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锡博报生活  ·  刚刚!突破55亿! ·  2 天前  
电影最TOP  ·  今年春节档到底有多卷? ·  6 天前  
四川观察sctv  ·  突破20亿!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正午阳光突然甩开招牌艺人,靳东为此“放狠话”,谁才是受益者?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9-07 00:42

正文

来源 | 综编自36氪、北京商报、娱乐独角兽、文娱商业观察、澎湃新闻、新京报


向来只有经纪公司跟明星闹解约,少见经纪公司主动跟当红明星谈分手,但一向特立独行的正午阳光就是这么不按牌理出牌。


9月5日,正午阳光影业通过微博发布《正午阳光业务板块调整公告》,称在多次内部讨论和深思熟虑后,即日起正午阳光正式取消旗下艺人经纪业务,未来将更加专注于内容创作。

  

取消艺人经纪业务后,之前从属于正午阳光的靳东、王凯等艺人将和公司不再有艺人从属经纪合约。不难想象,消息一出,又有一批经纪人扑向这些明星摇钱树。


针对业务调整原因,正午阳光方面表示,面对市场日益严苛的要求和观众越来越高的期待,公司意识到,应该把更多甚至是全部精力投入到内容创作中。而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艺人们,也需要更加专业的个人规划与长远的战略布局。



彼时得益于《欢乐颂》《琅琊榜》《伪装者》等影视剧的成功,正午阳光在业内名声大噪。根据改组时的展望,设立艺人经纪业务后,正午阳光将成为一家包含内容策划、制作、发行、商务、经纪等板块在内的综合性影视机构。

  

今年6月,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在公开采访中也对这一业务板块有了新的考量,强调公司最核心的仍然是策划、制作和发行,未来会将经纪业务逐渐剥离


终止艺人经纪业务后,正午阳光也将专注于影视内容的制作,根据侯鸿亮的设想,HBO模式才是正午阳光努力的方向,但这也对正午阳光的影视内容制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比起此前唐人影视、欢瑞世纪艺人出走纷纷撕破脸面,正午阳光这次处理艺人关系的显得利落而体面,但公司整个艺人板块的解散无疑带着一点抽刀断水的影子。事实上正午阳光作为内容制作的影视公司,在艺人经纪业务上隐隐透露出一股无从下手的无措感。


艺人经纪模式新玩法如今弊端尽显


2015年年初,时年39岁的靳东在经纪人的陪同下去见一位电影导演。

 

他要争取的角色是饰演一个民族英雄,开出的片酬是小几百万,但是对方在见完他后还是决定放弃这次合作,理由是虽然长得帅,但是形象太正,没有知名度,不符合电影选角要求。

 

即使年近40,他依然没有红的迹象,很可能这辈子都就这样过下去了。

 


但是很快,随着2015年上半年《伪装者》的走红,靳东一下子走入了大众的视线,出道二十多年的他也摆脱了“戏红人不红”的尴尬处境,随后《琅琊榜》《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欢乐颂》等一系列高口碑高话题佳作,将积淀已久的靳东捧上了演艺生涯的最高峰。

 

靳东走红的过程正是正午阳光艺人经纪的缩影,这个早已在2014年就开始的业务,到目前已经开展有三年,旗下有十多位艺人,但是真正的一线明星,只有王凯和靳东两位。

 

为了留住这两位明星,或者说在明星资本化大浪潮下找到一种双方都舒服的合作方式,在2016年5月份,正午阳光和靳东、王凯分别成立了得闲影视、得空影视,后来又加入了刘涛,与刘涛成立了锦麟影视。

 


这种资本上的绑定让明星们可以进退自由,正午阳光有戏的时候他们可以参与,没戏的时候也可以接外戏。这种新型的艺人经纪模式被业界称为3.0新玩法。


可事实证明任何新型关系在初期都不会太稳固,艺人经纪模式的弊端随着正午阳光这两年屡屡扑街的影视作品快速显现了出来,这其中粉丝经济的介入,王凯、靳东资源之争、正午阳光艺人经营缺失等矛盾在正午阳光“水军黑”的舆论风潮上起了不少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今几家子公司将何去何从,正午阳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影视剧行业里最稳当的操盘手“突然坠落”


今年开始,影视圈似乎有一股“倒正午阳光”力量,让正午阳光频频处在暴风中心。


先是华策影视旗下克顿传媒高层指责正午阳光雇佣水军黑《孤芳不自赏》,后有网络文章暗指正午阳光恶意抹黑《人民的名义》,虽然事后正午阳光都澄清了,但是谣言并未中止。



今年一部《外科风云》让正午阳光从“国产剧良心”的神坛跌落下来,接连上档的《欢乐颂2》彻底将正午阳光的好口碑败光,让正午阳光这个影视剧行业里最稳当的操盘手名誉扫地。


此前正午阳光的步伐走得很快,现象级作品的支撑下坊间传闻公司估值已经达到了90亿,这种风头无量的境地下,人或许是容易迷失自己的。


侯鸿亮在接受《人物》采访时曾说,“《琅琊榜》播完了以后就开始了,各个行业的人都会来找你……或者说资本的合作,或者是剧目的合作,或者是人的合作,你就变成一个资源了。”这种发展速度是侯鸿亮措手不及甚至有点惶恐的,“现在公司发展太快了,其他公司3到5年的规划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就达到了,再往后怎么做?



