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改变了规则,推送不按时间顺序,如果不想错过《
思维纪要号
》的文章,请设“星标”并且经常点击“在看”,感谢大家支持!
本公众号是《思维纪要社》的备用账号,通道↓↓↓
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感谢理解
全文摘要
在近期举行的摩根士丹利行业分析师会议上,多位专家就不同领域的未来趋势和投资机会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内容涵盖了保险、金融、汽车零部件、航空以及燃气等多个行业,其中包括对友邦保险
2024年业绩的前瞻分析、对社融数据的解读、汽车到机器人零部件的投资机遇、航空行业的最新观点,以及燃气行业的最新趋势。专家们强调了机构客户和财务顾问的参与价值,并鼓励与会者就当前市场状况提出问题,以促进对各行业未来发展的更深入理解。整体而言,会议聚焦于行业趋势、投资机会及市场预期,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见解。
友邦
2024年业绩展望与行业投资机会
会议首先由保险行业分析师分享了友邦保险
2024年的业绩展望,预计全年新业务价值将维持CER20和AER19的增速,尽管四季度略有放缓,但整体表现依然强劲。中国区增速预计回暖至双位数,香港及其他市场保持20%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香港本土业务的强劲需求和印度、越南市场的边际改善。2025年的增长预期在12到13%之间,中国市场增长可能更快。随后,会议将讨论社融数据解读、汽车到机器人零部件的投资机会、航空行业最新观点以及燃气行业报告。
友邦保险
2024至2026年业务增长与股东回报展望
友邦保险预计
2024年将在中国区获批四个新的审计分支机构,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运营,并预计2025年将有3到4家省级分支机构获得监管批准,于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间正式运营。公司预计2024年核心财务指标将持续改善,内涵价值预计增长7%,营运利润维持约8%的增长。此外,预计2024年将继续执行强回购趋势,每股盈利和内涵价值可能额外增长6%。公司计划在三月中旬宣布新的20亿美元回购计划,并可能将派息率从38%提升至39%,持续加强股东回报。尽管过去市场表现相对疲软,但预期年报后的股东回报和业务增长指引将逐步消除市场担忧。
从特斯拉产业链探讨机器人供应商机会
讨论重点集中在汽车和机器人零部件行业,特别是关注特斯拉的机器人产业链。讨论指出,机器人作为
AI在物理世界表达的形式之一,其下游应用和量产能力备受关注。特斯拉的机器人产业链吸引了许多电动车供应商的关注,这些供应商正在进行送样和联合研发,以期成为特斯拉机器人的供应商。讨论分析了不同供应商的现有业务稳定性、增速和潜在价值,强调了成本效益和技术成熟度在选择供应商中的重要性。同时,讨论还探讨了中国供应商在机器人产业链中的机会和挑战,指出成本优势和AI技术的辅助可能为中国的供应商带来更大的机会。
俄乌停战对全球航空业影响的复杂性分析
本次讨论聚焦于俄乌停战对全球航空业的影响,指出俄乌战争在过去几年对航空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停战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变量变化总体对航空业是正面的。影响因素复杂,主要涉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航空市场、油价以及中美之间的直航飞机。分析指出,即使停战,油价和中美直航的增加也存在不确定性。此外,不同区域的航空公司受影响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油价的微幅下降将对全球航空业产生正面影响,特别是对欧洲的航空公司如汉莎和卢卢夫,以及中国的南航有较大益处。俄罗斯空域的重新开放对欧洲航空公司更为有利,但中国的航空公司因人工成本优势和宽体机利用率较低,仍能在欧洲和美洲航线上保持竞争力。
中美直航恢复对航空公司的影响分析
讨论了中美直航的恢复情况和对航空公司的影响,指出中美直航需求已恢复至疫情前的
60%,但航线仅恢复30%,这导致中国航空公司面临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压力。若中美直航频率提高,将利好中国航空公司,但可能对香港的转机客运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提到了不同地区最受青睐的航空公司。
金融行业首席对社融趋势的分析及市场看法
金融行业首席对一月份社融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整体趋势正常,尽管贷款总量有所减少,但政府债券发行较快,体现了理性放缓的趋势。贷款结构中,零售部分较弱,但按揭贷款并未显著下降,中长期个人贷款因小微贷款的理性化投放而显得较弱。市场预期逐渐理性化,无需强力刺激,通过自然周期或风险周期触底,市场信心正在恢复。银行股价持续有支撑,市场对金融风险的偏好上升,风险溢价持续压降,整体趋势向好,无需过度关注强刺激政策,市场表现将有持续性。
燃气行业最新观点及投资机会分析
