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房地产在我国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与钢铁有色、建筑建材、工程机械、基础化工、家电家具、物业配套等行业都密切相关。“泽平宏观”称,2020年中国住房市值为62.6万亿美元,明显大于美国的33.6万亿美元、日本的10.8万亿美元、英法德三国合计的31.5万亿美元。2023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8%,较2020年7.2%下降1.4个百分点,市场不乏"房地产拖累经济"的声音。(数据引用只为示意、未经考证)
1、近乎完美的经济引擎。
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完美的库存周期:居民按揭贷款变为房企销售资金,形成企业活期存款M1,由此带动原材料补库需求,进而带动PPI上行,修复制造业ROE,改善企业景气度,制造业投资启动,拉动产成品库存回升。而房地产是银行信贷投放、信用扩张的重要抵押物,房地产按揭贷款形成了以不动产为抵押物进行信用派生的核心渠道,由此驱动库存周期。因此,房地产是过去三驾马车的核心引擎之一。
2、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房地产的中长期走势是由人口决定的,我国出生人口已经呈现断崖式的下行,并且城镇化已经达到了65%以上,
房地产需求因其投资增值预期诱发的
击鼓传花终有终局。
因此2016年国家首次提出“房住不炒”,警示市场风险,最大程度地给房地产这个过热的引擎降温。并且现代经济危机多与房地产相关,日本的失去30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均与房地产泡沫破灭相关。而我国虽然房地产市场需求陷入低迷,通货紧缩压力犹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化,但因为持续“点刹”,并不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爆发。并且,虽然维稳政策继续出台,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房价有望趋于稳定,但房地产产业的整体格局必然有所降格。
房地产是宏观分析最关键的变量,商品房销售决定土地出让,土地出让决定新开工,房地产热度决定相关内需。
所以房地产周期回调必然带来以下问题:
1、相关需求下降。
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拉动大量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包括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钢筋,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厨卫等。大宗商品中玻璃、螺纹钢、PVC、型材、水泥等将受到直接影响,以及装修、家俱、家电、家纺这些衍生需求所涉及的油漆涂料、钛白粉、EPS、PS等,相关需求的衰减必然自下而上负反馈给供给端。据不完全统计
(
数据引用只为示意、未经考证
)
,水泥需求房地产领域消费量占比约35%,钢材
需求房地产领域消费量占比约34
%;铝
需求房地产领域消费量占比约
30%左右;而PVC下游主要用于型材、门窗、管材,这些产品主要用于房屋装修、水管铺设等,占PVC总需求比例50%以上;
玻璃需求房地产领域消费量占比约70%。
据不完全统计(
数据引用只为示意、未经考证
),我国的钢铁产量占全球56%,水泥产量占全球57%,汽车产量占全球33%,冰箱空调洗衣机产量均超过全球50%,微波炉产量超70%,液晶面板产量占全球69%,液晶电视产量占全球90%,个人电脑产量占全球90%,纺织业产量占全球50%,化纤产量占全球70%,等等。这些都是大宗商品的需求依托,一旦相关需求下降,将面临着产能过剩、亟需升级转型的问题。客观讲,产业主动去库存的过程,将是工业品整体偏向高空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大谈商品牛市的人,只是试图进一步消减我国工业品加工利润。而在整体开工率和利润下滑的背景下,未来大宗商品的利益分配,将更显性地上升到国家利益层面。
3、拖累基建增速。
基建是经济下行的缓冲器。一般认为房地产下行周期,会通过扩大基建规模进行对冲,表现为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基建投资的驱动或源自GDP增速与目标的差距。但托底的基建也与房地产密切相关,基建资金有较大比重来源于政府性基金,而政府性基金收入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
据报道,
2023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为-13.2%,在2022年同比-23.3%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
如果受制于土地财政,基建将难有较高增速。因此,房地产周期的调整将告别土地财政时代,也将促进新一轮财税体系改革。
4、债务抑制需求。
房地产相关债务问题涉及地方政府、房地产、基建和大宗商贸等企业,以及千万家庭。有关部门正通过债务置换、展期降息等方式,积极化解风险、激活局面。但房地产销售面积和价格仍未启稳,仍将影响房企的利润、现金流,继续衍生债务拖延、违约等问题,相关债务压力需要建筑、贸易等服务商长周期化解。如前期恒大债务危机反复牵动市场的情绪,引发投资者对房地产板块债券和股票的恐慌。而环环相扣的债务必然会抑制企业和居民投资和消费需求。
综上,大宗商品“全球需求看中国,中国需求看地产“逻辑将有所变迁,商品需求的驱动变量,转化为以印度为代表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而我国将改变传统粗放增长模式,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培育新质生产力,转变为以拉动内需为首的新消费、新能源等高质量增长。
我们要坚信有关部门的智慧,以全球战略眼光有效调控和调节,而房地产的衰退正意味着我国经济即将全面转型。我们并看到了国家正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新模式、新格局下,大宗商品的需求驱动偏向于逢高做空,
期待为国空矿、为国空油不再是笑谈。
当然商品的宏观定价是复杂多元的,将继续整理《浅析大宗商品的宏观定价逻辑(二)》。
内容回顾:
当下市场在交易什么?
能化下半场:节奏胜于方向,诗酒需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