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周进步
青年独立兴趣课堂,每周一场免费训练营。让年轻,轰炸你的每个兴趣点。Day Day Study , Week Week Up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一周进步

这篇PPT排版指南,重要性仅次于你的女朋友

一周进步  · 公众号  ·  · 2017-07-28 08: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珞珈


非常感谢你被这篇标题带偏了节奏,忍不住点了进来。


既然已经进来了,就不要再出去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是一节我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准备的价值4000元的课程的主要内容。



今天,我想直接分享给你。


用这篇文章跟你讲透PPT排版的那些事儿。



其实今天虽然主要讲的是PPT排版,但是实际上不仅仅应用于PPT,学完了这些理论,各位如果想要去做一些海报,H5之类的平面设计作品,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了照顾许多新手童鞋,我们来花几分钟的时间,简单讲讲排版四原则。


【1】 排版四原则


排版四原则的提出,源自于一本书:《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对齐原则




对齐原则大家其实很容易弄明白,就是不同的段落之间,我们要做好对齐工作。


对齐可以让你在浏览文字段落之间有一条隐藏起来连贯的线条,让你阅读起来更加的刚硬。


■ 对比原则



老板经常对大家说,“ 小王,这句话的开头麻烦给我加粗一下,用红色字体。


这就是对比原则的应用,实际上 对比就是突出关键词。


比如PPT中的文本通常都是小标题和段落组成,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在PPT中用字体加粗功能和变色功能来突出我们的标题。


PPT中的关键词其实就是一些常见的大标题,小标题,还有一些段落中重点的核心语句等等。


亲密原则



亲密原则其实就是把相似的东西靠近一点。


比如说一个段落中的小标题,正文,图标,它们是一组的,都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那么它们就靠近一点,那么另外一个段落,就离得远一点。


那实际中的应用可能就是说,老板让你去做一个PPT表达服务的客户,他会说,“小王啊,那个PPT中的要把国企的放在一块,互联网公司的放在一块......”


这些就是PPT亲密原则的应用。


重复原则


所谓的重复原则,其实是为了表达设计体系。




我们都知道,许多PPT是有风格的。


比如我们看一套PPT,这是一个常见的PPT模板。


现在问题来了,这里面每一页内容其实都不太一样,你们怎么去辨别他们是一套的呢。


有同学说过了,其实就是每页不同的PPT中都有着相同的元素在里面。



比如我们总结一下,会发现,这四页PPT里面,字体是一样,配色是一样的,图片风格是一样的。


这些就是重复的运用,用来表达一个设计体系。


好了,以上就是排版四原则,那么我们会发现,大家掌握了这个,就可以做到一个最基础的PPT排版。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案例练习。

*这是一个实际的案例,应该非常贴近现实......




第1步: 分段;


第2步: 提取核心字眼,放在开头;


第3步: 按照对比原则,选取一个颜色,突出关键词;


到这一步,应该是明白了排版四原则之后的小伙伴能做出来的水平。


如果想做的更好,该怎么办?


排版四原则只是基础,如果你想要做出更多更有创意的排版,接下来还要需要懂得另外的三个排版方法。


【2】 栅格式排版


来源于一本很经典的书《版式设计原理》

那什么是栅格式排版呢?


栅格 排版是指版式设计中一些暗含规律区域合理划分。



同时,你也可以认为他是高级版本的对齐原则。


大家可能不是很懂这段话,大家可以先看一些实际的案例,找寻一些规律。



为什么它们排版的特别好看,而我们排版的就像下图这样随意?


虽然我的正文和小标题都对齐了,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排版不出合理的感觉。


等我稍微调整一下,你看,这样子是不是就好多了?

好了,为了便于解释,我们可以给他加一个灰色背景框,这个时候,我们把文字去掉看一下,这几个背景框是不是看起来非常松散?



与此相比较,第二张我依旧错开,但是为什么看起来还是非常的专业?

我们添加灰色色块,然后删除文字看看。



我们添加一些辅助线看看去表示对齐线和间隔。



表示出对齐线和间隔,你会发现,通过这几条辅助线,他们是不是划分出了8个正方形区域。


现在,有趣的地方来了, 随便在这8个正方形区域排版,出来的效果一定是合理优雅的。


不行我们测试一下。



*排版方式01


*排版方式02


最后,我们放上文字看看。


是不是还不错?


用辅助线去划分合理区域,这个就是所谓的栅格法则。


运用辅助线,画出一些合理的隐藏线条,表现出整齐的排版效果。


我们再看这几张,诸位童鞋可能看不出来他们的背景框在哪,对此,我用矩形框标记了一些颜色,可以参考一下。


你会发现,他们其实都是运用了栅格排版,只是这条线隐藏了起来罢了。


再次强调。


所谓的栅格式排版,是指设计师在文本排列上,暗含规律的划分罢了,这也就是我们要用辅助线的原因。



好了,现在你们明白这种整齐类型排版应该怎么做了吧?