公用事业团队发布燃气行业报告,首选新奥能源并上调昆仑能源评级至增持,同时下调华润燃气评级至中性。燃气行业整体估值吸引力增强,平均
PE仅九倍,股息率创多年新高。短期内可能跑输科技股,但随着市场对高股息股票偏好的恢复,燃气股有望得到重估。市场对天然气行业增速的担忧过度反映在股价上,而毛差扩大对盈利的影响更大。昆仑能源和华润燃气在特定地区的布局使其气量增速更具韧性。
新奥能源的多元化增长与市场前景分析
新奥能源因其相较于同行更多样化的利润来源,如泛能和增值业务,被视作更稳健的投资选择。目前,这些业务已占公司毛利的
40%,预期将持续贡献双位数的增长。随着传统燃气业务放缓,这些新业务显得更加突出。泛能业务的增长主要受工业客户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需求驱动,而增值业务则得益于产品销售和品类拓展的增强。国家对家电换新的补贴也预计对燃气公司的销售产生正面影响。此外,尽管国际液化天然气(LNG)价格维持高位,但对公司实际影响有限,中国主要天然气进口成本与油价挂钩,而非现货LNG价格。新奥能源在欧洲天然气价格高的情况下,有机会转售其长期合同获取额外利润。公司目前估值低,仅为8倍市盈率,且预期市场对其盈利增长预期偏低,显示出其潜在的增长韧性和盈利影响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问答回顾
友邦保险
2024年业绩展望中,全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长情况如何?对于友邦保险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各区域的表现,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全年从
CER20和AER19的角度看,新业务价值增长维持了一个不错的增速,但四季度有所放缓,延续了上半年强劲增长后在中国地区因香港和中国地区基础因素的影响而边际上放缓的趋势。全年预计实现CER14%的增长。中国区方面,预计增速会比三季度的9%有所回暖,回到双位数增长趋势;香港和其他市场则继续保持强劲,四季度内增长20%左右,主要依靠香港本土业务需求以及印度和越南市场的边际改善和修复,整体四季度增长预计为CER14%。全年来看,19到20%的增长被认为是近几年非常不错的成绩。
对于友邦保险
2025年的业绩增长预测是怎样的?
预计
2025年友邦保险的业绩增长将在12到13%的区间内,中国市场可能会更快一些。此外,24年下半年会有4个新的审计分支机构获批并逐步落地运营,同时预计25年会有3到4家省级分支机构获得监管批准并在下半年到26年开始正式投入运营。
关于友邦保险
2024年的核心财务指标表现,尤其是内涵价值和营运利润方面,有何见解?
预计
2024年内涵价值增长7%,主要得益于大部分市场的权益市场表现较好,尽管受到利率环境及股东回报投入等因素的一定负面影响。营运利润方面,全年预计增长约8%,这得益于过去一两年医疗通胀超额赔付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以及保费价格增长在部分地区虽受监管限制但仍保持逐步改善态势。
友邦保险在股东回报方面的表现及未来规划如何?
在过去十年间,公司的派息率持续提升,从约
27%增长至38%左右。在回购计划上,已完成过去三年多时间里12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占了十多股本,并将在下个月的全年业绩会上宣布新的回购计划,预计会包含之前给出的保证回购部分以及根据公司自由盈余情况设定的额外资本计划。同时,也有可能延续过去十年提升派息率的表现,进一步提升派息比例至39%左右,持续加强股东回报。
在上周的
Zoom call中,投资人在选择AI相关投资时的倾向如何?
在上周的
Zoom call中,大约80%的投资人选择了不投资AI相关的项目,而只有20%选择了投资。这表明市场对友邦在增长、中国区域表现、香港以及股东回报等方面的担忧可能会逐渐消除,并且目前AI在50块钱左右的估值仍保持稳定,一倍的EV大约在52左右。
投资者对于
AI行业的一个主要顾虑是什么?
投资者主要担心的是投资人的集中度问题。不过,根据我们的策略团队发布的月度报告追踪显示,现在投资人对
AI行业的配置集中度已经比两年前降低了很多。
对于整个中国持仓前
50个个股中AI的配置情况,变化如何?投资者在关注AI行业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变化和指引?
两年前,
AI在这些组合中的配置占比约为4.5%,是top three的公司;而现在,这个配置占比已经减少到二出头,且整个持仓筹码并未像之前那样高度集中。投资者应该特别关注中报之后,尤其是三月中年报后,关于股东回报、资本回报以及增长方面的变化和指引。
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是从汽车角度看待机器人,尤其是随着今年大家对机器人关注度的提升,会更多讨论下游应用,例如机器人实际上是
AI在物理世界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像robot taxi无人驾驶等也是其表现形式。
在特斯拉产业链中,有哪些零部件供应商可能有机会进入特斯拉机器人的供应链?
在特斯拉产业链中,一些电动车供应商,比如拓扑、三花、瑞可达等,由于它们除了为特斯拉提供产品外,还有其他大客户如小米、华为、比亚迪、理想等,并且今年整体销量增速较高,因此这些公司有可能成为特斯拉机器人的潜在供应商。
拓扑相较于三花,在机器人业务上为何增长可见性更强?
