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GDP实际增速为6.5%,预期6.2%,前值4.9%,全年增速为2.3%,四季度GDP显著超预期。
从需求端来看,投资相比三季度小幅回落,出口和消费支出则明显反弹。其中,出口的显著改善是四季度GDP表现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展望后市,考虑到当前的防疫政策,返乡人数预计将显著少于往年。
在此背景下,春节消费可能会偏弱,生产可能会偏强。
从生产法角度来看,第三产业修复最为显著,第二产业次之。
在第二产业中,三季度建筑业增速环比回落1.5%,主要受到了基建投资放缓的拖累。在第三产业中,商务服务、住宿餐饮、交运、批发零售改善最为显著。
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预期7%,前值7%,工业生产显著超预期。
分三大产业来看,采矿业和电力是拉动生产边际改善的主要动能,分别回升了2.9%和0.5%,而制造业与前值持平。12月天冷导致发电尤其是火力发电上行,并带动采矿(煤炭、天然气)增加值上行。
分行业来看,显著改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增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而这些行业也是出口表现较强的行业,近几月生产景气度一直偏强。
12月出口交货值小幅抬升,从出口指标来看,12月出口受到高基数影响小幅回落,订单数仍维持扩张态势。
从整体上看,出口对生产的拉动仍有一定延续,但后续景气度可能会边际走弱。
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前值为5%。1-12月累计同比为-3.9%,前值为-4.8%。12月社零小幅回落基本符合预期。
11月拉动限额以上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是通讯器材,达到43.6%,可持续性不高。12月通讯器材增速回落至21%。此外,在秋冬疫情反弹下,服务消费也受到一定冲击。
分行业来看,前期景气度较高的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化妆品消费增速回落较多,烟酒消费表现亮眼。此外,地产后周期的家电、家具、建材改善均较为明显。
后期来看,秋冬疫情的反弹对社零的压力在短期内仍将延续。
从券商分析来看,今年1月河北、北京、吉林、黑龙江、辽宁五省可能会拖累全国社零增速1.6%。春节期间,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影响,预计消费依然表现不佳。
中国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1-11月同比增长2.6%。12月当月同比增长9.5%,前值为9.7%,内部结构延续制造业优于地产优于基建的格局。
基建投资单月增速回落至4.3%。分行业来看,铁路运输业增速回落最为显著,道路运输业维持较低水平。基建投资增速基本从年中政策调整以来就持续低于预期,主要原因是在出口持续超预期背景下,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下修。
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全年基建投资仍将维持较低增速,大约在4%至5%的水平。
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仍维持两位数的高增长水平。四季度以来,制造业景气度抬升显著。1-12月制造业投资最强的行业集中在黑色、医药、计算机、燃料加工业等。
单月增速来看,中游端(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改善显著,主要还是受到汽车业和出口高景气度的支撑。
2021年制造业投资总量或维持高景气度。从结构上看,确定性最高的可能是出口受益类行业,其次是部分上游材料业(受益于今年下半年利润好转)与汽车业。
偏弱的可能是下游消费领域,尤其是与社交相关的几个细分消费领域(如纺织服装、皮革羽毛与制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