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济宁生活网"免费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身份证3708开头的济宁人
快来一起细细地品
这些属于我们的美好回忆
卖糖的大叔
推着28自行车
顺着巷道叫卖
车上放着我最爱吃的粘牙糖
吹糖艺人挑一个担子
打着铜锣沿街叫卖
有的还会带着一个画着花鸟兽虫的圆盘
交钱后可以转动盘上指针,指在哪儿就做什么
我们没那么多穷讲究
很少互相攀比
大伙都其乐融融的
冰袋1毛钱一个
没有叫“冰淇淋”的说法
最贵的冰棒才1块钱
都说岁月是把猪饲料
那年我们还能这样称体重
而现在...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过年
因为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菜
家人心情好的时候,还能蹭一份饮料...
看小人书是最大的爱好
一分钱一本
能一看一下午
我们超级迷信
各班都流行用这个算命
没有什么羽绒被
鹅绒被、蚕丝被
只有一床妈妈和奶奶共同制作的棉被
最喜欢缠着爷爷奶奶一起包饺子
刚出炉的饺子热乎乎的,很好吃
现在在外面吃饭,总觉得少了些东西
在学校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春游
总会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去买上满满一堆零食
然后晚上怎么也睡不着
我们放了课背着书包
叮咚滚着铁环,沿着街边一路小跑
我们坐在网吧玩着QQ2000
用电脑摄像头自拍
我们听音乐还都靠它
满满的回忆...
最讨厌的就是周二下午
你还记得吗
苹果还只是水果而已
能用上BB机、大哥大、mp3已经算有钱了
那时候集市都特别简陋
没有固定的房子
人们都是挑着担子摆摊
黑白电视机都不是家家有
常常几个孩子结伴去村长家
最常看的就是“齐天大圣”
现在有上百个节目却不知道该看什么
发廊的理发师还没有穿紧身裤尖头皮鞋
重点是剪头的时候没人要你办卡
剪个头发很便宜
10元钱就能养活一家人
蔬菜水果才几毛钱一斤
小时候的农村
门口几乎都有这样的厕所
阜桥商场(现在是银座商城)
放眼望去
人来人往
看不见几辆小汽车
大都是自行车
百货大厦
老照片摄于1990年代左右
周围变化很大
但整栋楼基本没变。
那时的古槐路
一到晚上,很多摆摊的
所以没事时总要来夜市逛逛。
先有古槐,才有的济宁城
想想这棵树,多古老吧
那个时代出门吃饭,钱不是必须的,而粮票是不能没有的!必须备好地方粮票,为在省内其他县市吃饭作准备。必须兑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可能有饭吃。了
没有网络,连身份证都没有
如果想自费自助游,出门住宿靠的是介绍信
那个时候的汽车票只有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
火车票也只要3块多
而且这票价背后是满满的最高指示:为人民服务!
那个年代的济宁城中心还有拉地排车子的
生活显得悠然自得
现在即使在农村你也很难看到了
济宁影院
1950年代拍的
玉堂酱园,东北西南拍摄的
摄于1980年代.
东方红影院
过去的很多大城市都有叫这个名字的影院。
现在东方红影院的位置
有一种感慨叫做:物是人非
济宁地标式建筑通讯大厦
在建时的照片,这栋楼应该建于1980年代末
我们做饭还是用煤
夏天的时候妈妈喜欢用蜂窝煤
夏天的时尚就是各式各样的塑料凉鞋
卖鞋的会在街边摆成一大片
五彩缤纷
还没有空调
天热的时候就坐在风扇前面
总是被老妈说容易着凉
那时候没有空调 没有洗澡堂
小孩子都是这样洗澡的
调皮的孩子是这样玩的
夜里睡觉的时候
身体下面一定要铺一张凉席
早上起来身上总会印上凉席的印子
一格一格的,好久不能消退……
夏天最爱的就是摸爬叉
摸够一小碗,用盐水泡一晚上
油炸之后三顿都吃不腻
没有冰箱,西瓜就泡在凉水里
一勺子挖进去是再高级的冰激凌也替代不了的香甜
喝一瓶健力宝就觉得自己能精神一整天
喝完还总是打嗝
夏天去公园划船、照相
几乎是有小孩的人家都爱做的事情
这种照片,你肯定也有吧
那时候不管走到哪
空气里弥漫着的都是风油精
清凉油和痱子粉的味道
抓几只“蝈蝈”或“蛐蛐”
养在麦秆编的小笼子里,挂在门口
清脆的叫声是整个夏天的背景乐
看电影都是搬着小马扎去村口的“露天影院”
总能看到周润发、李连杰……
那时候他们还叫发哥、小和尚
每家的冰箱都是这种淡绿色
里面都是父母熬好的绿豆汤
夏天晚饭吃的都早,傍晚还很热
街坊邻里会搬小木桌在家门口吃饭
时不时唠嗑几句,很是热闹
我们晚上陪爸妈聊天
在看书,在给亲人写信
在听广播,在偷玩游戏机...
而现在
我们有了万能的手机
躺在舒服的床上连接全世界
但这样,感觉更孤独了
献给所有身份证3708开头的老乡
前路遥无可期,后路渐远
人生如戏,一晃这么多年了
有些东西你是否快要遗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