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HiShorts
见到彩云姐,是在3月31日下午。此时,距离《草木人间》上映只有最后4天,而距离影片确认定档,其实也才只是过了18天。
但整个项目的筹备,已经持续了四年多。
箭在弦上,
蓄势待发。
这是这次采访中,彩云姐给我的最大的感受。
陈彩云
在结束了任职十年之久的北京电影节创投工作之后,
《草木人间》
是陈彩云转型做制片人时接手的第一个项目。
今年
3
月
10
日,影片的女主演蒋勤勤在香港亚洲电影大奖上刚拿下最佳女主角奖,团队趁着这股热度火速推进了上映进程——陈彩云一直在等这个奖落地,她觉得志在必得,“实际上就是在等颁奖,等颁完奖,定档的事基本也就能敲定下来了”。
蒋勤勤获奖照
三天之后,3月13日,《草木人间》宣布将在4月3日进行全国公映。
通常情况下,电影定档至少需要提前一个月,但
《
草木人间
》
只有
21
天
可以用,相对比较紧张
。宣发
团队选择从
21
号开始,拿出
7
天时间迅速铺开高校路演的局面。
路演从北京大学开始,在上海大学结束,这场路演之所以没有选择影院,陈彩云觉得其中一大原因是影片反传销的故事
调性
更
适合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
很
容易上当受骗
,
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学生被骗加入
传销
组织
,
或者是
年轻人可能带着自己的父母一起上当,特别是老年人更容易受骗。
”
《草木人间》海报
《草木人间》的故事底子是经典的神话故事
《目连救母
》
,搬到现代语境下,导演顾晓刚想要讲的则是一个孩子如何将母亲从传销组织的谎言中拯救出来,重新弥补母子亲情的故事。
在导演顾晓刚的计划里,《草木人间》是继
《春江水暖
》
之后的山水长卷第二卷,《草木人间》的故事灵感,来源于顾晓刚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拍摄《春江水暖》期间,顾晓刚的家人受骗损失了十多万,顾晓刚想把发生在家人身上的这个故事拍出来
—
—
延续《春江水暖》的家庭主题,《草木人间》想要传达的则是顾晓刚对于人性弱点的思考。
关于这个点,陈彩云觉得自己一样很有共鸣。
“
我家人就买了很多所谓的
‘三无’产品
,比如羊奶粉。他们被广场舞团体的销售员针对,最后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我回家后看到这些,就建议他们以后不要再买这类产品了。虽然这些购买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也是一种骗局。
”
《草木人间》剧照
但似乎,很多时候,传销组织对于很多人来说,的确比他们的亲人看起来更懂他们,这就是人性弱点被利用的表现
——老年人因为孤独、与社会脱节而希望得到关爱;中年人因为面临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而渴望成功和赚钱;年轻人则因为陷于就业困难的焦虑中而渴望一朝跃龙门。
传销在当下社会的大行其道,很重要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戳中了不同人群最敏感脆弱的精神
/
物质需求或人性弱点。
《草木人间》剧照
而比起传销组织轻易就能利用家人的心理弱点欺骗她上当,顾晓刚发现,自己将亲人从受骗深渊中拉出来的过程反而是更加痛苦艰难的。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反传销故事中有很多不同于传统类型片的
“顾晓刚风格”和主题丰富度,陈彩云感受到了她从创投策展人转型成为制片人的契机终于到来了。
是的,她一直都在等待这样一个契机。
2018
年,顾晓刚带着自己的创投项目《春江水暖》出现在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投单元,陈彩云和顾晓刚的结缘也正是在此时,那时,陈彩云已经数不清顾晓刚是她在北影节创投认识的第几个年轻导演了,但很快,顾晓刚的名字就将变得越来越夺目起来。
2019
年,《春江水暖》创作完成,顾晓刚凭借此作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一鸣惊人。
也是在同一年,陈彩云担任了
HiShorts!
的评委。那年,青年导演陈明望的作品
《死了一个贼》
入围HiShorts!