拓扑除了特斯拉之外,还有其他大客户支撑其现有业务的增长,而三花虽然也有热管理业务供给特斯拉,但在电动车热管理领域除了特斯拉外,还有大众、通用、福特等海外电动车厂商,其增速可能不如拓扑明显。
对于机器人相关业务,为何其在明年的营收占比可能低于
10%,现有业务的好坏变得重要?
目前测算下来,机器人相关业务明年占拓扑等公司的营收体量低于
10%,因此现有业务的稳定性和增速成为关键考量因素,确保现有优质业务的增长性。
为何现在市场讨论更多的是中国的机器人供应商而非全球供应商?
中国供应商成本低,但进入行业不久,精度和产品质量不如海外供应商,不过
AI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对物理精准度的要求,使得中国供应商在价格优势明显的情况下,有机会进入产业链,尤其是相较于海外供应商可能存在更优选择。
俄乌停战对全球航空业的具体影响是怎样的?
我们预计俄乌停战及后续经济变量的变化,整体上对全球航空业是积极正面的。然而,影响复杂的点在于俄乌战争对航空业的负面效应涉及多个层面,特别是涉及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航空市场、空域开放以及油价三个关键变量。即使停战发生,也不能确定油价会显著下降或中美直航会增加。
油价是否会因俄乌战争的结束而大幅下跌?
我们的全球能源团队认为,如果对俄罗斯石油制裁被解除,油价有可能在现有水平上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俄乌战争后,俄罗斯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出口原油,导致市场中不再有俄罗斯减产或销售困难的影响。不过,短期内市场仍存在复杂性,比如对俄罗斯运输船只的制裁收紧增加了原油成本,使得油价上涨。总体而言,如果制裁解除,油价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不会出现剧烈下跌。
油价下降对航空公司的盈利有何影响?
油价下降对全球航空公司的正面效应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是否有对冲机制、公司的边际成本状况以及定价能力。油价下降将提高航空公司的盈利水平,其中欧洲的航空公司如汉莎航空等将从油价下降中受益较多。
俄罗斯空域重新开放会如何影响欧洲和中国的航空公司?
俄罗斯空域重新开放后,欧洲航空公司如
Air France和Lufthansa将显著受益,因为它们拥有直接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空域业务。对于中国航空公司来说,虽然俄罗斯空域的开放会使部分航线航程变短,成本降低,但人工成本优势仍是中国航空公司在欧洲和美洲航线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为他们的运营成本相比欧洲和美国同行更具优势。
中美直航问题上的现状及可能的变化如何影响中国航空公司?
目前,中美直航航线只占疫情前的
30%,而中国市场需求已恢复至70%,美国市场恢复到50%左右,但直航需求已达到疫情前的60%以上。中国航空公司希望增加直航航班,因为这可以缓解宽体机在国内市场的压力,并提升运力投向国际长航线,从而有利于中国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同时,美国航空公司对增加直航航班持保留态度,认为现有航班频率未充分利用,但即便如此,若频率上限能够提高,对中国航空公司而言仍将是重大利好。
美国航空公司是否计划在夏季增加航班频率,这对香港的
K航线有何影响?
美国航空公司目前有一个将
50个航班频率用满的计划,但未来是否能进一步提升频率尚不确定。如果增加航班频率,对香港的K航线可能会带来偏负面的影响,因为部分转机旅客可能会因为直航增加而减少,从而影响该航线的客运利润。不过,整体上俄乌战争对航空业的影响主要是这些。
在不同区域,你们最喜欢的航空公司是哪些?
在中国,我们最喜欢的是
Air China(中国国航)的港股;在欧洲,最喜欢的航空公司是International Consolidated Airlines Group (ICG);在美国,最喜欢的航空公司是阿拉斯加航空;在澳洲,是Qantas(澳航);而在拉美,是Let me。但这些最喜欢的航空公司并不是直接与俄乌局势关联,只是我们在各个区域的个人偏好。
对于民营企业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金融风险的整体看法是什么?
民营企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了转型和发展,例如蚂蚁、腾讯等企业已不再受监管限制,互联网金融股表现良好。这两年监管趋于稳健,不良资产处理和垃圾债风险降低,金融风险收敛明显。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会经历痛苦,但风险见底并进入自然周期调整的过程,风险偏好会上升,风险溢价将持续压降,对银行股、保险等传统风险资产将有持续支持。整体判断,市场趋势向好发展,不需要过度依赖强刺激。
对于社融的看法以及今年的趋势走势如何?
从一月份的社融数据来看,总量上维持了以往较大的投放规模,但由于票据贴现比往年下降较少,整体贷款仍比往年少一些,表明贷款正逐渐理性放缓,尤其是在窗口指导取消后,政府债发行较快且安排较多,支撑了社融总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