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十一人
本号由十一位专业财经记者创建,专注深度分析、独家报道,研讨企业兴衰,推动阳光商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百万房山人进城,堵在杜家坎 ·  7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  17 小时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美国四个科技大厂的资本性支出 ... ·  昨天  
数据宝  ·  杠杆资金大手笔加仓股名单! ·  昨天  
央视财经  ·  太火爆!售罄!一票难求!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十一人

麦德龙再见!外资超市又少了一个

财经十一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0-12 15:04

正文

兜兜转转一年时间,德国会员制仓储超市麦德龙的中国区业务最终被物美拿下

吴琼 | 文

余乐 | 编辑



继家乐福中国今年6月卖身苏宁之后,另一家外资连锁超市——麦德龙的在华业务也被本土零售企业收入麾下。


至此,除了刚刚进入内地市场,仅开了1家和2家门店的开市客(Costco)和奥乐齐(Aldi)外,曾经叱咤风云的外资超市已几乎全军覆没。成规模的外商独资超市仅剩下沃尔玛(Walmart)一家。


10月11日,麦德龙集团、物美集团和多点Dmall联合宣布,物美就收购麦德龙中国控股权已与麦德龙集团签订最终协议。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团将在双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麦德龙继续持有20%股份。多点将成为麦德龙中国的技术合作伙伴。


此次交易对麦德龙中国的企业总价值估值为19亿欧元(约合149亿人民币)。这笔交易将给麦德龙带来约10亿欧元(约合78亿人民币)的净收益。交易双方预计最迟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根据协议,麦德龙中国未来将继续以“麦德龙”品牌保持独立经营,合资公司除了保留由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Claude Sarrailh)领导的目前管理团队之外,还将保留现有的员工团队。麦德龙集团将在新合资公司七人董事会中获得两席,并将在合资公司治理中持续发挥作用。


多方争夺


物美拿下麦德龙的过程并不顺利。


麦德龙有意出售中国区业务的消息已经传了一年。2018年9月,知情人士透露麦德龙正在评估中国业务,考虑出售股份和寻找合作伙伴两个选项。同年10月路透社报道,麦德龙的一位发言人称公司正在与银行洽商,为旗下中国业务寻找一家合作伙伴。


一年来,麦德龙传说中的“绯闻对象”遍及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和永辉、苏宁、物美等本土零售商,甚至连万科这样的房地产企业也牵涉其中,可以说是一块众人争抢的“香饽饽”。


2019年5月,有媒体报道至少有8家竞购者正准备对麦德龙中国业务的多数股权进行第二轮竞购,其中包括万科、永辉、腾讯、大润发、苏宁和阿里巴巴。


随后,多方争夺变为三方博弈。京东、腾讯支持的永辉旗下B2B食材服务商彩食鲜,腾讯支持的物美,以及阿里巴巴支持的苏宁易购三大财团浮出水面。


2019年7月9日,有报道称苏宁放弃竞标。至此,仅剩物美与永辉两家展开正面对决。此后,各方又进行了漫长的谈判,直到10月11日物美突出重围,这笔交易最终尘埃落定。


这不是物美第一次收购外资连锁超市。2018年,物美集团以14.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乐天玛特在北京的21家店铺,彼时,物美更多的是看中乐天玛特商铺占据的地段。


显然,这一次的交易更加大手笔。物美给出的麦德龙中国企业估值高达149亿人民币,相比较而言,6月22日,苏宁易购仅以48亿人民币的价格就获取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麦德龙的这一估值达到家乐福(60亿人民币)的两倍多。


物美为何对麦德龙如此志在必得呢?


物美为什么需要麦德龙


物美集团由张文中创立于1994年,是中国最早的连锁超市之一,截至目前,已经拥有1000多家大卖场、商超、便利店和家居商场,年销售额500余亿元。2015年,张文中创办数字零售平台多点,为包括物美在内的实体零售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


麦德龙的历史比物美还要长30年,诞生于1964年的德国,是德国最大的超市集团。1996年,麦德龙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的59个城市设有97家卖场,拥有超过1.1万名员工和1700万客户,2017至2018财年中国区销售额27亿欧元(约212亿人民币)。


与前段时间爆红网络的开市客类似,麦德龙也是一家仓储式的会员制超市,持有会员卡才能进店消费。刚进中国的时候,仅面向餐饮企业、中小零售商及机关团体等B端客户,直到2013年才放开个人会员注册。


麦德龙拥有优质的企业会员资源。 麦德龙对于企业会员的审核非常严格,原本的会员卡只针对公司认定的专业型客户,卡面上标注了诸如“餐饮”、“企事业单位”等所属行业的称谓,必须提供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才能够办理。一位曾在麦德龙工作过的员工告诉《财经》记者, 麦德龙相比其他超市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的会员体系


联商网专家王国平告诉《财经》记者,物美看中的,是麦德龙的仓储会员店模式以及稀缺的仓储门店物业资源。


物美此前也曾显示出对会员制模式的兴趣。2015年,物美推出高端超市业态“尚佳”,模仿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和开市客推行会员制模式,但一年之后就宣告失败。


仓储式商店所需占地面积非常大,同时,由于目标客户是有车的家庭,超市还需要巨大的停车场以解决停车问题。因此,合适的物业资源非常有限。这也是山姆进入中国23年来仅开设了26家门店的原因之一。


开市客进入中国并引发轰动之后,会员制超市这一在中国低调了多年的业态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山姆最新公布的计划显示,预计到2022年底,山姆在中国将有40-45家开业及在建门店。


“整体来讲,我觉得大家判断是一致的,会员制业态在中国可能会经历一个比较高速的成长期。”山姆会员商店中国电子商务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陈志宇在不久前的一次专访中告诉《财经》记者。


物美的版图扩张速度一直十分凶猛,在过去的10多年的时间里,物美先后收购过超市发、美廉美、江苏时代超市、浙江供销超市等区域零售龙头。2014年,物美以14亿元拿下了英国翠丰集团在中国的家居卖场百安居70%的股份。


此次收购麦德龙后,物美将由区域零售真正变成全国性零售企业,形成与华润、高鑫、沃尔玛、永辉、苏宁易购家乐福等企业共同占据头部的竞争格局,王国平说。


作者为《财经》记者


作者: 吴琼

微信: Clytze_wQ


欢迎交流~

加微信请注明

姓名、公司、职务


阅读更多

独家调查 | 剧情狗血的“真假Costco”闹剧

美国超市Costco登陆上海滩,开业半天就被大妈冲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