【3】 平面构成


如果你想做出创意类型的排版,少不了形状在其中的利用。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些平面构成的相关知识。


这个是设计专业的入门必备课程,但是不要被吓到,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点线面相关的知识罢了。



首先我们来讲一讲点。



点其实可以认为是一切形态的开始,它在视觉单位上是矢量的,它可以非常小,也可以非常大。


而且你完全不需要在意它的形态。


同时,点的存在是相对的。


比如,纽扣是你身上的一个点,而你是广场上的一个点。


如果版面上同时有多个点存在的话呢, 它们的排列形态决定这版面的视觉特征。


非常典型的是当我们拥有5个点的时候,


如果他们排成一列,诶,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就很稳定,有规律。



但假如我让这5个点随机摆好,现在是不是就有一种随机动荡感?



这就是点的视觉特征。


在PPT中是怎么运用的呢,其实,就是我们常用的图标排版。


我们来结合案例,做个试验。


现在这里有三段话,结合图标,现在看起来是不是有了三个点。



这三段话是一个并列的关系,那我们其实可以考虑放大这三个图标,排成一排,现在看起来是不是舒服多了?



如果你觉得有一点拥挤的话,使用栅格排版理论,错开这三个点,也是没有问题的。



而这些版面,不就是我们在PPT模板里面常见的页面吗?



线


1.线是最具变化,最具个性的元素,但粗细超过一定限度或密集排列则会转化成为面。


2.线基本可以分为直线以及曲线两种类型。


线的视觉特征

大体上粗的、长的、实的线有向前突出感,给人距离较近的感觉;细的、短的、虚的线有向后退缩感,给人距离较远的感觉。


直线—明快、力量、速度感和紧张感。


曲线—优雅、流动、柔和感和节奏感。


粗线—厚重、醒目、有力。这样的特征也适用于较粗的文字。


细线—纤细、锐利、微弱。同样也适用于笔画较细的文字。


来自于文章《什么是平面构成》@观海PPT(微信id:GuanhaiPPT)


如果上面你读不懂的话,没关系,我也没懂过。


所以,PPT里面,线段该怎么用呢?


1.分割区域

还是以案例为例子,如果现在我们感觉到每段文字之间的分割可以更明显一些,那么你可以在每段文字之间加一个浅色的线段。



2.引导注意力


我在15年做的一场发布会,因为发布会是宽屏的,所以我需要把内容重点放在中心位置上,这个时候我可以使用线段,引导大家的视觉中心到中心点。


有两招。


1.两边的线段直接引导至中心点。


2.通过多个扩散的圆形引导视觉至中心点。




面是平面构成中具有长度、宽度的二维空间,在画面中起到衬托点和线的作用。


面的分类:


直线形的面:用直线构成的形态

曲线形的面:用曲线构成的形态

不规则形的面:用直线和曲线随意构成的形态


根据人的视觉习惯,比较突出的图形大都具有这样的性质:

1.居于画面中心位置的图形突出

2.比较小的图形突出

3.相同性质图形中,有特异的图形突出

4.静态图形中,动态图形突出


相对于点和线,面在PPT中的运用会比较没那么明显。


面其实在PPT中的体现,就是各种几何元素与文字搭配排版使用。


一般而言,常用的PPT图形元素常见的有下面这几种。



一般而言,图形的元素一般会结合图片进行排版。


一般而言分成两种, 垫在图片上或者直接将图片嵌入到图形里面。


1.居中

这是一种万能版式,我们常用在封面,过渡页,结尾页面,通常是为了强调中心的一段文字。


2.放大

通常我们可以将元素放大超出页面,改变了图形的原始形状,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版面。


3.平分

我们可以直接将整个版面1分为二,左右平分。


4.对应

我们也可以使用两个相同的元素,在方向上互相对应,让注意力集中在中间。


5.倾斜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矩形元素倾斜,营造出一种动感的效果。


6.分裂

所谓的分裂是指将图形一份为多,常用在并列排版之中,一般来讲不适合分裂成太多的模块,4-6种为佳。


除此除此之外,图形元素更好玩的是可以任意替换。


*换法01


*换法02


*换法03


各位可以尝试去替换成你想要的版面。


好了,学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就已经储备好了我们所需要的知识,接下来,让我们回到这个这个案例,进行一些创意的版面设计。


假设我们采取分裂法去设计这个版面。


第1步: 确定好图标,关键词与正文的对应关系;

第2步: 确定关键词对应的图片;


第3步: 裁剪图片,三分版面;


*搞定!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

希望看到这里,能对你有所帮助,便不负我一个星期的忙碌。


爱你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