美好
论生存的三种状态
精神之爱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人要不要节制欲望?
摆脱痛苦的唯一良药是宏观视角
人生就是一场苦中作乐的游戏
让生命被美和爱占满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