,陈彩云看到后觉得这部短片很有改成长片的潜力,主动找到陈明望,磨出了一版新的长片剧本,后来,这个剧本还在北影节的创投单元拿了奖。
《死了一个贼》海报
陈彩云觉得短片给她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那个时候北京电影节的创投单元还没有设立短片赛道,陈彩云觉得,实际上很多短片导演都是非常有才华的,短片也是年轻导演练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很多时候,电影行业对于年轻导演们来说的确过于残酷,如果一上来就直接拍长片,那一旦中途出现了错误,就整个项目就彻底无法挽回了。
陈彩云觉得,这样的创投机制设置并不科学,她因此尝试在北影节的创投单元中也加入短片形式
——也就是“创投训练营”。多了一个短片赛道,对于很多青年导演们来说,也许往往就意味着多了更多被看到、被挖掘到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和这个行业里更多愿意和他们一起合作的电影人共同成长。
陈彩云在HiShorts! 担任评审
对于很多年轻导演来说,短片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最起码能够让他们尝试将自己的表达落地、拍出来,增长更多的拍摄经验,然后能够拿出作品来和业内分享。
“有些短片,你会发现它已经具备了长片的内核,但是要转化成长片,却依旧很有可能需要把整个故事完全推翻掉。”
这些经历,让陈彩云开始越来越明晰地感受到一种行业焦虑
——比起创投而言,对于很多青年导演来说,找到一个可以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作品拍出来,甚至能够成功进入院线、面对观众的成熟制片人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陈彩云在HiShorts! 现场
当下的创投体系,显然远远不足以真正地帮助年轻导演端稳饭碗。
陈彩云觉得,从她
的创投经历来看,这个行业的表面繁荣掩盖了
太多背后
真实的挑战。很多导演虽在电影节中获得关注,但随后的发展却常常遭遇冷遇
,创投项目
孵化率相对较低
——
这是行业的常态,就像天使投资,结果往往难以预料。
“创投实际上是在做一个平台型的运营,主要培养和考验的是判断能力和选拔能力,是要去衡量怎么把好的人才和项目选出来。但实际上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些项目接下来该怎么演变,怎么实现呢?不知道。我觉得这个是青年导演的盲点,也是行业的痛点所在。”
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现场
如果不能把创投项目拍出来,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地帮助一位年轻导演站稳脚跟。
对于一位青年导演来说,一个创投项目和一部可以进入院线的成片,意味着的东西完全不同,甚至前三部作品,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重要性。
“一个导演的前三部作品特别重要。第一部电影能拍出来就不错了,哪怕只有
100
万预算,大家都还是能接受,行业对新导演第一部作品的宽容度非常高。但一旦到了第二部,行业
和观众对于年轻导演的要求就会开始很苛刻。到了第三部作品,青年导演就必须拿出足够的实力证明自己是不是有能力长期吃职业导演这碗饭。”
曾经,北影节有人提出创投的目的是要寻找“具有华语特质”的导演,陈彩云认为这种口号很抽象,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华语特质”,她敏锐地意识到,比起成熟的电影项目,创投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寻找那些具
有明显竞争力的独特人才。
经验告诉陈彩云,选人比选项目更关键。
《春江水暖》拍摄现场
出现一部《春江水暖》,也许远没有比发掘出顾晓刚本人的才华更重要。
而出现一个顾晓刚,也许尚且可以依靠天赋、偶然和努力,但想要出现一批又一批的顾晓刚,让每个优秀的年轻导演都能走出来,绝对需要整个行业提供更加扎实的帮助和扶持。
这十年,一方面正好是中国电影进入高速增长期,市场化速度迅速提升的十年,也是
80
—
90
一代年轻导演逐步成长起来的十年。
“从
2011
年起,中国电影业就像开了挂似的快速发展。这十年,好多新人冲进这行,现在拍个短片,哪怕用手机都没问题。北京电影节上我看到的这些导演,他们甚至很多都不再是科班出身的,这一点倒是真让我挺开心的。”
蒋勤勤、顾晓刚、吴磊
“
但不管是不是科班的,大家都面临着一样的难题。
要知道,从一个小导演变成有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这过程简直难上加难。他们跟这个行业就像两条平行线,碰都碰不到一块儿。这行业很实际,就想找能赚钱的导演。但这些新人一开始更多是想表达自己,他们的资金、人脉、背景都是大问题,他们的首部作品成不成功,谁都不敢打包票。”
所以,也许对于那些年轻导演而言,与一位成熟的制片人合作,才是能真正帮助他们迈过行业门槛的关键一步。
“我在想,如果这些青年导演能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长大,有成熟的制片人帮他们,那他们的项目就会特别不一样。我个人看法,虽然行业都在找好的编剧和导演,但实际上我们更缺的是好的制片人,那些真正懂行的、专业的制片人。”
陈彩云在【未来制片人】课堂现场
但这里也暴露出来了这个行业里根深蒂固的一大资源局限性——成熟且有耐心的制片人的确很能够帮助到年轻导演,但这种匹配并非总能轻易实现。
因为这种搭配本身就有一个不公平的点,即导演可能是新手,但却要求制片人具备
相当
成熟的经验。这样势必导致双方数量不匹配。成熟的制片人可能
更愿意
选择与更成熟的导演合作,
他们
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支持新手呢?
