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在2019(第十五届)中国广告论坛上正式发布的《2018年中国广告市场报告》,是在中国广告协会的主持和带领下,由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岩牵头完成。报告整理了过去一年广告行业不同媒体的发展趋势,从洞察消费者的角度,对行业走势、技术发展以及未来展望,做了一个全面的梳理。报告从多维度去看待中国广告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2018年中国广告市场最大特点,数字广告已经是广告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一、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广告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2018年的中国广告市场,在政策法规完善和市场环境改善的情况下,继续良性健康的发展。这一年,制定、修改或发布的与广告市场有关的法律3部、地方性法规5部、地方政府规章6部、部门规范性文件12部、地方规范性文件及工作文件13部,此外各地行业协会还出台了一批行业规范。而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加强广告监管,2018年查处违法广告案件41342件。
二、广告主在移动互联网的预算份额已经达到30%
2018年广告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数字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从2018年各媒体广告增长情况看,传统媒体广告增速放缓,电视广告从2017年微涨1.7%转为略降0.3%,虽然广播广告依然传统媒体中唯一的增长媒体,增幅也略低于2017年。而数字媒体广告持续高增长,电梯电视、电梯海报分别增长了23.4%,24.9%,增幅都高于2017年。
预测一、营销面对的用户越来越复杂
报告分析结果显示,年轻人更愿意为营销的娱乐化和社交化买单,能“晒”成为年轻人购物的一大动因,这一点在“90后”及“95后”群体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而30岁到40岁左右、接受过高等教育、有房有车、已婚有孩的新中产阶级品质和高效是他们消费观的代名词。但是小镇青年又不一样了,这些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休闲时间相对较多的人群,正在高速崛起,他们愿意花钱消费,也敢于消费。
而用户的消费行为是全渠道的。对于消费者而言,购物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既包括商品本身带来的需求满足感,也包括从购买动机到完成下单,甚至二次或多次购买的全流程消费体验。线上购物主打方便快捷,实体店消费则强调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的无缝综合体验。所以,我们看到重视线下消费体验的比例在近两年有明显回升,而网购比例也持续走高。
预测二、预计移动互联网广告在网络广告的占比将在2019年超过80%
在广告主的预算倾斜情况下,移动互联网广告的规模也将继续扩大。预计移动互联网广告在网络广告的占比将在2019年超过80%。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会化营销也越来越受青睐。其中,KOL、短视频都被广告主关注。(注:KOL是Key Opinion Leader的缩写,就是通过那些在特定领域拥有影响力的人物,让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和受众建立联系,并且保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