侯鸿亮的迷茫映射着整个正午阳光的迷茫,因为本质上正午阳光与其他影视公司有着明显的的区别,比起一个推出作品、买卖盈利的生意公司,正午阳光一个标准的制片人中心制,以导演为核心竞争力的制作公司,侯鸿亮是主要核心人物。


在与靳东、王凯、刘涛成立子公司之前,侯鸿亮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和演员是很微妙的关系,我是一个内容公司,从艺人经纪的职能讲,我是不合格的。我不可能像日常经纪公司把演员打理得那么舒服,我不能因为演员是我家的,我可以不讲原则,放在不合适的位置上,我们家导演也不会同意的。大家还是觉得同等条件下我们找我们自己的演员。我跟演员强调的是,我只能在碰到合适你们戏的时候我来帮你们上台阶。”


旗下艺人大都“好聚好散”,为何唯有靳东放出“狠话”?


正午阳光对于艺人经纪业务并没有站在资本的角度,而是处理行业理解,互帮互助。事实上正午阳光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艺人经营这一领域它没有成熟的业务体系。


正午阳光公告发布之后,旗下艺人纷纷转发:


出演了《琅琊榜》言豫津的郭晓然


出演了《伪装者》明镜、《琅琊榜》静妃的刘敏涛


出演了《欢乐颂2》相亲男舒展的金泽灏


出演了《伪装者》梁仲春、《欢乐颂》樊胜美哥哥的岳旸


出演了《欢乐颂》王柏川的张陆


出演了《琅琊榜》穆青、《欢乐颂》姚滨的张晓谦


出演了《琅琊榜》长公主的张棪琰


出演了《欢乐颂》关雎尔的乔欣


出演了《欢乐颂》应勤的吴昊宸



与正午阳光解除艺人从属经纪合约消息曝光后,王凯、靳东随即登上热搜。和王凯“明白也理解您让我们出去闯荡的心,而家永远是家!”的姿态相比,靳东的回应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当天下午靳东发长文称,自己与正午阳光并不存在经纪合约,只是因创作理念相同、私交甚好所以一直深度合作


而针对网友关于他的质疑与激进言论,他表示“从来不曾买过什么热搜”“本人是一纯爷们,纯爷们就爱跟纯爷们合作, 一切不男不女、非爷们的人事,都无意接触”


靳东还提出,艺术工作者不应一味的消耗社会资源去做无聊至极的炒作,并奉劝观众要保持起码的礼貌与优雅,“让我们留一点美好在心里”。


在外界看来靳东是正午阳光的艺人,而其实内在关系并不是依靠经纪合约维系。这种人情大于体系的关系就会催生一些矛盾,王凯也曾多次被正午阳光“区别对待”,除了资源待遇的差别,还经常出现海报弄错、宣传除名等事件,对于王凯的发展没有进行的完善的规划。


正午阳光“断臂求生”是福是祸?


说得更明白些,正午阳光的问题根源在于制片人中心制和艺人中心制是两条不同的道路,而二者在盈利目标上也是矛盾的。 


舍弃艺人经纪,是正午阳光的基因决定的。


演员的走红为正午阳光带来更多知名度的同时,也令其陷入两难的境地。作为一个以内容制作为主的公司,正午阳光一直都身体力行控制演员片酬,在制作《他来了,请闭眼》的时候,制片人侯鸿亮就曾透露,正午阳光的每部剧成本结构为制作和片酬7:3,如果自家的艺人出演,片酬则可以压缩的更少



即使是当红演员霍建华参演的《他来了,请闭眼》,这个比例也可以控制在6:4。这是制片公司的基本逻辑,将更多的钱用在内容制作上,产出更加优质的内容。


然而,对于经纪公司而言,抬高艺人的片酬才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例如手握不少大咖的华谊、唐德。华谊、唐德曾通过收购艺人空壳公司并进行业绩对赌,要求艺人完成一定利润,而这些当红明星如范冰冰、Angelababy等人为了如期完成利润要求,在接外戏时往往会抬高片酬,为此广电总局甚至明令限制演员片酬。


正午阳光在加入艺人经纪业务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正午阳光通过制作优势,用优质内容说服旗下演员低价出演,演员们因此人气大涨,商业价值被开发得更加充分。作为演员利益代言人的经纪公司,天职却是为演员谋求更高片酬,长此以往,差价越来越大,允许旗下艺人接外戏成为了正午阳光必然的选择。解除捆绑,为明星成立公司也成了一个处理艺人经纪的好方法


而现在电视剧行业似乎已经到了瓶颈期,观众不再为简单的“靠脸吃饭”来买单,只有扎扎实实的内容,才能真正获得收视率。《军师联盟》成绩不错,但这部剧也是耗费几年精雕细琢的,那种随便拉几个明星鼓捣几个月的模式,确实已经被淘汰了。



此前,郭敬明的电视剧《幻城》收视惨淡也是很好的例子,而许多上星频道播出的满屏鲜肉鲜花的“大IP剧”,口碑甚至不如这两年异军突起的精致网剧。所谓的IP经济,并不是简单的人名效应,而要靠真正有吸引力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正午阳光的做法就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值得业内借鉴。《欢乐颂2》虽然收视尚可,但是不管是口碑和影响力,和第一部比起来都大打折扣,即使是同一拨人,如果不认真对待作品,也可能遭遇滑铁卢。相信正午阳光可能从中嗅到了危机。


明星当然是很好的资产,靠靳东、王凯等人的经纪权,也会有一些效益,但这只是一种最传统的模式。最终,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仍然是在其核心模式上。如果正午阳光甩开经纪这一块蛋糕,能更关注内容的话,可以肯定收获会更大。他们“分裂”了,不但没伤感情,也不会伤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