所以,必须要有有勇气的成熟制片人站出来,争当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个行业的创作活力持续不断地迸发下去。
《死了一个贼》剧照
如果没有十年的创投经验,陈彩云也许并不能够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这个事关电影行业未来发展前路的关键病灶。
但光是产生这种洞察并不够,如果没有人愿意鼓起勇气躬身入局,成为那批敢于承担起风险和责任的制片人,当下的局面并不会得到很好的改观。
从相对稳定的创投策展人身份中抽身出来,转而介入具体的影片项目当制片人,这毫无疑问是由热情与责任心推动的惊险一跳,对于陈彩云而言,这既意味着比策展多得多的成就感,也意味着可能将完全超乎预期和设想的风险。
“
我一直在考虑的是,如果我决定成为制片人,我必须先明确自己在行业中的优势。我认为我的一个巨大优势是选择和判断能力。
得益于创投工作给予我的经验,我觉得
面对过去十年
认识的
那么多的青年导演,
我总
能够挑选出合适的人才,这说明我在判断和选择方面具备制片人最重要的品质。
”
《草木人间》映后
“
第二点,我们在做策展时,
养成了非常成熟的组织协调的能力
,这对制片人的要求非常高。
电影节是平台型的,剧组是项目制的,
对比平台性的运营思维,垂直领域的制作经验对我来说相对缺乏。
不过
我之前做过纪录片、短片、网络电影,虽然体量不大,但已经积累了不错的制片经验。
”
2020年,当顾晓刚带着《草木人间》的剧本大纲找到陈彩云的那一刻,对于两人而言,都像是突然捕捉到了一种宿命般的默契一样,觉得应该就是这次机会了。
“
首先,我和导演有信任基础,其次,我们对作品的判断和价值观达成了一致。所以合作很快就开始了。剧本开发前后经历了两年时间,断断续续进行。
晓刚导演是纪录片导演出身,工作非常认真,为了拍摄这个反传销故事,他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采访
”
《草木人间》主创合影
计划性和坚决性,是陈彩云从顾晓刚身上看到的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陈彩云觉得,
想要在电影行业出类拔萃,坚持和有格局是非常重要的
,
很多导演可能没有深思熟虑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导演。
青年导演
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抵达什么样的位置,但这条路是要一步步走的。
在陪着顾晓刚一起完成《草木人间》的过程里,陈彩云过往的创投工作经历让她相当迅速地熟悉和适应了制片人的身份与工作。
成为一个成熟制片人、帮助青年导演们将创投项目落实为可以面对观众的电影
……这场新的冒险,此刻正越来越顺利地走在陈彩云所期待的方向上。
关于《草木人间》,陈彩云跟导演定的策略就是一定要高举高
打。
第一部顾晓刚用的都是素人演员,第二部陈彩云觉得就一定要用职业演员,而且是高质量的职业演员。这次的主创,从摄影指导一直到后面的剪辑指导,各个工种实际上请的都是国内一线的大佬。
其中,摄影指导郭达明就是陈彩云在HiShorts! 认识后结缘的。
郭达明在HiShorts! 现场
“郭达明其实已经很有导演思维了,他甚至有很强的编剧能力,但他特别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就是一名摄影,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当下缺少的就是他这种有匠人精神的人”。和这批实力过硬的主创合作,显然帮到了陈彩云很多。
“
作为制片人,我发现每个环节都需要非常谨慎和清晰地思考。不能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就想拍出来。
拍摄电影需要周密
地
规划和考虑。
像《拨浪鼓咚咚响》
,
那就是
一个小成本的电影,演员都是素人,但它赢得了一些奖项,甚至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奖励。这样的电影是有回收
成本的
可能的,因为它
投入产出
控制得很好,虽然成本不高,但表达很真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