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服务
——摘自《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21.1.7
【菜头文章点评】当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3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对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的医养“两张皮”问题始终制约着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为此,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列举了多条相关数据以及支持政策文件,并且提出了提高医养结合医护人员职称评定待遇、探索家庭医生出诊等诸多针对性举措,值得积累学习。
不久前,
国家
卫健委
和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实施为期三年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要求将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范畴,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政策背景:
①
可用于阐述我国目前在开展“医养结合”方面的行动情况
】
【行文结构分析】第一段作为文段开头部分,通过引用相关部门发布的通知文件来表明我国在提升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服务方面的决心。
创造美满幸福的老年生活,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离不开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
2019
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持续完善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对医养结合机构的
定位、服务内容、设置、管理要求
等各方面进行了明确。
《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提出,“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
【政策背景:②
可用于阐述我国在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
持
续不断地支持和规范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行文结构分析】第二段列举了多项我国医养结合在结构发展方面的政策文件,并认为这一发展有助于创造美满幸福的老年生活。
2019
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
,
【数据论证:①2.54亿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
,
约占全国人口的1/5
,
可用于阐述我国老年群体庞大,医养结合、养老院等相关养老服务及设施亟需改善
】
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从医学角度看,一个人进入老年阶段之后,生理机能会逐渐老化,身体各系统呈现退行性病变。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
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
,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是总人群的2.9倍。
【数据论证:
②
可用于强调我国老年群体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高,资源消耗大。
】
总体来看
,老年人群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高,资源消耗大。
因此
,
养老服务
不仅仅只是“养”,还包括“医”
,涵盖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各方面。
【好词好句:
揭示出了养老服务的本质在于两点:“养”和“医”,大家在以后面试遇到解决“养老问题”时,完全可以紧紧围绕“医”和“养”两方面去展开。
】
着力解决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有助于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规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行文结构分析】第三段通过引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以及其患病率的数据来突出目前我国老年人群体存在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高,资源消耗大的问题,进而通过“因此”引出下文的解决对策。
一方面
,应
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力度。
目前,很多养老机构虽然有养老护理员,但受过专业培训的不多,养老护理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不高,收入待遇也不高。在
养老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科研教育等方面并不能与在公立医疗机构工作的医护人员享有同等待遇。
对此,《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
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护理员等人员队伍能力建设。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
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这不仅可以纾解老龄人口中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
获得稳定的收入,推动医养结合往更加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优秀对策:
①加大医养结合机构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加强人员队伍能力建设。1)推动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在职称评定、科研教育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2)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保障稳定收入,推动医养结合职业化发展。
】
另一方面
,
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目前,诸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团队,如果要到邻近的养老机构上门随访,会受到医疗执业法规的限制,难以开展医疗处置。
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就业
,必须健全支持政策,
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
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不妨探索
支持家庭医生出诊为医养结合机构的老年人服务。
从医疗服务体系看,不妨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服务体系。
【优秀对策
:
②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健全支持政策,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支持家庭医生出诊服务,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服务体系。
】
【行文结构分析】第四段衔接上一段内容,从“加大人才培养”和“促进人才流动”两个层面去论述应如何提升我国医养结合结构的服务质量。
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让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需要机构、家庭、社会等有关方面更加重视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下大力气来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环境。惟其如此,方不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之托,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
【行文结构分析】第五段作为文段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提升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对老年人群体以及社会环境的重要意义,回扣文章主题。
1
、政策背景
①国家
卫健委
和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实施为期三年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要求将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范畴
,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可用于阐述我国目前在开展“医养结合”方面的行动情况。
②
2019
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持续完善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2020
年
10
月,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对医养结合机构的
定位、服务内容、设置、管理要求
等各方面进行了明确。
《关于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
“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
。
可用于阐述我国在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2
、数据论证
①
2019
年末,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2.54
亿
,约占全国人口的
1/5
。
可用于阐述我国老年群体庞大,医养结合、养老院等相关养老服务及设施亟需改善。
②据统计,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
有
2/3
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
,老年人两周患病率是总人群的
2.9
倍。
可用于强调我国老年群体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高,资源消耗大。
3
、好词好句
养老服务
不仅仅只是“养”,还包括“医”
,涵盖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各方面。
揭示出了养老服务的本质在于两点:“养”和“医”,大家在以后面试遇到解决“养老问题”时,完全可以紧紧围绕“医”和“养”两方面去展开。
4
、优秀对策
①加大医养结合机构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加强人员队伍能力建设。
1
)推动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在
职称评定、科研教育
等方面
享有同等待遇
;
2
)
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
保障稳定收入
,推动医养结合职业化发展。
②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健全支持政策,
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
,发挥互补优势。
支持家庭医生出诊服务
,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服务体系
。
菜头老师简介
菜头老师,以申论83分、面试85分上岸珠三角核心城市,当年竞争比388:1。具备2年机关文秘工作、6年公务员工作经验,
曾任某省厅系统教师库“公文写作”教师,累积培训该系统新入职公务员2100余人
。2015年曾主笔单位负责人和李总理视频连线汇报先进经验相关文章
,并获得从省到市多层领导批示表扬。时评文章多次发表在特区日报、系统厅级报刊。一对一定制化公考首创者,专注申论及面试小班教学。菜头申论研究工作室创建5年以来,先后培训数千考生成功上岸。学员进面率61.3%;面试守擂成功率97.2%;逆袭率超71.4%。其中,广东学员“申论70分及以上”率连续2年接近100%。