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长篇大论,就只说想到的几点吧。
1,普通民众对西方“灯塔”信仰崩塌的开始
改装民用产品、进行国家级别的恐怖袭击,可谓击穿了道德下限。估计很多人才反应过来,原来之前很多段子很可能就不是段子。比如雷蒙多说的智能汽车的事。西方国家给设备装后门用于军事战争目的,并不是什么新闻。当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就已经公开,伊拉克防空系统被黑的直接原因就是其采购的打印机被留了个后门。但是,这些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太远,比较普遍的想法就是:那是特殊职能部门才需要关心的事。但是BP机炸弹之后,还有多少人会觉得于己无关?
2,国家两极化加剧
一个显而易见的的推论是:如果西方强盗集团在民用产品上都着力如此之深,那么那些采购自西方的武器又怎么会是干净的?
这事儿冲击最大的,就是那些“中间派”国家——也就是采用“平衡外交”,寄希望于大国冲突中左右逢源来获得好处的国家。之前说过,军政不分家,武器系统采购与国家战略决策是必然挂钩的。BP机炸弹等于给这些国家提了个醒,那一堆万国牌武器到了战时能不能打响?最终结果就是,促使这些中间派国家做出最终抉择——要么投降西方,做个好马仔;要么认清自己的身份,加入非西方集团。大国之争,摊牌那一刻,首先完蛋的就是中间派,而是两面夹击。
3,各国不安全事件增多,动荡加剧
这个在《
这世界,要乱了
》曾经提过,放在这里也一样。对于准备投入非西方集团的国家,鹰酱肯定不会袖手旁观。手段大家都耳熟能详(当然最近又多了民品炸弹这一种),就不多说了。
对此,可以说,当今世界没有一个中小国家能够扛得住。所以,抱团取暖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谁来扛旗就是个大问题了。中小国家的选择很现实,也很无奈,谁让我过得安稳点、好点,就跟谁——事大嘛,老祖宗早就教过了。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意愿,谁会跟你?南方国家的身份认同,并不能带来足够的凝聚力,相反,如果没有优秀而强大的领导者,南方国家就是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